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为实现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检验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结果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碳排放均产生了正向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抑制了农业碳排放,但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降低农业碳排放;受地理区域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结论 】应从数字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等多维度入手,发挥数字经济的功能性作用,落实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综合降低农业碳排放,以期实现中国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影响四川农民现金收入波动因素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采用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转移性收入与现金收入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运用VEC模型分析了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现金收入波动的影响。【结果】短期看,前一期工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对当期四川农民现金收入具有正效应,其中前一期的家庭经营收入对当期现金收入的正效应最大;长期看,工资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对当期现金收入具有正效应,但是家庭经营收入对现金收入产生负效应。【结论】该分析对四川省政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影响,本文对安徽省1985~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单位根、协整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EC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短期影响安徽财政支出增长的决定因素,两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24-126
首先对福建省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水平进行描述,并从理论上分析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的互动关系,然后采用2000~2014年《福建统计年鉴》数据,对福建省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模型分析,最后根据模型结论提出农业保险和农民收入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贾丽娟 《吉林农业》2013,(3):322-322
本文以定边县的农业作为研究主体,分析定边区域特点,从调整当地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视角对定边县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定边农业产业结构,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各县市区的区域总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大宗农产品在农业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特色农产品尚处于劣势地位:提出突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要素,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基础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R&D投入与广州市宏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2007年广州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87,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9,但明显落后于其他大城市。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90—2007年广州市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RD支出和GDP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且RD每增加l%,会引起GDP增加0.72%。  相似文献   

8.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协整理论,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而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相关统计数据,采用VAR模型等分析方法对北京人口城市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人口城市化与种植业、林业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与畜牧业虽没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北京人口城市化与种植业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与林业和畜牧业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且人口城市化对种植业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林业和畜牧业,而种植业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程度则小于林业和畜牧业。  相似文献   

10.
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发展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39-15041
选取中西部各省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协方差分析检验和Hausman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地区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因果关系。西部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中部这一关系则不成立。中部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之间具有相互推动作用,西部则为抑制作用,但西部农村金融效率却推动了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而提出通过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的投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覆盖范围等建议,发挥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青海省1991-2008年间的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趋势做了定量分析,测算了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2.27%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的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研究发现,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进而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在安徽省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有个人因素等。而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构成产业结构中的相关指标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总值、农用机械总动力、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因素影响明显,这些因素中除第一产业外,其他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正面的影响,因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城镇工业、建筑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能够促使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合理化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8~2011年农业相关数据整理,对江西省南昌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南昌县农业产业结构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处于滞后阶段,需要正视这些不足,从高新技术、标准化生产、特优品种、精深加工、镇村联动等技术角度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及经济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杜建国  刘雪琪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3):4309-4319
【目的】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在总碳排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碳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和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基于此,通过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对其进行误差修正,为湖北省未来的碳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6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了1993–2017年湖北省农业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并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通过Kernel密度估计发现,湖北省各地市州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最后,综合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2%、2.21%,从总体来看环比增速呈现下降的趋势。农药、农膜、化肥、农用柴油、翻耕和农业灌溉等所产生碳排放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23%、2.44%、2.40%、3.32%、0.44%和2.32%;通过Kernel密度估计发现,在此样本考察期间内湖北省各地市州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有明显的扩大。湖北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的有:农业碳排放总强度,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灌溉等4类碳源导致的碳排放强度,且当湖北省人均农业总产值每增加1%时,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等4类碳源的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了0.58%、0.59%、0.25%和0.15%,农业碳排放总强度便增加0.19%。【结论】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生产条件和地区发展战略不同,而导致地区间的农业碳排放差距越来越明显。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表明湖北省还处于传统耕作模式向绿色低碳耕作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并且这种发展模式已存在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有利于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结构调整 ,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国内外贸易规则 ,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多个层面上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 ,才能使我国农业突破发展的障碍 ,实现农业经营的市场导向、科技推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吕洁华  黎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19-12720,12740
根据2000~2013年农业各部门总产值与比重的数据,计算出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弹性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存在差异,虽然各产业部门对我国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同时,结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考察2006~2009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各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产业结构内部,种植业处于上升趋势,畜牧业呈现下降势头。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995年~2007年贵州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统计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阐明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而提出贵州省应结合省情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特色农业;在继续发展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工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