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江西省不同生态区一年多点试验,鉴定新育成的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早熟性、抗病性、适应性和纤维品质等,为品种择优进行第2年续试、江西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麦套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 1 5年的实践中 ,笔者对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方法及抗病性和丰产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有些自己的见解 ,庞庆和等在《中国棉花》1 999年第 9期发表的“棉花抗病区试中抗病性和丰产性鉴定之我见”中作了初步探讨 ,本文试从抗性鉴定圃、品种对黄萎病的反应、品种抗性分类标准、抗性与丰产性的统一等方面谈点看法 ,并与棉界同仁商榷。1黄萎病抗性鉴定圃和感病对照种区域试验的棉花黄萎病鉴定圃是自 70年代中期开始连年棉柴还田 ,并多次人工接菌建成。近几年来 ,感病对照品种冀棉 1 1号 ,实际发病的病情指数都在 …  相似文献   

3.
2011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组棉花品种(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丰产性和抗病性品种区域比较试验。通过系统的比较鉴定,考察了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逆性,抗枯萎病、黄萎病性能。旨在为选育适合黄河流域棉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也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7年黄河流域棉区中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黄河流域麦棉套区试改名为黄河流域中早熟区试.通过不同生态环境的多年多点试验,鉴定适于麦棉套种中早熟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等特性,综合评价参试品种,为我国中早熟棉花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是个难点,特别是很难协调抗病性与丰产性之间的关系。为了寻找协调棉花抗病性与丰产性的关键措施,作者采用了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邯郸试点2006~2010年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对单铃重、衣分、结铃性、株高等性状与黄萎病指数和皮棉总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便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冀丰1458在2018―2019年参加河北省机采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于2019―2020年参加河北省春播露地棉品种区域试验,并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主要介绍了冀丰1458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抗病性水平,根据2015―2021年国家审定黄河流域的53个棉花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数据,分析了该时期国家审定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对黄萎病和枯萎病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2015―2021年各年审定品种整体抗枯萎病性和抗黄萎病性稳步提高,各年度平均枯萎病相对病情指数达到抗或是高抗级别,各年度平均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波动降低,且均在耐病级别。可见,其间审定品种抗枯萎病性相对较好,而抗黄萎病性相对较差。针对品种的抗病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今后应加强抗黄萎病棉花品种的选育工作,同时做好棉花黄萎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新疆审定命名的新陆早系列棉花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新疆早熟陆地棉花抗病育种现状,为各地(市)棉花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新疆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以及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命名时公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1986~1990年国外陆地棉品种资源抗病性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棉花品种资源的引入,曾对我国棉花育种和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为探索国外陆地棉资源材料的抗病性,1986~1990年,对美国、苏联、巴基斯坦、印度、法国、墨西哥等6国的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其中,抗棉花枯萎病鉴定481份,抗棉花黄萎病鉴定456份。还筛选出了一批抗病及耐病材料。  相似文献   

10.
优质8号是河北省稻作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种,2002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熟期适中,丰产性强,抗病性好等特点.2001年被唐山市推荐为河北省唯一优质米推广示范品种,2002年为唐海县优质米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1.
由于棉花黄萎病与枯萎病一样在全国各棉区大面积发生,且该两病症状混淆难以区分,使参与枯萎病鉴定的棉花品种无法避免黄萎病种子带菌,从而造成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中对抗病性定性不准确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一致确定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改为室内苗期进行,以避免枯萎病抗性鉴定不准确的问题.为了将棉花枯萎病室内抗性鉴定作为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的统一方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理学专家简桂良、孙文姬、马存等人共同起草拟定的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号:GB/T 22101.4-2009).因此,作者承担的2009年江西省棉花区域试验抗枯萎病性鉴定,采用了此国家标准的第四部分--棉花枯萎病的评价技术规范[1]进行,现将实施情况的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1~1992年在石家庄鉴定了中国,美国,叙利亚,西班牙4国12个棉花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品质和抗病性,认为中方品种产量,抗病性和衣分率优于其它3国品种,但纤维品质不及其余3国品种,今后我国棉花育种工作应加强强度,长度/整齐度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冀棉1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08年新审定的集海岛棉、陆地棉、瑟伯氏棉优异基因于一体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强,高产潜力大,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比对照增17.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黄河流域棉区鉴定结果,枯萎病病指5.6,黄萎病病指12.5,  相似文献   

14.
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审定、繁殖、推广的重要中间环节,通过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抗病品种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优质性、抗病性、早熟性、确定其最适宜的推广地区,并为制订育种目标,探讨抗病育种规律以及生态研究等提供依据。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于1973  相似文献   

15.
华丰1号 (原代号6661)系我所有性杂交 ,定向培育 ,多次选择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 ,于1994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1984年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山东省棉花所育成的高产优质鲁棉2号为母本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育成的抗病性强的86—1为父本杂交。1986年在F2代选单株600个 ,鉴定出143、268、436、572等株行 ,其中以436增产幅度最大 ,但抗病性差且有分离 ,1988年对436在枯黄萎病混生重病地适时晚播 ,当年选综合性状好的单株7000余个 ,鉴定出13…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区域试验方法上,丰产性和抗病性分别由不同承试点鉴定。抗病性在人工病圃鉴定、丰产性在轻病田鉴定。这样的分别鉴定不能正确评价参试品系在重病田的丰产性。抗棉花黄萎病品种,在黄萎重病田种植比耐病品种增产显著,在轻病田种植,比耐病品种增产不显著甚至减产。在零星病田种植甚至比感病品种也减产。以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选育的抗病品系“豫职15”为例,其抗性达抗黄萎品种要求的指标。在育种者的品系产量比较试验中,比对照中棉所17增产极显著,而在区域试验中,增产幅度下降,虽抗病性鉴定合格,也未能推荐给生产试验。相…  相似文献   

17.
冀 668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而成 ,1 997年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试预备试验 ;1 998~1 999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单产连续三年名列第一 ;1 999年同时参加了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新疆自治区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并于一九九九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资助。 2 0 0 0年 4月 8日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冀 66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快且整齐 ,苗势壮 ,苗病轻 ,苗期和花铃期长势强 ,植株整齐一致 ,株型清秀 ,松紧适中 ,茎杆硬 ,铃大 ,结铃性强 ,衣分高 ,早熟性好 ,且早熟…  相似文献   

18.
<正> “优质8号”是河北省稻作研究所1998年育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种,2002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过几年的生产试验,其表现米质优,熟期适中,丰产性强,抗病性好,2001年被唐山市推荐为河北省唯一优质米推广示范品种,2002年作为唐海县优质米品种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冀杂70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铃大、结铃性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同年,在河北省隆尧县任村高水肥地与甜瓜间作进行示范,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效益显著。为了扩大推广面积,现把冀杂708在高水肥地与甜瓜间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枯、黄萎病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但抗枯萎病品种比例起伏不稳。2010和2013年的枯萎病抗性水平最高,达到抗及高抗枯萎病水平的品种(系)比例占当年参加鉴定样次的50%以上。参试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水平较低,但近5年来参试品种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逐年稳步提高,耐黄萎病的品种(系)比例逐年上升。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