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了农药制剂中甲醇、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 (DMF) 和二甲基亚砜 (DMSO) 8种有机溶剂类助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市售的206种液体农药制剂进行了检测,获得市售农药制剂中目标助剂的含量。农药制剂经乙腈稀释10 000倍后,在选择离子监测 (SIM) 模式下测定,8种助剂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相关性良好,r为0.999 2~0.999 8;8种助剂在100~1 000 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6%~116%,相对标准偏差 (RSD) 均小于17%;8种助剂的定量限 (LOQ) 在100~500 mg/kg之间。对206种市售液体农药制剂的筛查结果表明:8种助剂的检出率在0.5%~31.1%之间,超标率在7.2%~14.5%之间,液体农药制剂中苯类溶剂使用量较高。该方法可为农药加工、管理和助剂限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农药制剂中有毒溶剂的使用应引起生产企业和农药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1农药助剂的定义和功能[1,2]农药助剂是农药加工剂型中除有效成分之外人为添加到农药产品中的各种辅助成分的总称,其本身不具备农药活性,但能够提高或改善,或者有助于提高或改善该产品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可以是单一组分也可以是多个组分的混合物。农药有效成分只有与有害生物或被保护对象接触、摄取或吸收后才可以发挥作用,达到保护作物、控制有害生物为害的目的。但大部分农药原药难溶于水而无法直接加水稀释喷雾或以其他方式均匀分散撒布于被保护的作物或防治对象上,必须添加助剂加工成各种不同的剂型后才可使用。虽然助剂本身基本并无生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我国目前农药登记中在农药剂型命名、制剂配方及农药助剂选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农药有效成分为核心,依据国标要求正确确定农药剂型;根据农药加工与使用需要,规范农药制荆配方组成;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农药助剂使用管理;针对我国农药助剂工业现状,研究制定农药助剂监督检测方法的建议.希望通过农药剂型规范化,逐步提高农药产品质量,保障农药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4.
牛脂胺聚氧乙烯醚是一类广泛用于草甘膦制剂的农药助剂。大量研究表明,该助剂的毒性大于其活性成分草甘膦,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牛脂胺聚氧乙烯醚的结构、毒性以及其目前在环境中的分布水平和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在我国农药助剂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规范使用和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禁限用农药隐性添加是目前影响农药产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了2015年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等11个省份农药市场上购买的90个批次样品和网络上购买的10个批次样品中甲胺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等禁限用农药成分。结果发现,在市场抽检的93个化学农药样品中,禁限用农药成分检出率为3.2%:市场抽检的7个生物农药样品中,禁限用农药成分捡出率高达42.9%表明,生物农药隐性成分添加已经成为其市场上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桶混助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农药助剂,具备润湿、延展和渗透等特性,与农药混合喷施可起到显著的增效作用,有助于提高农药利用率。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有机硅桶混助剂对蜜蜂、天敌昆虫和水生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毒理学风险;此外,甲氧基封端聚氧乙烯醚改性三硅氧烷还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本文介绍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应用,重点讨论了有机硅桶混助剂的毒理学风险、其典型成分在不同基质中的分析方法及残留浓度水平,总结了国内外桶混助剂的管理现状,分析了桶混助剂的环境风险,以期为我国开展及完善桶混助剂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药助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助剂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并且对农药剂型的发展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对农药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要求不断提高,农药助剂应用与管理问题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农药助剂的应用发展以及国外对农药助剂的管理情况,对于农药剂型产品的开发和助剂的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企业非法在农药产品中添加标称有效成分以外的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对农药产品监管工作也是一个严峻挑战。非常需要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监测这些农药非法添加成分。本文结合案例,介绍了一种GC法和GC-MS联用技术结合用于监测非法添加农药的方法,可以用于对大多数非法添加农药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农药助剂的使用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阐述了我国农药助剂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国际助剂管理情况和我国加强对农药助剂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2013英国农药指南》(UK Pesticide Guide 2013)是目前唯一一本介绍英国农业、休闲景观、森林和园艺当年最新使用的农药产品的综合性工具书,该书每年更新,最新版(第26版)已于2013年1月出版,ISBN 978 1 780642 772,定价47.5英镑。2013版不仅收录了最新农药产品及其活性成分,还在环境保护部分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共包含6方面内容:1)作物/有害生物索引;2)农药产品信息;3)已获得登记的农药产品;4)农药助剂;5)农药应用重要信息;6)农药及助剂供应商。  相似文献   

