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园冶》为世界最早记述造园的不朽著作,具有学术理论、实际运用、国际交流的重大价值,但不少内容令人似懂非懂,难以发挥对造园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江南园林实景的手绘图画来解释理论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法之一,《园冶图释》结合江南古典园林实例,图文并茂解释《园冶》。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与《管子》都蕴含丰富深刻的林业思想, 二者在理论上既存在共识之处, 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淮南子》与《管子》都体现出"爱林""护林""植林""用林"等思想内容, 对山林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进行了多方面的阐发。作为不同时代与地域文化的代表著作, 《淮南子》在林业思想上注重包括森林在内的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 更能突出道家自然主义的精神内涵; 《管子》则受齐法家和轻重派的影响, 重视对山林资源国家化的有效管理以及市场化的开发利用, 也更能体现功利主义的现实诉求。《管子》对《淮南子》林业思想具有深刻影响, 其内含的天时、地利与人力有机统一的"三才"理论得到后者的积极历史承继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祝菁 《绿色科技》2013,(6):138-140
指出了《园冶》和苏州的拙政园两者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都享有极高的造园地位。以拙政园为例分析了《园冶》造园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今建设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文章对《园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园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园冶》构建了古典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满足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需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5.
《广东园林》2013,(1):4-8
《园冶》,明末造园家计成著,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在园林界享有重要的地位,但多年来因为文字、理论的精深艰涩而不利于推广、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今有深圳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吴肇钊教授为其配图解说,成书《园冶图释》。书未刊行,已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先生亲自题诗,称赞《园冶图释》"成书之美功德深"。为此,《广东园林》编辑部(以下简称《广东园林》)走访吴教授,一窥《园冶图释》究竟。  相似文献   

6.
以古代青绿山水画中的巨制《千里江山图》作为直接材料,以《园冶》中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理论为间接材料,针对画中的宋代建筑的类型形态与布局特点,分析村舍、亭榭、桥梁等不同类型建筑的造型及环境营造手法,总结出依山就势、临近水源的布局特点,对由此展现的宋代社会生活形态与理想人居环境进行研究探讨,以供当下造园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园林文学"为风景园林专业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教学内容松散、与专业知识对接不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支持受限等问题。刊行于明代的《园冶》作为世界造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集文学性、专业性及思想性于一体,前辈学者关于《园冶》的研究成果使得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学生读懂《园冶》成为可能。教学实践中将《园冶》释读作为"园林文学"课程的主体,能在教学内容上紧扣专业内涵、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但《园冶》个别知识点的释读以及"园林文学"课程设置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正  忻一平 《国土绿化》2010,(11):11-12
<正>借景是中国园林值得大书一笔的造园手法之一。它似乎让人在不经意处偶得妙景,然而这"不经意"可能恰恰就是造园家必须反复推敲、着意经营的点睛之笔,故《园冶》有言:"构园无格,  相似文献   

9.
世界造园巨著《园冶》,成于明崇祯辛未四年(1631年),问世于民国十二年(1933年),相隔302年,历尽沧桑,多经磨难,实为造园界之憾事。其损失,延后了中国造园风格对世界造园的巨大推动力整整三个世纪。何之过?何之错?一言难尽。现将个中缘由说说,以明曲直。 明末江苏吴江(今吴江县)人计成,字无否(1582~?),一生擅长绘画,他常以五代后梁山水画家关全、荆浩(世称“荆关派”)的“笔墨两得、皴染兼备”的全景式山水图画为摹本,刻意攻之,直到“每崇之”地步。为作画,则漫游祖国山川,终以江浙自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日本古典庭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罗浮山净土别墅项目案例进行了相关设计要素应用。通过回溯日本造园经典理论著作《作庭记》,初步梳理了日本造园技艺的框架体系,探讨了日本造园要素产生的思想背景由来。在项目设计案例中,结合罗浮山净土别墅,尝试了日本庭院要素中相地选址分析、园路步石设计、蹲锯小品设计、役木植物景观营造以及以大海样为参照的池岛景观设计,并给出了部分设计成果效果的制图呈现。  相似文献   

