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模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杂交中稻—再生稻是一种轻省、绿色、高效的水稻栽培模式,其应用推广对于水稻生产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概述总结了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确定播期和配置密度,选择品种,头季的防倒伏,防高温,防病虫害,确定适宜的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再生季的防低温,水分管理以及增强发苗能力等,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2013,(32):30
最近,重庆市组织专家对"重庆市中稻-再生稻高效模式攻关示范"项目千亩核心示范片和百亩攻关片中稻、再生稻产量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该千亩核心示范片位于开县岳溪镇九亭村、岳溪村,示范面积80hm2,其中百亩攻关示范片14.67hm2,选用的是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现场测产结果显示:百亩攻关片中稻平均单产11 343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达到7 192.5kg/hm2,两季合计单产18 535.5kg/hm2;千亩示范片中稻平均单产10 449.45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6 313.5kg/hm2,两季合计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再生稻在常德地区种植的栽培技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在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的支持下,于2018—2021年进行了“一季+再生”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季+再生”模式种植下,实现“一种两收”,两季产量与双季稻相差不大,使农户种植成本有效降低、收入明显增加,可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助力粮食生产安全。总体来看,湘西北地区发展再生稻潜力较大,推荐高产杂交中稻品种:隆两优华占、深两优867、Q两优丝苗、隆晶优1212。  相似文献   

4.
利用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一项时间短、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便的增产措施,在海拔400米以下范围,均适宜蓄留再生稻,一般亩增稻谷150~250公斤,经济收入200~300元。其关键技术措施如下,仅供参考。一、选好田块:凡头季种植宜香优1577、川香优2号、Ⅱ优七号等再生力强的杂交良种的田块都可蓄留再生稻。二、保护好叶鞘: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桩上的“潜伏腋芽”发苗成穗的,实质上是头季生产的延续;头季生长好坏,直接制约着“潜伏腋芽”的萌发,影响到再生稻的产量。因此,要蓄留再生稻,就必须加强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的防治,保护好茎杆与叶片,…  相似文献   

5.
<正>荣县在1986年就开始大面积蓄留再生稻,多年来对"交杂中稻+再生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杂交中稻+再生稻"已发展成荣县稻田的一种新的耕作制度。2013年荣县水稻播种面积2.47万hm2,总产量达20.6万t,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蓄留再生稻面积达到1万hm2,实际有收面积0.73万hm2,平均产量1.65 t/hm2,总产量达1.22万t,比2012年增产14.5%。对于确保荣县大灾之年粮食稳产起了重要作用。分析多年来荣县及临近区县再生稻栽培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王珍 《四川农机》2015,(2):42-43
水稻是荣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水稻面积在2.47万hm2以上,年总产20万t左右,占荣县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为此荣县把发展超级稻作为粮食生产重要项目来抓。针对荣县常年气温大于10℃,有效积温5 800℃左右,年均温17.8℃,日照1 200 h,温光资源种一季中稻有余,种两季又不够的自然条件,提出了重点发展超级稻(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同时以四川大农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耒阳市农机部门采取农机、农艺融合,在绿联、丰泽、荣晖、稻花等4个农机合作社示范推广机插机收再生稻种植面积近267hm2。顾名思义再生稻"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季。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通过耕作栽培措施,使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省工等特点,其生  相似文献   

8.
湖北积极探索再生稻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发展再生稻优势及制约因素"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种植技术,也称作水稻"一种双收"。湖北具有天然种植再生稻的资源禀赋和种植习惯,发展再生稻前景广阔。一可有效增加稻谷总产。湖北省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光、热条件均适合再生稻生产。若大力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按全省大面积平均单产头季600kg、再生季250kg计算,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再生稻生产机械化 为粮食增产助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种植技术,也称作水稻"一种双收"。湖北具有天然种植再生稻的资源禀赋和种植习惯,发展再生稻前景广阔。一可有效增加稻谷总产。湖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生态条件好,全省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光、热条件均适合再生稻生产。若大力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湖北再生稻面积可望明显扩大。按全省大面积平均单产头季600 kg、再生季250 kg计算,亩增产100 kg  相似文献   

