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白灵菇栽培历史较短,对白灵菇生物学特性研究还不够全面,栽培技术不够成熟,导致白灵菇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周期长、畸形菇多,极大地影响了工厂化生产企业及农户种植白灵菇积极性,制约了白灵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积温在白灵菇栽培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入手,研究积温在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至生理成熟所需活动积温6.175℃/g,有效积温4.850℃/g;催蕾所需活动积温1.1925℃/g,有效积温0.6175℃/g;菇蕾发育至成熟的子实体所需活动积温1.325℃/g,有效积温0.925℃/g。旨在为从事白灵菇栽培的工厂化企业及农户提高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卓易忠 《食药用菌》2015,(2):112-115
较详细介绍袋栽茶薪菇菌袋的生理成熟标准及其与菌龄、积温、色泽、基质性状等的关系,提出开口增氧规范操作3个技术要点,催蕾7项技术,育菇4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4个白灵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YPA均是4个白灵菇菌株的最适母种培养革。白灵N2菌丝长速最快,满袋时间最短23d。接种培养30d后开始催蕾的菌袋未搔菌处理,白灵N1、N2现蕾率最高为100%,且现蕾数多,现蕾时间快,但成菇畸形率高。接种培养90d后开始催蕾的菌袋。未搔菌均都不能现蕾;搔菌的白灵N1、N2现蕾率为100%,催营期比接种培养30d后开始催蕾的短近1倍以上。接种90d后开始催营的搔菌处理留营1个的,成菇畸形率为0%,自灵N2生物学效率最高,其次为白灵N1,白灵L最低。成熟期出菇温度为13~15℃的白灵Z生长周期比出菇温度7~15℃的缩短6d。  相似文献   

4.
陈耀武  李巨 《食用菌》2001,23(6):6-7
近年来 ,我国代料香菇生产发展迅速 ,为能帮助解决香菇生产上存在的菌筒出菇不畅问题 ,现将我们对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特性一些认识及应用报道如下 ,供作参考。1 菌丝生理成熟的概念1.1 菌丝生理成熟与菌筒出菇的关系 所谓菌丝生理成熟 ,是指料袋接种后 ,在培菌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生理特性。菌筒只有达到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 ,即生理成熟是菌筒出菇必备的内因条件 ,温差、光照、低温刺激和人工惊蕈等催菇措施则是外因条件 ,内因条件不具备 ,所有外因条件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 ,在生产管理中 ,判定菌筒能否催菇的唯一根据就是其生理成熟度。1.…  相似文献   

5.
从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发菌管理、菌袋后熟管理、催蕾与现蕾、疏蕾及管理、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白灵菇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冯国明 《食用菌》2007,29(6):55-55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现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笔者根据栽培白灵菇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方园艺》2007,(11):208-208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显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显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根据大量培养白灵菇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显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根据大量养白灵菇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1培养培养料装袋时,应尽量将料袋装紧,不要留有空隙;菌袋菌丝培养阶段,应保持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生产关键控制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宏 《中国食用菌》2007,26(6):34-35
栽培季节的选择、后熟期管理及催蕾是影响白灵菇栽培生产的关键环节,并介绍了关键控制点管理技术的概念和在生产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谷延泽 《食用菌》2008,30(5):31-32
白灵菇人工栽培往往发生不能正常出菇的现象。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栽培中培养料配制、品种选择、发菌管理、后熟培养、搔菌和催蕾、长菇期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庞全宝 《食用菌》2012,(1):50-50
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白灵菇菌袋经过80多天有效积温的生长,90%以上的菌袋都已达到生理成熟。由于菌丝体经过长期的中高温生长和多次松动袋口供氧,其菌袋的失水率特别高(一般都在30%,有的达40%)。水是营养物质的载体,如果菌袋水分不足,菌绒形成则很慢(较正常育绒期延长20多天),即使有部分菌袋出菇,但畸形菇比例很高,  相似文献   

