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8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经验。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2002年5月外伤性脾破裂28例行保脾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脾修补10例,脾部分切除ll例,脾部分切除加脾修补3例,脾切除白体脾组织片网膜囊内移植术4例,均获成功。结论:保脾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选择保脾术式是可获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1990年1月~1997年5月本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20例,行单纯脾切除2例,保脾治疗共18例,其中行缝合修补、部分脾切除、脾片移植术的保脾手术17例,均痊愈,非手术保脾治疗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脾破裂保脾治疗患...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1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07年8月外伤性脾破裂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8例中,手术治疗112例,其中脾切除术106例,脾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脾切除脾片大网膜移植术2例;非手术保守治疗6例。本组118例中,除1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行脾切除后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腹穿、B超是减少外伤性脾破裂漏误诊的重要保证;其治疗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以达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脾外伤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结果:根据脾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可将其分为3类:(1)真性破裂;(2)中央性破裂;(3)包膜下破裂;本组42例中,B超确诊脾破裂40例,满诊2例.诊断符合率95.2%;手术治愈30例,保守治愈12例。结论:B超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准确率可达95%以上,可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故腹部外伤应将B超诊断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方法:对非手术治疗的脾破裂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除3例转手术治疗外,其余均以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结论:脾脏损伤程度轻,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对脾脏在免疫学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提高,对外伤性脾破裂沿用的脾切除术也有了新的看法。许多学者证实,脾切除后易发生凶险感染。现在普遍认为,对于生长期儿童的脾外伤,都应持保留脾脏功能的态度。但对成人脾外伤的脾保留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成人脾切除后罹病的危险性少得多,实际上几乎无何影响,所以成人脾外伤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了全脾切除后,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自体脾片腹直肌内移植、自体脾片大网膜内移植及自体脾浆大网膜内输注)进行了自体脾组织的移植,效果满意。8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未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病门脉高压、脾肿大,脾亢患者并发外伤性脾破裂或在手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脾亢,消化道出血时,需行脾切除术.这类病理性脾肿大在手术后易出现腹腔内大出血,现收集我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月脾切除手术后大出血14例,作一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文献报道不多,作者收集1990~1998年外伤性脾破裂16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成功14例,中转手术2例,疗效满意,现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2例,女性4例,年龄9~61岁,平均31.8岁。全组病例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经验。方法对近6年来采用Hassab术的56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规范的Hassab术,其中急诊手术8例,死亡3例(37.5%);限期手术48例,无1例死亡。本组出血控制率为89.3%(50/56)。术后2周内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43例,明显好转7例。3例存在1~2根重度曲张静脉,需行硬化剂注射治疗。治愈出院的5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83个月,出现再出血4例(7.5%),均为解柏油样便,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疗效确切;确保Has-sab术的止血效果和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规范手术操作,限期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因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止血率96.7%(29/30),术后3个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术后随访28例12-36个月,再出血率7.1%(2/28)。结论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操作较简单,急诊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是挽救患者生命的理想术式,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休克指数预测肝/脾破裂患者失血量对指导急救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诊住院且初步诊断为肝/脾破裂患者56例,根据血压数值计算休克指数(SI),再根据SI预测出血量并判断休克程度,并以此结果进行针对性急救、护理及手术。结果根据SI计算方法,本组56例患者中SI1者1例(1.8%),SI=1者42例(75.0%),SI1者13例(23.2%)。根据手术前SI预测出血量与手术中收集实际出血量比较,基本符合者54例(96.4%)。56例肝/脾破裂患者根据SI进行了急救与护理后,均及时采取了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且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SI评估肝/脾破裂患者出血量及休克程度,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较高,以此为依据对肝/脾破裂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及手术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较安全、可靠、有效和便于操作的方法。方法:肝癌破裂23例,采用肝叶肝段系统切除、肝癌姑患切除、肝癌缝扎止血或加压缝扎止血,术中行门静脉插管皮下埋泵。术后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泵门静脉化疗(PCV)。并随访0~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内死亡5例,9例半年存活.6例1a存活,3例超过18个月。结论:急诊手术和术后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肝癌破裂出血治疗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五十年代以来,脾切除术后发生难以防御的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近年来由于对脾脏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外伤性睥破裂已改变了沿用处理方法,通过脾修补术而能成功地保留脾脏,此外,尚可用脾部分切除致脾动脉结扎术保留脾脏。但外伤性脾破裂出血多,来势凶猛,患者多处于危重状态。为了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止血保留脾脏,又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脾破裂在腹部外伤中较为常见,占腹腔脏器损伤的第2位,以往常规采用脾切除术.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脾脏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脾切除术受到了挑战.脾保留术已成为当代脾外伤优先考虑的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已提出了多种不同的保留方法.我科从1998年至2001年间按Buntain 1985年提出的脾破裂分级标准对32例Ⅲ型破裂以内(含部分Ⅲ型)的患者进行了铆钉式保脾术,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指征、方法和并发症。力法:对我院1998~2003年手术治疗68例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分离脓肿壁及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时,致小肠壁破裂8例,盲肠壁破裂3例。均予一期修补;术后切口感染5例,行二期缝合;2例术后解柏油样便,予制酸及止血治疗。6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阑尾周围脓肿不是手术的禁忌症。积极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能及早控制炎症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股动脉瘤并感染的诊治。方法:对我医院近5年来所收住的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均行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后,其中l例由于病变血管未完全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的股动脉破裂出血,需再次手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其中l例移植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移植血管阻塞,但动脉血管造影提示股深动脉穿交通畅,患肢远端血运好,未再次手术治疗。其余7例移植的血管通畅。结论:在腹股沟区血管不洁注射毒品可引起外伤性股动脉瘤并局部感染,治疗上可采取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股动脉瘤在股深动脉以下者,穿支与腺动脉网侧枝循环代偿好.即使血管移植失败,也不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1974年至1991年我院外科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57例,现就其诊治问题作一报道。 临床资料 本组男48例,女9例。年龄5~64岁,14岁以下10例,15~45岁39例,46岁以上8例,以青壮年为多。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55例。受伤原因:车祸27例、欧斗9例、重物撞击7例、坠落6例、跌伤6例和爆炸伤2例。就诊时间最短者为伤后30分  相似文献   

19.
脾部分栓塞术 (PSE)是通过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向脾动脉或其末梢分支注入一定量的栓塞物 ,使脾部分区域梗死和机化 ,产生脾切除效应 ,用于治疗各类型脾亢、部分血液病和脾破裂出血。我科对 32例患者进行 PSE,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3~ 6 5岁 ,平均 2 8.6岁。其中原发性脾亢 3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例 ,地中海贫血 8例 ,脾破裂出血 7例 ,肝硬化并脾亢 12例。结果治愈31例 ,占 96 .9% ,1例死于脾脓肿致中毒性休克。2 护理要点2 .1  PSE后穿刺点的护理本组 PSE病例中 ,多数有血小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使用Embosphere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9例脾亢患者分为微球组(n=36)和明胶海绵组(n=33),分别进行PSE,比较术后14d、1个月、3个月、6个月、1a、2a的血常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在术后上述不同时间随访,微球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高于明胶海绵组(P<0.01或0.05).两组术后栓塞综合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胶海绵组的疼痛发生率高于微球组(84.8% vs 63.9%,P<0.05).结论 Embosphere微球用于PSE,可快速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维持时间较长,术后不良反应轻微,优于明胶海绵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