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白羽肉鸡(农大系)与黑羽地方鸡种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隐性白羽肉鸡 (农大系 )是中国农业大学利用从法国引进的快大型肉鸡选育而成的隐性白纯系 ,具有隐性白基因纯合 ,生长速度快 ,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本实验将这一隐性白品系与某地方优质兼用型鸡种———该鸡种具有肉质风味好 ,黑羽、黑胫等特征 ,做正反交杂交试验 ,并使用两种饲料营养水平作对比 ,对隐性白与地方鸡种杂交生产优质商品肉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地方鸡为父本 ,隐性白羽肉鸡为母本杂交效果好 ,杂种鸡肉质明显优于快大型肉鸡 ,生长速度在 9周龄达到 1 .5kg ,符合半优鸡上市要求 ,并且 ,杂种鸡保持了地方鸡种的黑羽、青脚等外貌特征 ,该杂交组合还可通过胫色自别雌雄。  相似文献   

2.
817型优质肉鸡是我所育种研究室经过几年试验研究选育而成的小型优质肉鸡,该鸡种分两个类型:即Ⅰ型为白羽,Ⅱ型为红羽。817小型优质肉鸡具有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体型紧凑肌肉丰满,肉质鲜嫩等特点。生产性能,8周龄体重1.25kg,肉料比1:2.3—2.5,成活率95%,半净膛屠宰率83.8%,成品率(即  相似文献   

3.
当前广东优质黄鸡的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的肉鸡生产以优质黄鸡为主,在去年上市的7亿多只肉鸡中。黄羽肉鸡占95%以上,白羽的肉用仔鸡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占15%以上下降至5%以下,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存这10多年中,广东的种鸡生产企业和黄鸡育种家们,根据广东黄鸡的特点和市场导向,不断提高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而又保持或改善原来本地黄鸡的优良肉质品味,在生长速度、饲料报酬上有的品系已达到甚至超过快大白羽肉用仔鸡的水平,而肉质品味经过改进烹调方法,则远胜于肉用仔鸡。可以说,广东优质黄鸡的发展档势是好的。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中国优质黄鸡的生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黄鸡生产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1980年出栏1.5亿只,1990年出栏6亿只,1998年出栏达到15亿只。黄鸡生产已占大陆白羽肉鸡生产的30%。与快大肉鸡不同,中国黄鸡从长速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快长型、仿优质型和优质型三种,呈现多元化的分布,不同的市场对长速和外观具有不同的要求。1快长型市场以长江中下游省市为代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市场,要求49日龄公母平均上市体重1.3~1.5kg。该市场对生长速度要求较高,对“三黄”特征要求较为次要。受…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说的优质肉鸡是有别于外来的白羽快大肉鸡的有色羽鸡种,它肉质肉味胜过白羽快大鸡,体型较小,生长较慢,在我国大陆和台湾约占肉鸡市场的65%,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各地市场对优质鸡的质量要求各有不同,大体上有高低档之分。本女就我区优质肉鸡的育种成就与展望试作一次综述,就教于同行们。1成就经十多年的努力,我区育成了快大型、中大型、慢大型、矮脚型、抗病型等五个优质肉鸡种。1.1快大型即良风花鸡,南宁市养鸡厂育成,含有海兰白鸡和本地鸡血统,其特点是体型外貌酷似上鸡,骨骼细,生活力强,父母代66周龄产蛋177枚;商…  相似文献   

6.
影响肉鸡利润最大的因素是肉鸡的出场体重。确定肉鸡最适出场体重主要应根据肉鸡的生长规律和饲料报酬的变化规律.其次要考虑肉鸡售价和饲料成本,有时还需适当兼顾苗鸡购价、屠宰率及鸡群状况等.白羽肉鸡在12-13周龄内.体重是随日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增重的规律是日增重在生长高峰前呈递增趋势.到生长高峰过后,变成递减趋势;日耗料量  相似文献   