10.
正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东南端,东倚浩浩长江,南接八百里洞庭。境内河渠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自然资源丰富,年均日照2 023 h,平均气温为16.6℃,年降雨量1 324 mm,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且无工业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种植一季中稻收获后还有一个多月的温光资源空闲,为再生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温光水肥气。同时,洪湖中稻面积较大,接近60万亩(1hm~2=15亩),通过调查,有近60%的中稻可以  相似文献   

11.
沃得携手江苏大学推出低碾压率收割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8月7日,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沃得农机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捐赠仪式"。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副校长丁建宁,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扬,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必友等出席仪式。据介绍,再生稻是指在头季稻成熟之后,留下1/3稻茬,可以其再长出新一季稻子收获第二季,只需一次耕整、育秧和栽插,能收获两季稻谷,具有省工、省种、省水、省肥、  相似文献   

12.
“富顺再生稻”于2010年3月8日获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中稻+再生稻”是富顺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在粮食连年丰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富顺县结合当地农业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和“4+3”产业发展战略,健全四大体系、夯实三大根基、深化三大体制创新,持续加强品质培优、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和监管力度,推动了“富顺再生稻”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富顺再生稻"于2010年3月8日获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中稻+再生稻"是富顺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在粮食连年丰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富顺县结合当地农业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和"4+3"产业发展战略,健全四大体系、夯实三大根基、深化三大体制创新,持续加强品质培优、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和监管力度,推动了"富顺再生稻"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头季收获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目前再生稻头季收获的生产现状,分析机收头季再生稻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广再生稻的背景下,加快研制适合收获头季再生稻收割机的紧迫性,并阐明了头季再生稻收割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荣县是全国产粮大县,水稻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多年来,荣县加大力度推进中稻+再生稻生产,成效显著。2014年,经国家粮食统计调查总队现场测产,再生稻最高产量达5.19 t/hm~2,创造了全省适宜地区最高单产。2015年,经四川省和自贡市调查队及专家现场测产,最高产量达5.13 t/hm~2,全县20个粮食抽样点测产平均达4.31 t/hm~2。本文根据近年再生稻生产情况总结出了8个方面的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都昌县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收割工作近日在蔡岭镇拉开序幕,300亩再生稻现已收割完毕。九江农业科学院和都昌县农技中心专家现场测产显示,全程机械化再生稻平均亩产达375.5公斤,创全省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第二季亩产最高纪录。这一成果标志着我省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再生稻模式是水稻  相似文献   

17.
尤溪县开展再生稻种植的地区,在再生稻种植中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留高桩的再生稻,头季不能运用机械收割给再生稻的继续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溪县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实践,采用留低桩的方法,解决了头季不能利用机械收割的问题,有利于再生稻大穗、多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我国再生稻头季稻收获要求,针对国内再生稻头季收获对行功能缺失、碾压率高等问题,以沃得旋龙4LZ-3.0E型水稻收获机为载体,综合运用机械、液压、电子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履带式再生稻联合收获机自动对行系统。系统应用在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可保证收获机履带行走在宽行中央,避免碾压到再生稻留茬,影响再生稻第二季产量,主要由对行检测单元及对行控制单元组成。田间试验表明: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安装自动对行控制系统后,对行收获过程中的前进速度、三位四通阀通电时间、节流阀开度分别设置为0.556m/s、1.5s、“中位”时,其对行效果最佳,碾压率降低至5.6%~5.8%。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我国再生稻头季的收获要求,研发了适用于小型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的清选装置。探讨了多风道贯流风机、百叶窗筛等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参数及工作原理,目的是充分利用清选空间、提高清选效率,满足再生稻头季脱出物物料量大、籽粒含量高的特殊清选要求。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清选室内气流场分布均匀合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收获平均产量为11 250kg/hm~2的再生稻头季稻时,总损失率为2.5%,含杂率为1.74%,破碎率为0.07%,作业效率为0.9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栽培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两季总计通常比其一季稻的产量要增加50%,对粮食增产有重要意义。荆州市再生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洪湖市、公安县、江陵县等地,全市种植30多万亩,再生稻亩产稻谷400kg。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