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来  夏村 《新农村》2001,(11):18-18
1.加强水质调节培育鱼种的池塘,经过几个月的饲养,水质逐渐老化,要加强水质调节,改善水体环境。调节方法:一是换注新水。即将原池塘水放出1/3-1/2。再加注新水。初秋时7天换水一次,秋分前后10天左右换水一次。二是放肥培水。为防止水质恶化,最好每施一次肥,加注一次清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2.调整鱼种规格不同  相似文献   

2.
一、水质管理1.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天~10天必须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刘山乔  徐莉 《当代农业》2014,(10):38-39
一、水质管理 1.适时加注新水 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如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或是老水要进行套水.要放掉池水1/3再加注新水或边排放边加水.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4.
2.水质调节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每3~5天加注新水10厘米左右,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率.满足鲢鳙对饵料的需要.也刺激河蟹、龙虾等水产品的快速生长。每15~20天亩泼洒生石灰10~20公斤.以调节水体pH值,改善水质,并可增加钙质.满足蟹、虾、鳖、螺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5.
杨保国 《新农村》2007,(7):24-24
1.及时调节水质 夏季,鱼塘的水容易蒸发和渗漏,应及时加注新水。一般每月注水2~3次,每次10~15厘米。每隔20~25天施生石灰1次,用量为每亩(1亩=667平方米)20~25千克,溶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在7.5~8.5之间。每5~10亩水面,配备1台叶轮式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  相似文献   

6.
一、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15~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以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殖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每10天左右换1次新水,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池塘水色稍淡些,每7~10天应灌新水1次,每次宜提高水位20~25厘米.夏季高温时池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相似文献   

7.
程龙云 《农技服务》2007,24(2):86-86
针对精养高产鱼塘的水质调节,提出适当追施化肥,加注新水,定期搅动塘底,灵活开动增氧机,施放净水剂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夏季鱼塘水温较高,易缺氧,为防止鱼泛塘,应经常加注新水进行水质调节,别看简单的注水.却有着科学技巧.因循守旧,使用常规的老办法加注新水弊端很多,采用新法加水可提高产量和减少鱼病发生,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1、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是促进鱼长膘的重要条件,因此平时勤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5~6天左右加注1次新水,每次换水量以15.25厘米为度。每月泼洒2~3次生石灰,以消灭细菌和增加钙质(一般水深为1.5米的池塘,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溶解后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10.
<正>精养高产鱼池的特点是放养鱼类规格大、品种多、密度大。因此,水质管理调节极为重要,尤其是夏、秋季节,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投饵比较多,水质变化快,搞好鱼池水质的调节,是获取养鱼高产稳产的关键。现介绍几种水质的调节方法: 1.适当追化肥,减少或停施有机肥 夏、秋季节适当地追施化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铵态氮,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既增加天然饵料,又改善水质,使鱼池饵料生物保持较高的数量和较理想的种类组成。 2.适时加注新水 这是调节水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9,(2)
鱼池养鱼必须经常向鱼池加注新水。目前,有些养殖户对鱼池加注新水缺乏科学,需要进行改革,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减少鱼病的发生。一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夜晚给鱼池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避免鱼缺氧浮头。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二改吸深层水为吸浅层水用抽水机械给鱼池加注新水时,通常是将吸水管插入水下1米或更深处,所以吸注的是深层水。这种水有机质含量高,溶氧含量低。水温也偏低,注入鱼池后,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因此。要改吸溶氧丰富的浅层水,即将吸水管插入水下30厘米即可。  相似文献   

12.
夏秋季是精养鱼池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此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但也是高温、暴雨等不利天气和病害的多发期,池塘水质极易发生变化;及时做好水质管理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定期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减弱或消除老水对鱼类生长的不良影响。在夏秋季节鱼类生长的旺季,一般鱼  相似文献   

13.
1.调节水质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池水不宜过肥,一般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为此,要根据养殖品种及放养量勤换新水,通常10天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0厘米,每半个月按15毫克/升的用量泼洒一次生石灰水。闷热天气肥水鱼池容易泛塘,要经常巡池,根据天气及水色的变化及时加注新水和采取人工增氧措施。  相似文献   

14.
1 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  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 ,夜晚给鱼池注水 ,尤其是 1~ 2时或 3~ 4时注水 ,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 ,改良水质 ,避免鱼缺氧浮头 ,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2 改吸深层水为吸浅层水  用抽水机给鱼池加注新水时 ,通常是将抽管插入水下 1m或更深处  相似文献   

15.
1.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池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避免鱼缺氧浮头,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2.改吸深层水为吸浅层水。用抽水机给鱼池加注新水时,通常是将抽水管插入水下1米或更深处,所吸注的是  相似文献   

16.
<正>1水位控制1)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冬季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改善水质条件,鱼池水位应保持在1.8~2.0 m。当水位下降10~15 cm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2)定期调节水质。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 d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 cm,并适当排放老水;每隔15~20 d泼洒一次石灰浆,以提高水体钙质浓度;20 d左右再增施一次磷肥,提高水体含磷浓度,增强鱼体抗寒能力;配备增氧机的池  相似文献   

17.
一、改善鱼塘水质夏季要经常给鱼塘加注新水,特别是连晴高温天气,更要及时注水.在水质恶化、水色变黑、鱼塘水面泛起气泡时,要立即大量注入新水,排出部分老水.  相似文献   

18.
张瞳 《当代农业》2014,(10):43-43
一、预防方法 1.保持良好的水质。要及时加注新水.采取定点定时定量的投饵原则和“少量勤施”的施肥方法.防止水质变坏。  相似文献   

19.
坚持巡塘 每天要巡塘2~3次,黎明前后看有无鱼浮头,午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日落检查鱼的全天吃食状况,有无浮头预兆。注意天气变化、鱼群活动情况,做好塘头记录。夏季,由于水温高,溶氧少,有机物分解剧烈,入夜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旺盛,大量耗氧,导致鱼发生浮头。如果发现鱼群因缺氧而浮头时,马上开动增氧机和加注新水,以增加溶氧量,调节水质,并停止投饵施肥。若水源有困难,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黄泥100千克加食盐5千克或生石膏2.5千克调水成浆,全池遍洒,予以急救。或者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食盐20千克化水泼向浮头鱼群。为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每7~10天须加注新水1次。  相似文献   

20.
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特别是发生持续高温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在夏季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发生持续高温时,在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一、调控水质,创造适宜养殖环境1.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换水10~15cm,保持水位在1.5~2m。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2.水深超过2.0m的池塘最好能装备耕水机,并勤开增氧机,促进上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