7.
肉用型隐性白羽鸡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洛克型隐性白羽鸡因其特别的羽色遗传基础、良好的体型外貌及产肉性能而成为黄鸡配套系中必不可少的品系。为适应黄鸡生产发展的要求,国内先后育成了京星黄鸡、“882”、新兴2号、康达尔黄鸡、“苏禽96”等鸡种;它们的制种模式都是以隐性白羽鸡为母本,用优质地方鸡种作第一父本,F1代再配以第二父本,生产优质鸡,为此国内每年需引进隐性白羽母雏近10万只。深入开展隐性白羽鸡的研究,提高国内现有品系的生产性能;筛选出特定羽色修饰基因及羽性基因的纯合群体;生产自别雌雄的隐性白羽鸡,满足国内优质黄羽肉鸡制种企业对隐性白羽鸡的需求;研究国内饲养面广、量大,能代表地区消费习惯的地方鸡种的羽色修饰基因的基因型,提高杂交后代的白羽隐性率;提高地方鸡种保种场鸡蛋的利用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地方鸡种的研究与保存,推动我国优质鸡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养殖创新;二是黄鸡产业将来怎么发展。可能我们关心更多的是将来的走向。我简要地阐明我的观点: 一黄鸡的产能总体上过剩 有的老总说H7N9流感的发生导致了黄鸡价格下降,最终使产业严重亏本。我认为,不发生H7N9流感,今天的局面也会发生。原因是我们的黄鸡产能太大了,而消费总体却呈下降趋势,优质鸡和白羽肉鸡的消费相比,白羽肉鸡的消费下降并不是太明显,只是略有下降,而优质鸡下降的幅度我估计至少在30%,甚至更多,这就是到现在市场半死不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谢显泰 《中国家禽》2000,22(10):1-2
1黄羽肉鸡的特点与选育进展   黄羽肉鸡按其生长发育的快慢可分为快大型、中速型和优质型三种。快大型黄鸡 50~ 60 d即可上市,生长性能和生产效率高,肉质、肉味、羽色方面略有不足,脚稍粗大,但生产成本低。中速型黄鸡体型外貌、羽色和肉质肉味较好,销路大,价格适中。而优质型黄鸡是在地方鸡种保存、整理和利用的基础上培育起来的小型鸡种,脚细而黄,肉味鲜美, 110日龄左右体重达 1.1~ 1.3千克,售价较高。   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地方鸡种资源,逐步建立优质鸡的繁育、生产体系,早在 1980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江苏省家…  相似文献   

10.
地方黄羽土鸡繁殖力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养殖效益差,因此,一些单位和家禽育种企业,对一些地方黄羽土鸡进行纯化,并与引进的生长速度快的肉鸡品系杂交配套,选育出了一批优质三黄肉鸡品种,其生产性能特别是生长速度有所提高,体质、外型、毛色趋于一致。如清远麻鸡、石歧杂鸡、882黄鸡、江村黄鸡等,这些鸡种既保留了原有地方黄羽土鸡的肉质风味,又兼备快大型肉鸡较高的产肉性能。由于优质黄羽肉鸡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具有地方黄羽土鸡“三黄(”羽毛黄、喙黄、胫黄)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发展肉鸡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与快…  相似文献   