12.
栽培香菇用双棚法催蕾育花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菇的生长过程中,菇蕾的形成,幼菇的生长和花菇的培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如果在同一个棚内进行管理,会出现以下情况:①菇蕾形成迟缓;②幼菇死亡;③畸形菇较多,且花度较差。为了提高幼菇的成活率,培育出高产优质花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96年冬在泌阳大袋立体栽培香菇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双棚催蕾育花菇技术探索,双菇棚催蕾育花菇,即催蕾和育花菇分棚进行,若只有一个菇棚的可在中间隔成两个菇棚。经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栽培,效果甚佳。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 催蕾 当菌袋经过60~80天的发菌及转色管理,有1/3以上的瘤状物逐渐隆起,转色在1/2以上的菌袋上大量出现黄棕色的分泌物时,说明菌丝生理基本成熟,营养已高度集中,应及时创造一个科学的环境条件,让其变温出菇。 1.1 浸水 菌袋在发菌和转色过程中要消耗一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菌糠栽培鸡腿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灵菇菌糠代替部分棉子壳,通过6种不同白灵菇菌糠添加量配方与纯棉子壳主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主料中菌糠添加量的增加,白灵菇菌丝满袋天数、现蕾天数缩短,菌丝长势、菇体品质与对照相差不大,当菌糠添加量为55%时,各项表现均佳,不脱袋覆土出菇生物学效率128%,脱袋畦内出菇生物学效率为137%,比对照组生物学效率略低,但成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4.
薛玉华 《食用菌》2010,(4):24-24
在白灵菇栽培管理这过程中,不少菇农在白灵菇“疏蕾”上存在误区,如疏蕾时间过早或过晚,选留菌蕾质量差距较大等。那么,该如何正确进行白灵菇“疏蕾”呢?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灵侧耳又名白灵菇 ,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较高吸引了不少食用菌栽培者 ,但是不少栽培过白灵菇的栽培者反映 ,种白灵菇不赚钱。不赚钱主要原因是白灵菇出菇率低 ,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野外菇棚和工厂化可调温菇房内栽培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 ,我们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技术 ,不仅使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 ,且出菇快、整齐 ,朵形好 ,产量高。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用不需要经过冰冻刺激就能出菇的菌株我们用过的白灵菇菌株可以分为二类 :一类菌株在生理成熟后一定…  相似文献   

16.
泌阳人工培育白花姑技术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而白花菇更是其中的姣姣者。泌阳县广大菇农利用中原冬季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栎树木屑,创造了人工调节环境因素,培育优质白花菇的方法。白花菇人工培育技术标志着我国香菇人工栽培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泌阳的实践,精辟地揭示了花菇形成的机理。这一技术精髓,集中体现在催蕾、育蕾、蹲菇和催花、育花、保花上。尤其是人工催花技术,利用了加速菌盖生长出现裂纹的四大因素,即:1.控制“内湿外干”、“内长外  相似文献   

17.
在白灵菇栽培实践中,笔者发现栽培袋菌丝长满后,即使给予最佳出菇条件也迟迟不出菇,即便出菇但其产量、质量均不令不满意。不少观点认为: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必须继续培养较长一段时间,待菌丝浓白、菌袋坚实、达到生理成熟才能进行出菇管理。但在具体操作中,菌丝满袋后究竟还需要培养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生理成熟,使之出菇率高、出菇较整齐,产、质量较高,笔者就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杏鲍菇菌糠栽培褐蘑菇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栽培条件、堆料发酵、播种、覆土前发菌、覆土管理、覆土后发菌、催蕾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管理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白参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根据白参菌实际工厂化栽培经验,提出对液体菌种制作、装袋配方、养菌后熟、催蕾出菇、采收、包装冷藏等条件进行综合控制,实现白参菌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20.
冬季气温较低,袋栽香菇冬季出菇困难,产量很低。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在原栽培技术基础上,我们推广采用保温催蕾法、双覆膜法两项措施,使冬菇产量提高到30~40%,最高的达43.3%。现简述如下: 1.保温催蕾法:将菌筒堆叠,利用自身代谢产生热量,提高堆温,促进菌筒上菇蕾形成。在室内或菇棚旁空地上都可做堆叠催蕾场所,地上垫一层稻草,其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将浸足水分后的菌筒堆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