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林火行为与森林火灾扑救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过程中,林火行为因三大自然因素(气象、可燃物、地形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是瞬息万变。灭火指挥员如不能对林火行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就会导致指挥失误,在危险环境下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甚至发生群死群伤事件。文中分析、总结了影响林火行为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正确判断林火行为变化的方法,提出了灭火指挥员只要对林火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就能有效避免伤亡发生,确保扑救安全。  相似文献   

2.
森林可燃物燃烧时整个火场热量释放速度称为林火强度(简称火强度)。火强度包括火线强度和发热强度,前者应用较为广泛,是林火行为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实际森林火灾中,火强度变化幅度相差极大,火蔓延速度是林火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火持续时间是指山火在某一地点的驻留时间。在同等火强度条件下,火持续时间越长,火作用力越大。通过了解这些因素对火灾的影响以及控制措施,可以为扑救森林火灾做好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3.
林火动态研究与林火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火动态是一个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稳定指标, 准确掌握林火动态和可燃物特性是制定合理林火管理策略或规划的基础。林火动态与可燃物积累过程密切相关, 了解森林可燃物积累过程是开展林火管理的基础。文中综述了林火动态及可燃物变化的研究进展。林火动态受地形、植被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的变化, 许多区域林火动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并影响可燃物积累过程及其空间分布。森林结构和可燃物组成的变化会导致火频度、火灾类型和火强度发生变化, 林火管理对策也需要相应调整。我国重点林区的林火管理策略也应根据林火动态变化和可燃物情况进行调整, 以适应变化的气候和植被条件。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受时间和地理条件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地理规律,影响林火发生的气象要素存在异质性.在林火预报中应考虑林火发生地点的空间异质性,但对于异质性空间中林火预报的尺度问题目前还较少研究.现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对林火发生空间规律的研究,确定了黑龙江省林火预报的最佳尺度.  相似文献   

5.
森林可燃物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地条件、天气和可燃物决定了森林火灾的强度与烈度, 三大因素中, 只有对可燃物能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研究表明:1)过去60~100年, 由于森林结构和组成的改变, 可燃物载量增加, 易发生高强度的森林火灾。2)林火模型、实践经验以及现场观察表明, 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 林火行为受可燃物结构与组成的影响很大。3)减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就必须降低地表可燃物的数量、密度、连续性, 移除过度可燃物, 或改造植被, 降低森林植被的燃烧性等。4)可燃物处理有效期评估涉及林火蔓延、林火强度、烈度、火场规模和扑火能力的研究, 景观尺度手段优于林分尺度。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介绍了火场指挥员需要掌握的特殊林火行为变化与观测以及特殊林火行为变化与观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第七讲 林火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行为也就是林火的特性。在一场火灾从着火开始,扩展和蔓延,直至减弱而熄灭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的特性。火行为有量和质的变化,量的变化是指火的蔓延速度,质的变化是指火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由森林燃烧过程中各个阶段变化来决定的。森林火灾变化无常,几乎没有两次相同的火灾,这主要是由于火灾在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很多,所处的环境和扑火方法等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林火行为的预测预报对森林火灾的扑救,配备人力和物力等具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2017 年8 月23 日珠海市遭受强台风“天鸽”的正面袭击后凤凰山森林可燃物调查和2017 年12 月20 日发生在凤凰山森林火灾火行为变化为基础,根据台风灾害前后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变化状况, 分析了的台风灾害后林火特点,比较了不同灭火方法对灭火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台风灾害后林 火燃烧环境的改变,导致灭火的难度增加,采取以水灭火和直升机吊桶洒水灭火,能有效扑灭可燃物大 幅度增加后的森林火灾,灭火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台风灾害后导致的森林可燃物大量增加,影响林火 燃烧环境和林火行为,对于此类的森林火灾,应根据林火环境特征采取针对性灭火措施,从而提高灭火 效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9.
