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种屋顶绿化植物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应用于屋顶绿化的5种园林植物的抗旱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5种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大,5种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植物的抗旱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尽相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抗旱能力强弱为小蚌兰>铺地锦>假花生>马缨丹>南美蟛蜞菊;叶片相对含水量是评价水分胁迫最重要的指标,其次为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2.
以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铺地竹、菲黄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控水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组为对照,测定了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了4竹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方法综合分析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各竹种的抗旱性依次为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铺地竹,与4种地被观赏竹干旱胁迫下的形态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3.
4.
荒漠植物的水分关系与抗旱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天然分布的荒漠植物从形态解剖到生理生化作了系列研究,本文将多年观测所得资料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植物环境适应的机理为出发点,探讨荒漠植物的水分关系与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3种观赏竹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凤尾竹、孝顺竹、四季竹等3种观赏竹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岐化酶(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竹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叶片超氧岐化酶(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根据4项生理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能力强弱顺序为:四季竹>凤尾竹>孝顺竹。 相似文献
6.
7.
8.
牡荆等6种乡土植物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6000模拟胁迫方法,以1/2 Hoagland's营养液[9]添加PEG6000(5%、10%、20%)制成胁迫溶液,不添加PEG6000的1/2 Hoagland's营养液为对照,对华南边坡常见的野生灌木茅梅(Rubus parvifolius)、地桃花(Urena lobata)、牛茄子(So Lanum surattense)、黄花稔(Sida acut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和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等乡土植物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各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探讨各物种在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物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程度加剧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成倍累积,以出现高峰的时间越迟,增幅越小越抗旱。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6种灌木抗旱性强弱依次排序为:牡荆黄花稔茅梅地桃花空心泡牛茄子。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对花曲柳、黄栌、火炬树、山杏、复叶槭、卫矛、五角枫等7个树种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和遮阴胁迫处理,进行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初步探讨了这7个树种的耐旱性及耐阴性特点,结果表明:五角枫、花曲柳、复叶槭的抗脱水能力较强,是较为耐旱的树种;卫矛、花曲柳、复叶槭和火炬树表现出很好的耐阴性,黄栌和五角枫的耐阴性较差,山杏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遮阴强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二十世纪末大量的人为活动更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逆向演替.为了给该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树种选择提供依据,本实验以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区域内,自然生长的白刺花(Sophora davidiana)、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var.microphylla)、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和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为研究材料,通过大量抗旱生理指标对它们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发现4种灌木不仅在不同的生理指标上表现有差异,而且相同树种的同一指标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也有差异.同时,由于单一(部分)抗旱指标对林木抗旱能力很难准确评价,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灌木的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4种灌木的抗旱能力大小表现为:白刺花>马鞍羊蹄甲>刺旋花>铁杆蒿.这为在该地区与及其类似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中,尤其可以在作为先锋灌木树种的选择中,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马鞍羊蹄甲、白刺花等乡土树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通过对樱花、樱桃、黄栌、胶东卫矛1年生休眠期枝条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和冷冻后恢复萌芽试验,对它们的抗寒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4种灌木绿化树种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大体呈上升趋势,萌芽数呈下降趋势,且3种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冷冻恢复萌芽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灌木绿化树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黄栌 > 胶东卫矛 > 樱桃 > 樱花。
相似文献
14.
渗透调节机制与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遭受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对植物的渗透调节机制与植物抗旱性的生理调节机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甜菜碱和脯氨酸的渗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17.
6种野生灌木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胡颓子(Elaeagnus bockii Diels)、三颗针(Berberis julianaeSchneid)、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 Thumb)、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Bindl)Fedde)、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u)和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等6种野生灌木采取盆栽控水方式进行了水分胁迫,测定了各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树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叶片相对水分亏缺、保水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是影响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6个树种的抗旱性强弱为三颗针>胡颓子>火棘>十大功劳>刺梨>金丝梅。 相似文献
18.
三种观赏竹抗旱生理指标的研究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可控条件下研究了三种观赏竹铺地竹、平安竹、小佛肚竹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即叶片叶绿素、SOD、M DA、质膜透性的含量的变化。根据这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平安竹>小佛肚竹>铺地竹。这一结果与三种观赏竹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岷江干旱河谷几种乔木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困难的造林地区之一。本试验以生理研究为基础,选择干旱河谷区造林地内具有相对较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针叶树种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阔叶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榆树(Ulmus pumilaL.)、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其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和试验树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该地区试验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为: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分饱和亏缺度、叶片含水量和24h失水率;②5个试验树种的抗旱性表现为岷江柏最高,其次榆树>刺槐>臭椿,辐射松的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