11.
优质商品肉鸡生产类似于快大型白羽肉鸡,因为其目的都是提供达到市场要求的体重且整齐一致的肉鸡;二者又有所不同,其不同之处表现在鸡的生长发育方面,如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对饲料的营养要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后期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强,羽毛生长丰满,性成熟早等。因此在饲养管理上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肉仔鸡的生长规律优质肉鸡生长的规律是,以快速型为例,最初两周的生长增加缓慢,然后逐渐加快,直至7~8周龄(通常公鸡8~9周龄,母鸡为6~7周龄)达每周增重的最高峰,然后逐渐减缓。优质肉鸡每周饲料消耗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即是说,鸡每周所吃的饲料比前1周多,而耗料比(每单位增重所需的饲料量)在第一周最低,以后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蛋白水平对浦江优质黄羽肉鸡饲养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江优质黄羽肉鸡是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鸡育种研究组经多年研究选育而成的系列化新品系。具有毛色浅黄、嘴黄、脚黄、体型矮小、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整齐度好、适宜多种加工调制等优点。其中饲养期在63日龄左右,体重在1.25公斤左右的童子鸡很受市场欢迎。因其属于优质型肉鸡,用快大型肉鸡的全价料饲喂,饲养成本不一定合理。为了进一步探索浦江童子鸡的蛋白水平,于1993年4月进行了不同蛋白水平饲喂浦江优质黄鸡的对比饲养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品种及分组:选用浦江优质黄鸡Ⅰ型和Ⅱ型商品鸡,按A、B两组日粮营养水平高低分别分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优质肉鸡研究和生产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土种鸡简单选育与杂交,逐渐发展到配套系生产,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来,我国的优质肉鸡研究和生产发生了较大变化,优质肉鸡向着两个类型发展:一类是快速型,要求 60日龄左右公母平均体重 1.5kg;另一类是优质型,生长速度比较慢,外观类似土种鸡。北方地区优质肉鸡的研究除了黄羽肉鸡外,青脚肉鸡是一个主要类型。青脚鸡多为土种鸡,遗传性能不稳定且生产性能低,因此,如何培育快速型青脚鸡已成为优质肉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1青脚鸡的遗传原理   鸡胫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MYH10基因在不同鸡种不同组织器官间的表达差异,试验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YH10基因在白羽肉鸡、大恒699肉鸡、藏鸡不同组织器官(胸肌、腿肌、下丘脑、垂体)、不同生长阶段(2周龄、6周龄、10周龄)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2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白羽肉鸡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鸡种(P0. 01),藏鸡公母鸡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0. 01);在6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藏鸡母鸡胸肌和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和白羽肉鸡;在10周龄,藏鸡公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 0. 01)。说明MYH10基因参与了鸡肌肉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1品种选择 以选择优良的地方品种为最佳,地方品种肉鸡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符合人们的消费观念,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如本省的湘黄鸡、桃源鸡等优质土鸡品种,外地的土鸡品种也可选择(山风麻鸡)。其次是杂交肉用鸡,主要是利用本地品种与良种肉鸡杂交选育的,这种商品鸡既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同时肉质也优于良种肉用鸡,如三黄鸡、快乌鸡等其他杂交鸡。  相似文献   

17.
“1005”品系肉鸡与肖山鸡杂交的后代——杂交黄肉鸡56日龄生长速度比肖山鸡提高36%,其优势来自采食量与饲料报酬的提高。早期增重规律的分析认为:4周龄时的体重可以估测8周龄体重;各类型鸡种绝对增重最大值在第6周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型鸡种5~6周龄后相对生长速率没有差别,它们的差异主要是在4周龄以前,此时杂交鸡的生长趋势倾向于肉用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肉鸡适进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公斤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10周为201.9%,耗料量增加1倍。出栏日龄推迟,饲料转化率降低,脂及较多,肉质品质下降,经济上不合算。有些鸡在周龄前即可达到上市体重标准,饲料消耗较少,但是屠体品质欠佳,胸肌和腿肌的比例较小,出肉率较低,加工费用较高,过早出栏…  相似文献   

19.
肉鸡适时出桂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千克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10周为201.9%,耗料量增加1倍,出栏目龄推迟,饲料转化率降低,脂肪较多,肉质品质下降,经济上不合算。有些鸡在6周龄前即可达到上市体重标准,饲料消耗较少,但是屠体品质欠佳,胸肌和腿肌的比例较小,出肉率较低,加工费用较高,过早出栏…  相似文献   

20.
北京油鸡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油鸡为实验材料,以本地地方黄鸡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油鸡4、8周龄生长速度与地方黄鸡无显著差异,12周龄生长速度显著慢于地方黄鸡,但屠宰率与地方黄鸡一致,而在肉品质方面都优于地方黄鸡,尤其是嫩度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