林火行为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火行为与火灾预防、扑救密切相关,是火灾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介绍了林火行为研究的简况,着重讨论了林火蔓延模型、林火计算机仿真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干旱定义和对干旱等级的划分,从持续干旱对森林可燃物、火源和林火行为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干旱会降低可燃物的含水率,使可燃物载量和分布发生变化,对森林可燃物有较大影响;持续干旱还会影响火源,使林火强度增大,林火蔓延速度加快,火烈度增大,提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和森林火灾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干旱定义和对干旱等级的划分,从持续干旱对森林可燃物、火源和林火行为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持续干旱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干旱会降低可燃物的含水率,使可燃物载量和分布发生变化,对森林可燃物有较大影响;持续干旱还会影响火源,使林火强度增大,林火蔓延速度加快,火烈度增大,提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和森林火灾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2019国际林火特点及管理经验对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发生多起重大森林火灾,引发世人关注。分析总结2019年国际森林火灾形势及特点,介绍世界林业发达国家在林火管理和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我国林火应急管理机制的7条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森林火灾蔓延模型,但是由于林火行为的复杂性,此模型在准确率和普适性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结合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改进王正非模型,增加了可燃物湿度对林火蔓延速度的影响,改进了林火初始速度的计算方式。针对各种坡度对林火蔓延行为的影响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的模型使其对林火蔓延情况的预估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14.
林火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是全球大多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干扰因子, 它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林火与气候变化是当前林火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文中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和林火排放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 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火险期延长, 出现潜在极端火行为的天数增多, 森林火灾更加严重, 特别是北方森林火灾增加显著。未来的研究趋势是, 采用卫星遥感数据在大尺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 把林火模型与气候模式和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型耦合, 构建更为复杂的林火排放模型, 以深入揭示林火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林火扑救研究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林火行为研究一直是林火研究领域的重点。文中针对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3种类型,从火行为和扑救技术2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通过研究林火发生与蔓延机理,建立基于燃烧物理机制的火增长模型,是发展林火扑救技术的科学基础。林火行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探究自然条件下的地下火蔓延机制,发展地下火探测技术;完善地表火和树冠火蔓延的物理模型,确定地表火向树冠火转换的临界条件;提升火行为预报能力和开发扑救装备,增强扑救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模型的林火蔓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火灾的扩展具有时间性和空间特征、随着人类对火灾知识的不断增长和3S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GIS和卫星遥感技术来进行林火蔓延研究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本文综合分析了林火蔓延的影响因子,着重阐述了如何运用基于GIS的林火蔓延模型来进行林火蔓延的模拟和火行为的时空格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林火发生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收集了塔河1972—2005年的林火及气象资料,对塔河地区近40年林火的发生次数和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塔河年际气象变化与火灾次数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越大,分布越均匀,林火越不易发生;风对林火的影响有双重性,在一定范围内,风促进林火的发生和蔓延,超出一定范围会抑制林火的发生;温度的变化与林火发生次数呈正相变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2000-2009年林火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林火年际变化的分析,总结出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黑龙江省10年间发生的林火以人为火为主;林火发生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分布,即林火脆弱带的分布区域为大兴安岭、黑河及伊春部分;10年间森林火灾次数随年际时间呈下降趋势;其年均林火面积在105 hm2附近震荡;森林火灾发生所产生的危害程度,2003年和2006年危害指标最重;10年间森林火灾扑救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森林火灾发生后,其林火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随时可能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因此,在灭火作战中紧急避险的根本是使扑火人员充分了解危险火环境的特点,并依此制定出紧急避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林业资源管理》2017,(4):50-58
根据广州市林火历史数据,在林火发生时间、分布范围、火源因素及与树种、地形之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造林火泰森多边形,利用泰森多边形面积反应林火发生概率的大小,结合火点与道路距离、海拔、坡度、林分类型等因素,建立林火条件熵模型,通过条件熵衡量林火的易发程度,并对林火易发程度进行区划,分为高发区、多发区、一般区、偶发区和无林火区5个等级,此方法能更加精确地确定林火发生的热点地区,直观地反映林火空间分布规律,使得林业管理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上更具针对性,有效防范和控制林火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林火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林火多发月为10月至次年4月,与地形、道路、林分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分布于离道路近,地势起伏的中、低丘陵地区,针叶林和针叶混交林发生林火次数多;2)林火空间分布非平稳性,林火高发区和多发区占4.23%,呈现斑状聚集分布,受地形和人为因素影响明显。偶发区占52.96%,分布范围广,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