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对比法对有代表性的地段上紫穗槐土壤改良林的效益作了调查。从紫穗槐林对地面小气候、土壤化学性质和水文物理性质产生的影响,论证了改良盐碱地和培肥土壤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紫穗槐土壤改良林七、八年生以后,林地土壤含盐量由0.111%下降到0.056%;瘠薄土地用紫穗槐绿肥连续培肥七年左右,土壤有机质及主要养分元素含量都超过了鲁西北耕地的一般水平,粮食单产提高5.7倍。其结论是:营造紫穗槐土壤改良林是改良盐碱地、培肥农田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通辽市低产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为瘠薄性沙壤质冲积性草甸土。为使这部分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我们1986~1989年在市推广中心试验场内的典型瘠薄土上,进行种植玉米的肥料长期定位实验,旨在探讨低产土壤的合理培肥及玉米高产生理技术有关问题,同时也监测试验地的土壤肥力演变,了解有机肥的培肥效果。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面积调查、定点实测及盆栽试验,发现产长茧丝蚕茧地区主要分布于鲁西、鲁北潮土区,以高青县茧丝长尤为突出;各类桑园产茧茧丝长规律是,新桑园优于老桑园,肥培管理好的桑园优于肥培管理差的桑园。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贮灰场的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种植豆科牧草具有培肥地力和固沙作用,提出了营造乔灌混交防护林带,网格内营造针叶树种,分步、分期改造,逐步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建立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贮灰场复垦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人参果在日光温室里进行隔行培肥持续周年生产栽培技术研究,即一行培肥,一行不培肥,有效解决了在传统的日光温室人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倒茬难,培肥难,只能生产1年,休棚培肥1年,或者换种其它低收入蔬菜轮作倒茬1年,不能连续生产而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堆肥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生活垃圾堆肥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生活垃圾堆肥在苗圃,果园改土,培肥促进苗木生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竹林培肥研究与50年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木培肥就是有意识地将营养物质施入土壤中或喷施到植物体上 ,以改善林木营养状况 ,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和提高品质 ,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栽培措施。竹林培肥研究集中在毛竹、雷竹、麻竹、巨龙竹等少数几个材用、笋用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上。1 研究历史世界上大多数竹林管理水平不高 ,竹林培肥少。以培肥为主要集约经营措施的竹林管理在日本和中国做得比较好。日本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竹林培肥 ,70年代随着日本投资菲律宾笋用林 ,竹林培肥进入应用阶段。我国解放前在竹林培肥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基本空白 ,只有少量直观描述民间生产…  相似文献   

8.
等高固氮植物篱对横断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横断山区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但生态环境退化,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水土保持、土壤培肥、饲养特畜、发展蚕垒、生产烤烟、供给薪柴和沼气、恢复植被、综合利用农业土地资源等方面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可作为横断山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并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1987~1995年,进行了银中杨与胡枝子、沙棘、红皮云杉混交造林试验。通过对各混交林分生长量、生物王、光能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小气候效应、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项指标的调查分析,探讨了混交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混交林能够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申,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小气候条件,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可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土壤有机质的丰缺,是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土壤生产力的提高,我区有较大面积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特别是旱农区,气候干旱,土地瘠薄,养分供应不足,改变耕作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合理转化与利用,培肥地力,已成为我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我们在黄土丘陵旱农区进行了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沙地不同人工植被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认为农田综合开发、洪淤造田是沙漠化土地改土培肥的最好措施之一。在沙地人工植被建立后,土壤结皮是主要的养分富集中心,并因植物品种的差异其厚度不同,结皮的形成是缓慢的。同时强调了沙漠化土地开发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理在前,适度、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沙地不同人工植被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认为农田综合开发、洪淤造田是沙漠化土地改土培肥的最好措施之一.在沙地人工植被建立后,土壤生物结皮是主要的养分富集中心,并因植物品种的差异其厚度不同,但生物结皮形成缓慢.同时强调了沙漠化土地开发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理在前、适度、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山西主要枣区土壤概况及其培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枣树的发源地和最早的栽培中心之一。为合理开发利用其枣林土壤资源,改变目前产量低而不稳的生产局面,我们对山西主要枣区的土壤状况和培肥措施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耕作管理粗放等均为限制枣林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此提出了以保水增肥、养土为中心的改土培肥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摸索某一立地条件下,杉木培肥的最佳施用量与最佳的经济效益,近四年来,我们在对5100亩杉木培肥过程中,进行了一些诚验和探讨。试验材料和方法:1. 试验对象为林龄13-19年的杉木中龄林,培肥季节在每年的五月中旬至七月上旬,即杉木年生长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5.
该文旨在揭示重庆市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土壤培肥管理提供依据.以重庆市南川区山区小流域为例,选取3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共采集样品81个,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隶属度函数,分析山区小流域的土壤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林地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旱地全氮、全磷和速效磷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对26年生楠木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肥力进行调查,以研究楠木人工林培肥土壤功能,结果表明:营造楠木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水分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楠木人工林比杉木能更好地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7.
对4种代表性"移土培肥"所及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对耕地有着显著的影响,坡耕地全N增加191.7%,土壤有机质增加106.2%,全K增加104.7%,园地、梯地脐橙和坡地脐橙平均增产率为11.73%、15.77%和15.37%,坡耕地增产率高达27.90%;在产值方面,梯地脐橙增加6771元/hm2,其次是坡地脐橙5211元/hm2,再次是园地3935元/hm2,最低的是坡耕地,仅为1305元/hm2;水土保持技术对实施移土培肥工程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蓄水培土造林法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具体做法,据此测定分析了该造林法在提高地温、抑制杂草、蓄水保水、培肥地力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等方面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按立地、林分、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永嘉县板栗低产状况确定3种改造方法,即改劣换优、肥培管理、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20.
菌用林不同造林模式效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长辉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4):52-54,78
采用随机配置设计 ,对比分析了不同造林模式菌用林的林分生长、经济效益及培肥改土效果。结果表明 ,不同造林模式以火力楠杉木混交林为最佳 ,其次是闽粤栲杉木混交林 ,这 2种造林模式不仅林分生长良好 ,能在短时期内获取一定数量的菌用材 ,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培肥土壤、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等生态作用 ,可在食用菌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