11.
以元末张适的乐圃林馆为例,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重点论述园林的景貌;在此基础上,图文互证,分析绘画与园林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表达,揭示图像与空间的图式表达关系;结合园主生平经历,对其园居生活内容作进一步分析。乐圃林馆的主景山池部分沿袭了宋代乐圃的格局,建筑环池而设,掩映于竹木中。整个园林有着古朴野逸与雅致幽然两大特征。园主园居生活包括生计养病、畅饮游赏、会友赋诗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作为主要造景植物广泛应用于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东莞可园的可轩以桂花为主要元素营建,既展示独特的传统桂花文化,又显示园主人洁身自好的人格自信和高贵品格,以及对美好意愿和高品质生活期盼与追求。桂花的现代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从古典园林中吸收精华,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丰富园林应用品种群及应用方式,发挥营造优美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康养等多重价值;还可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为契机,通过园林造景,营建具有科普价值和中国传统桂花文化内涵的专类或专题公园。  相似文献   

13.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元代,起初为私家园林,后成为衙署园林,清代又辟为皇家园林,成为京南第一行宫,此时的古莲花也达到了造园的鼎盛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古莲花池又以其高超的造园艺术被评为国内十大名园。本文对其建园艺术进行了剖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古莲花池始建于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明代,因池中荷花经久不衰而得名"古莲花池".清代,曾作为乾隆、嘉庆、光绪三朝的行宫和慈禧的行宫御苑.清乾隆年间形成著名的"莲池十二景". 就莲花池现存景点探究其艺术特色,其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了障景、透景、对景、补景、借景、框景等造景手法.景观布局和配置上,古莲花池属于其园林空间相对较小,相关景物也集中,不甚远大,但造景得法,莲多满植水中,力求在有限的水域内造成无边之势,以扬其盛,取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在布局莲景与陆地景物的平面与空间关系上,古莲花池为集中式布置莲景的形式,并与周围建筑相互渗透、相互呼应,使莲景在园林和风景造景中变化丰富,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15.
吴美霞  廖嵘 《广东园林》2008,30(3):12-14
唐代诗人白居易不仅热衷于写诗,而且热衷于造园,其造园理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其营造的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选址、立意、置石、理水、借景5个方面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6.
对扬州个园的竹造景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竹子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及其园林观赏价值的基础上,以个园的竹子造景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个园竹子景观中竹子种类、在"四季"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个园百竹园的造景建议,强调了竹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睡莲 Nymphaea spp. 是园林水景营造中十分优秀的植物 料。介绍了水景园、睡莲专类园、盆栽 3 种睡莲的园林应用形式及各形式的应用要点,结合三潭印月的睡莲应用实例探讨其园林配置手法强调了在水面布局上需要留白以便形成倒影;阐述了不同类型睡莲的搭配,推荐了基底与重点种植、单纯片区种植 2 种种植形式,以及睡莲片区之间以不同花期、色系、开花时间的品种进行搭配的方式;还阐述了睡莲与其他植物的搭配,列举了常用搭配植物及其配置手法。最后对睡莲在园林中进一步推广提出 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卢应斌 《广东园林》2012,34(2):20-23
园林历史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园主思想境界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清晖园的建园历史、园林布局、庭园空间、建筑特征和装饰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以了解其园林艺术文化,希望为新时期的园林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并使优秀的广东传统园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钱泳履园位于常熟市翁家庄,此园以水为胜,树木繁茂,是一处简远雅致的文人园林,在私家园林日渐流俗的清代中后期独树一帜,成为研究清代江南园林的重要案例.履园现已消失,通过解读分析履园的园铭和园图题咏,探析其山水环境及景观元素,从水系、植物、建筑3个方面复原履园的基本面貌,再现其邻溪而建、植被丰富、朴雅清逸的景观特征.并以《...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序法分析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在叶绿体rps16序列上的遗传差异,旨在分析三者之间在叶绿体基因上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其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选取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各15个样本,对其提取的DNA用PCR扩增获得特异片段,并将其纯化与测序。利用软件Clustal X 2.0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运行MEGA 4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其序列特征,并计算出K2P遗传距离。【结果】(1)对获得的rps16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得兰考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32 933 bp;白花泡桐序列长度为932 bp;毛泡桐序列长度分别为916918 bp。对所得rps16序列进行排序后的长度为938 bp,平均GC含量为34.31%。3个种所代表的个体之间共有10个变异位点,占整个序列长度的1.07%。其中有9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插入或缺失类型,占变异位点总数的9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96%。有1个变异位点属于碱基替换类型,占整个变异位点总数的10%,占整个序列长度的0.11%。(2)整个rps16片段的序列共有10个变异位点,其中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在总的变异位点上,具有一致的碱基位点9个,占总变异的90%。而兰考泡桐与毛泡桐相比,没有相同的碱基。【结论】根据三种泡桐的rps16序列的序列特征和变异位点的分析,表明在叶绿体遗传方面,兰考泡桐具有与白花泡桐更多相似的遗传物质,其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推测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可能来自同一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