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多胎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知道,牛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产单胎,从妊娠到产犊大约280d。近些年来,随着养牛业的蓬勃发展,饲养奶牛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规模型牧场,奶牛产多胎的现象却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一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可以引起奶牛的不孕,那么奶牛子宫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呢?主要是由于配种、分娩、接产、助产消毒不严、难产、流产、胎儿腐败、胎衣不下、产外伤等引起的。奶牛子宫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奶牛舒适性呢?奶牛舒适性与奶牛高产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通过改善奶牛舒适度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呢?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对奶牛的舒适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解决奶牛舒适性、提高生产性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多胎次是引起奶牛隐性和慢性乳房炎、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多胎次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减少奶牛淘汰率,笔者等对两胎次及以上的患病奶牛进行中药干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奶牛选择选择白银区某奶牛场多胎次奶牛乳房炎荷斯坦奶牛12头(其中2胎次3头,患隐性乳房炎;3胎次6头,其中  相似文献   

5.
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夏末秋初,气温高,天气闷热,奶牛容易出现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产奶量明显下降等热应激反应,如何使奶牛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呢?把笔者多年的观察,现提出两条较为可行的办法,供养牛户参考。  (一)选择适宜的产犊季节,人为控制产犊时间 实践证明,不同季节产犊,对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影响很大。据报道,北京地区奶牛在1~3月产犊产奶量最高,7~9月产犊产奶量最低;上海地区为克服气候对牛群产奶的不利因素,对7~8月炎热季节产犊严格控制在5%以内。  黑白花奶牛适应的环境温度为5~21℃(犊牛为10~24℃),最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积沙是在奶牛的真胃,往往伴随瘤胃沉积砂石的一种奶牛普通病,主要发生于产奶牛,高产、多胎奶牛更容易发生。近几年,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罕见疾病,甚至在教科书上没有介绍的奶牛普通疾病从偶然发生到普遍存在。本文作者通过在实践中对50余例奶牛真胃积沙病例的诊治,结合几种症状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现将情况汇总,以期对奶牛疾病诊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因此,奶牛应用人工授精效果的好与差,直接表现在"三率"上,也是关系到养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的正常繁殖,应当是一年一犊,而为什么应用人工授精之后,还达不到全配、全准?又不能普遍实现"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的标准呢?下面就根据奶牛应用冻配的经验,谈谈提高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1955年建场,迄今已55年,在此期间累计养殖奶牛19218.92头,其中不乏多胎高产奶牛,现将其中的84011与92099号多胎高产且长寿奶牛的各项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奶牛从产犊到干奶停止泌乳,其泌乳期一般为305天,良种奶牛泌乳量可达5000-6500千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的泌乳潜力呢?泌乳奶牛日粮调配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奶牛饲养实践中,我们根据泌乳奶牛生理特点和泌乳规律,采取相应的日粮调配办法,取得了提...  相似文献   

10.
南京奶业集团第一牧场00150号荷斯坦牛于2003年12月13日一胎连生4犊(3母1公),首创国内多胎成活最高记录。大量数据表明,奶牛双胞胎的成活率约为60%,三胞胎的成活率更低,而四胞胎则是百年难遇、全部成活世界上未见记录。已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获申报资格。南京产出四胞胎奶牛@桑万邦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奶牛分娩前后(多在产后1~3d)突然发生,其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体温下降,卧地不起。本病多发生于5~9岁的高产奶牛。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会造成奶牛死亡,给养牛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1.1高产多胎、多产、产乳量高、摄入能量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基础性原因,产后大量泌乳而失钙是其诱因。1.2低血钙虽然所有的母牛产犊之后血钙水平都普遍降  相似文献   

12.
四神丸和加味人参健脾丸,笔者十余年来“两丸”联用,治疗三十余头肾虚脾弱、大便泄泻的老龄奶牛,疗程3~15天,取得独特效果,尤其是慢性顽固病例疗效更为可靠。症候:老龄奶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产多胎奶牛为多见,表现溏泻或水泻,粪便粗大、泻粪中混有未消化的料渣或有气泡。有的凌晨泻重,经久不愈,口温低,唇色淡白,舌色淡黄或淡红,脉象沉细或沉滑无力。食欲减退或不振,反刍减少,咀嚼缓慢,毛焦肷吊,日益瘦弱,肛门松驰,神衰力乏等症状。病因:本病的发生在于奶牛多胎后,肾脾阳虚,脾胃失调,致成泄泻。组方配伍:…  相似文献   