11.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本文分析了远安县的农药经营监管现状,说明了农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分析了当前远安县农药监管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该文结合远安县实际,提出了加强农药市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药隐性成分现状、危害、检测技术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隐性成分主要是指农药制剂中人为添加标称有效成分以外的农药。本文综述了农药隐性成分的现状、危害、检测技术和管理措施,为降低我国农产品的重大安全隐患和农药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物源农药门类齐全,涉及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天敌生物及农用抗生素等不同品种,目前已登记的有效成分115种,产品近3800个。本文总结了100多项国内已制定的生物源农药相关标准,涵盖产品质量、毒理学、药效评价、环境安全及农药残留等领域。我国生物源农药标准制定工作存在系统性不强、发展不均衡、基础性和通用型标准缺乏等问题,生物源农药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登记管理配套的试验和评价准则是将来标准制定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药使用安全风险情况监测,对农药药害、农药抗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生产性人畜中毒发生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分析了农药使用风险产生原因,提出了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保障农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药残留监管与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法律法规、监管体系、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农药残留监管现状,从当前研究进展、标准制定情况和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明确我国标准体系建设动态。指出目前我国农药残留状况持续好转,标准体系建设势头良好的同时,我国农药残留技术法规、监管效率、标准数量、风险评估、体系协调性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展望我国农药残留发展需立足现实,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以法律为依据,以标准为中心,以农产品为单元,以农药为对象,全面推进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民健康诉求。  相似文献   

16.
以农药减量控害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历史、农民和市场等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农药过量使用产生的原因,指出农药减量控害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农药减量控害的可行性,提出了"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工作思路以及通过替代化学防控、调整优化农药产品结构、集成绿色防控技术、转变防控方式、构建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等路径实施农药减量控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蔬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链条,其中蔬菜的生产在这个链条中占有重要地位。蔬菜安全生产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效益持续稳定的根本保障,生态健康也对蔬菜安全生产中农药的科学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包括产地环境污染和农业投入品污染,其中又以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的农药引起的污染为主。农药是蔬菜安全生产中减少病虫草等危害损失、保障蔬菜产量的重要核心因素,但如果农药使用不科学就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作物药害或导致人们中毒,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国外为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控制,随之相继出现了如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体系(HACCP)等生产管理和控制体系。我国对农药污染控制技术手段比较薄弱,为缓解我国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污染之间的矛盾,必须对农药的使用进行全程调控。  相似文献   

18.
The total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Ukraine amounts to $30 billion, equivalent to 30% of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The annual cost of pesticide inputs is estimated to be $200–225 million. Herbicides and insecticides account for approximately 50% and 30% of pesticide use, respectively. The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a National Program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ver the next five to eight years. The programme envisages an expans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e and a continuation of the move towards a free‐market economy. Improvements in crop yield and quality will benefit both the individual grower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transition to the free‐market economy, growers requir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present pesticide technology and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A major change of attitude is required by all those people involved in providing and using pesticide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used both economically and safely. To address this issue, a Regional Academic Programme (REAP), involving Writtle College and Bila Tserkva State Agrarian University, has been initiated. © 200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Many agrochemical companies in Turkey purchase generic active ingredients (a.i.) and, by way of ‘me-too’ registration, sell pesticides under different brand names. Farmers and researchers often claim that these products are ineffectiv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i. content and efficacy of me-too registered abamectin-based products, we studied seven (in 2004) and ten (in 2005) products, which were chosen based on their availability and high market share. Differences in both efficacy and a.i. cont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products investigated in the study, but making speculative statements that could affect all me-too registered products based on our investigations of only 17 abamectin-based samples is not realistic. Timectin® wa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less effective on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in both laboratory and greenhouse trials than all other tested products. Furthermore, Timectin was determined to have 69.8% less a.i. than in its product specifications. Our findings make it clear that grower complaints about the qualities of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are based on actual chemical inadequacies of formulated pesticides. Analysis of the a.i.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part of regular market inspec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comply with their product specifications. In this way growers will be provided with good quality but inexpensive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