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麦1号"弱筋小麦播种量(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国家农业跨越计划《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建麦1号”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开发》项目实施县之一,在大面积示范种植“建麦1号”的同时,为对其栽培技术进一步科学性量化,在省农林厅的组织指导下,围绕弱筋小麦“建麦1号”,我们对其播种量(种植密度)进行了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省农林厅的统一组织下,我们于2000年秋播时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弱筋小麦“建麦1号”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探讨试验。  相似文献   

3.
“淮麦21号”是淮安市农科院小麦课题组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为探索“淮麦21号”高产栽培技术,使小麦生产规范化和模式化。笔者在2006~2007年进行“淮麦21号”不同播种密度高产栽培试验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高产群体建成规律、产量形成规律、营养特性等有了一定认识和体会。为合理利用该小麦品种,指导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连麦1号”(原“连9825”)系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于2000年由“淮麦18”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5.
“镇麦5号”(原名“镇99036”)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于2000年以“扬麦158”/“宁麦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6.
本次试验我们通过对九个外来小麦品种和四川当地的当家品种“川麦107”种植试验,比较其外部形状的差异,找到更适合成都平原种植的外地小麦,为我们今后的外地引种争丰富本地种植资源打下基础。通过对观察、记录的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在这九个外地小麦品种中,“国引二号”“685-25—1”“豫麦14”和“2002—2983”的个别外部优于“川麦107”性状。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凉山州的小春主要粮食作物,当前生产上存在小麦品种抗性退化,普遍感锈病,从而影响产量。为此,凉山州农技站从省内引进抗锈品种“内麦8号”,并选用本州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凡8”、“2003—2615”、“8%-27—1—1”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川麦107”作为对照品种,以便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1选育经过及品质、产量表现 "建麦1号"是我县农业部门在赤霉病特大发生的1989年从"泗阳936"小麦田中选择抗赤霉病的变异单株,经连续六年系统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9.
皓元 《农家致富》2006,(18):21-21
国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曾对国内小麦主产省的122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结果显示:河北省藁城市农科所研制、配种和试验推出的优质高产小麦“8901”小麦品质在全国最优,质量与进口优质小麦相媲美。2002年5月,在全国优质小麦产销衔接会上,与会专家对国内外优质小麦进行了评比,“8901”以低于美国产的“美麦1号”1分的成绩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10.
北麦2号(钢99—1084)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科研所以高原338为母本、建12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6个世代的南繁北育,于1999年在红兴隆科研所决选而成的集早熟、高产、优质、多抗为一体的高产、高光效小麦新品种。2002年在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小麦强筋优质面包麦品种的培育”招标会上成为中标品种;2002~2004年完成了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北麦2号。  相似文献   

11.
"建麦1号"小麦是江苏省建湖县农科所在赤霉病特大发生的1989年,从"泗阳936"小麦田内选择具有抗赤霉病的单株,经10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符合饼干小麦标准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由钱存鸣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江苏省农林厅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以宁麦9号、建麦1号(原名RF-1)为核心技术的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优质饼干小麦生产技术体系的示范及开发”历时3年,已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于2003年8月在南京通过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分析了浙江省主要小麦品种浙麦1号、浙麦2号、浙麦3号和品系“119”籽粒的物理性状及其面粉品质。结果表明,“119”和浙麦3号的千粒重,容重、角质率都相对较高,而浙麦1号和浙麦2号相对较低。面粉品质属弱面粉或中等面粉,其中“119”小麦的面筋含量较高,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都相对较长,面团曲线较平稳,谱带较宽,软化度也较小,总评价值较高,加工品质相对较好。 年度间和不同收获期之间,麦粒的物理性状和面粉品质均有差异。延迟收获的小麦籽粒容重、千粒重、角质率等物理性状和面团的弹性、延伸性变劣,软化度增加,而出粉率和面筋含量稍有提高,可见,小麦产量、籽粒的物理性状和加工品质等以适时收获为好。  相似文献   

14.
建麦1号是江苏省建湖县农科所在泗阳936小麦田中选择抗赤霉病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建麦1号(品系名RF-1)是江苏省建湖县农科所于1989年从赤霉病大发生、几乎绝收的泗阳936小麦百亩丰产方中发现的抗赤霉病天然变异单株,经过连续6年系统选育而成.江苏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测试证明: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优点,是优质饼干专用小麦.2000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在苏北沿海地区推广种植.该品种被国家列为<二○○○年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RF-1生产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开发"的核心品种,进行重点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盐麦1号     
正盐麦1号是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区域试验,参试名称“盐麦0730”,201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国家初审、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为“盐麦1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05。2020年技术转让给扬州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特征特性春性小麦品种,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层整齐,熟相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比较了普通小麦‘镇麦10号’和糯质小麦‘扬糯麦1号’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性、茎蘖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生产及转运特性以及产量形成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镇麦10号’和‘扬糯麦1号’的生育期差异较小;‘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茎蘖数较‘镇麦10号’多39.7%;‘扬糯麦1号’的花后叶片功能持续期较长,且SPAD和LAI较大;‘镇麦10号’的营养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较多,‘扬糯麦1号’的营养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较多,但两者总转运率相近;从产量构成看,‘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较‘镇麦10号’多,但千粒重较小;‘扬糯麦1号’和‘镇麦10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403.4kg/m2和6810.5kg/m2。通过比较普通小麦和糯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差异,可以为不同应用条件下小麦栽培方式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钱存鸣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 ,江苏省农林厅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以宁麦 9号、建麦 1号 (原名RF 1)为核心技术的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优质饼干小麦生产技术体系的示范及开发”历时 3年 ,已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 ,于 2 0 0 3年 8月  相似文献   

19.
小麦高产育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小麦生产形势大好,大面积平均单产日益提高,高产纪录不断刷新。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各地虽已培育出一批高产良种,但其增产潜力和稳产性能已不能与生产发展相适应。长江中下游麦区,“扬麦1号”与“宁麦3号”等良种对于亩产900斤左右的产量水平,尚能勉强适应,但对进一步跨越千斤关,则为困难;北方麦区的产量纪录虽高于南方,但现有良种如“蚰包麦”、“鲁滕1号”、“泰山1号”、“泰山4号”、“郑引1号”、“北京10号”、“农大139”和“矮丰3号”等,对突破亩产1,200斤,同样难以满足要求。因此,近年来对于如何进一步选育产量潜力更大的良种,已成为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在威海市种植的高产功能性小麦品种,对12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动态、抗性、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特用品种产量均低于威海市主栽品种青丰1号,但济紫麦2号、三彩44、秦白1号、秦紫1号、彩麦08、冀紫439等6个品种产量高(或相当)于山东省特用组小麦对照品种山农紫麦1号,相比山农紫麦1号产量增幅在-0.92%~6.25%之间,其中济紫麦2号增幅最高,可作为威海市主推特用品种;冀紫439生育期最短,产量较高,可作为种粮大户的优选搭配品种;三彩44、秦白1号、秦紫1号、彩麦08需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利用价值;秦黑2号、秦绿3号、济蓝麦1号和0723则因产量较低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