13.
56.一定要养好产奶牛 产奶牛按年龄分初产牛、经产牛和老龄牛。产奶牛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奶量的高低和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怎样养好产奶牛呢?一般讲,应达到以下要求:(1)产奶牛保持健康与良好体况;(2)泌乳、繁殖机能正常;(3)不断提高产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4.
1 奶牛舒适的定义及评定   1.1 奶牛舒适的定义   奶牛舒适是奶牛福利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国,奶牛福利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所以应该尽力满足奶牛最基本的要求--舒适.怎样做到奶牛舒适呢?主要考虑4个方面--吃、喝、休息、挤奶,包括为奶牛提供充足的优质新鲜饲料,清洁卫生的饮水,新鲜的空气,柔软、干净的休息场所,足够的活动空间,健康的蹄部和起卧都很轻松.提高奶牛舒适度,是提高奶牛场营运效益的有效手段.无论是管人还是管牛,都要换位思考,在奶牛场就要以牛为主.……  相似文献   

15.
绵羊品种不同、营养条件的差异,温度的高低、年龄的大小,都会影响其繁殖力及经济效益。提高绵羊繁殖力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一、杂交促进多繁。引进多胎品种,用多胎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是提高繁殖力最快,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用引  相似文献   

16.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因此,奶牛应用冻配效果的好与差,直接表现在“三率”上,也是关系到养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的正常繁殖,应当是一年一个犊,而为什么应用人工冻配之后,还达不到全配、全准?又不能普遍实现“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的标准呢?下面就根据中国奶牛之乡———安达市奶牛应用冻配的经验,谈谈提高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1影响奶牛“三率”的原因1.1母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响,使体内营养入不抵出,因此就抑制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民养奶牛发展迅猛,有不少养牛户从中受益,脱贫致富,奔上小康路。然而,有些养奶牛户和一些准备投资养奶牛的农民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技术也很不规范,有的已出现亏损。当前,在发展奶牛养殖中主要存在三大误区和七大技术缺陷。(一)三大误区误区之一:养奶牛收入高。目前,有些地方为了突出形象工程,宣传说养1头奶牛一年能获纯收入1万元,其实这种宣传有些夸大其辞。那么,养1头奶牛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呢?我们对农村养奶牛户做了详细调查,以中上等奶牛测算,年可产鲜奶7500千克,除去一年的饲草料、水电费、人工费用约需9500元,而牛的鲜奶收…  相似文献   

18.
李萍 《新疆畜牧业》2012,(11):39-41
策勒黑羊是和田地区地方性优良多胎绵羊品种,以多胎繁殖和产优质黑色螺旋形花卷羔皮而著名,是新疆少有的地方多胎性良种羊。和田地区不断加强对策勒黑羊这一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使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娩前奶牛体况评分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脂质代谢和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128头多胎次荷斯坦奶牛,根据体况评分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4组奶牛的平均体况评分为3.0~3.2、3.4~3.6、3.8~4.0和4.2~4.4。分别在产犊前7、14和21d及产犊后7、14和21d采集血液用于脂代谢和氧化状态分析。结果 :4.2~4.2体况评分组较其他组初乳密度分别提高50.77%、44.83%和46.19%(P 0.05),乳蛋白分别提高45.63%、49.45%和39.54%(P 0.05)。4.2~4.4体况评分组初乳乳糖含量较3.0~3.2和3.4~3.6体况评分组分别提高25.45%和32%(P 0.05)。奶牛血清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受奶牛体况评分、时间的显著影响(P 0.05),而β-羟丁酸浓度仅受奶牛体况评分的显著影响(P 0.05)。体况评分为4.2~4.4组奶牛在产犊时及产犊后血清丙二醛、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低体况评分(3.0~3.2)的奶牛在产犊后具有更好的泌乳性能,而高体况评分(4.2~4.4)的奶牛在产犊后表现出更大的体况损失及更高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0.
舍饲黑白花奶牛产后繁殖机能恢复状况调查奶牛产后期长短是决定养牛效益好坏的关键时期,一般认为奶牛产犊后受孕时间不超过85天,即每年产1胎可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对乌鲁木齐市周围几个主要奶牛场黑白花奶牛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母牛产犊受孕期都在120天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