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甘草种源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生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自甘肃高沙窝和内蒙古杭锦旗的乌拉尔甘草种源为材料,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沙窝种源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大体均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与其具有较好的发芽能力和幼苗期生长性状密切相关。高沙窝种源在幼苗期也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评价甘草种源种子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特性的重要生理指标,SOD活性和POD活性是影响上述生理参数的重要生化基础。在河北省平原区,高沙窝种源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潜在的较高产量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2.
种子引发技术及其提高抗旱性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限制因素,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降低农作物产量.种子引发是在种子萌发前用天然或人工合成化合物处理种子,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干旱条件下,采用引发剂对植物种子引发后,种子萌发提前,幼苗生长代谢增强,成株生殖生长得到促进,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提高,植物抗旱能力增强,最终产量及品质得...  相似文献   

3.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多种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参与和调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使种子活力、幼苗形态、内部营养物质及酶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生长素五类植物激素和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水杨酸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调节机制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芽苗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天学  刘怀攀  刘萍 《种子》2005,24(4):53-54,5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麦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绿豆种子活力无明显影响,但不利于幼苗生长,侧根数、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以高羊茅种子及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蟹壳粉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找到适宜的蟹壳粉添加比例.结果表明,添加蟹壳粉对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和5%蟹壳粉处理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蟹壳粉对高羊茅的地上生长和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蟹壳粉添加量为1%时,高羊茅株高生长最快,地上鲜重、干重和种子活力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7.99%、70.14%和137.9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蟹壳粉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ck、3%、5%.因此,利用蟹壳粉作为草皮基质填充材料时,以1%的添加比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种子老化及活力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种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对农牧业的生产发展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种子老化生理变化及提高种子活力的方法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主要概述了种子老化的现象,从种子萌发情况和种苗生长状况、酶活性、呼吸和能量系统、贮藏物质、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细胞结构及膜透性、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等方面阐述了种子老化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分析比较了引发技术处理、干湿处理、营养元素处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修复和提高种子活力的措施,并对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机理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脂类、淀粉类及蛋白质类吸胀种子中的ATP含量与种子幼苗的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ATP含量还能表明各批种子的生活力。因此它可能是实用的种子活力生化指标。在萌发早期,由于生物合成对能量的需要,种子ATP含量增加迅速,因此ATP含量及腺苷酸能量负荷和生长潜力的关系与小麦幼苗中蛋白质和RNA合成能力的关系相似。于是就开始了这样一个设想:各个品种种子活力的鉴别与吸胀种子ATP含量有关。我确实发现ATP含量与黑麦草、油菜和降三叶草种子幼苗的长度及生活力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以“毕纳一号”为试材,用不同浓度药液对种子浸种和幼苗灌根来探讨植物动力208与强力多维生根对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时会抑制种子萌发而促进主根生长,其中强力多维生根3 g/L抑制作用最强;灌根时能促进各种酶的活性.说明2种叶面肥不适合浸种,可用于灌根.  相似文献   

9.
GA3浸种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悦梅 《种子科技》2005,23(6):343-344
通过GA3浸种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认为适当浓度的GA3通过适当时间的浸种,能有效打破薰衣草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活力.试验结果表明,以150 mg/L浸种3~6 h较好.  相似文献   

10.
种子活力是指播种后种子在较广的环境范围内迅速而整齐地发芽的健壮状态。它的生理测定,可以按照模拟田间逆境处理后的萌发反应来直接测出种子快速而整齐的萌发能力。逆境包括:冻害或冷害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水分,病原体和机械障碍物及其他。活力测定的新概念是测定生理反应,例如发芽总数和速度,或是在最适和不适的连续环境里种苗生长的速率。在数学上,活力可分解为强度向量和环境范围向量两个向量。最近我们实验室有关田间近交系玉米(A.L.Larsen)和甜玉米(D.F.Cole)推广品种的研究,说明随着温度梯度变化的萌发反应是测定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为了能在一个种内和在经选择的繁殖系内得到高活力种子,我们将要讨论温度梯度培养器技术能否作为种子活力生理测定方法的问题。对萌发种子的不同生化过程曾经进行过很多测定,得知这一过程与种子萌发能力或幼苗生长有关。种子活力的生物化学测定法包括:分析自由脂肪酸,酶活性,呼吸速率和呼吸商,种子浸出液,亚细胞过程的活性(例如多核糖体的形成、线粒体的活性、染色体的完整性),代谢产物的合成及其他。也曾研究过干种子的某些物理测定法,例如种子密度、电导率与电容之比。最近还报道了干玉米电子顺磁共振测定与生活力有关。1960年以前的工作是着重于对某些酶的测定,例如对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等的测定。已经发现,在一定的情况下很多酶与某些作物的活力有关,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不然。根据专一酶(或是一组酶)活性的四唑实验是多数人所承认的,而这项实验的依据则是脱氢酶能将四唑盐还原为红色染料。1960年,一些实验室把重点转到了生化过程,例如呼吸作用,它包括着很多酶的协调活动。这些生化过程依赖于亚细胞器的完整性,而且已知这些生化过程是萌发所必须的。曾经观察过各种不同作物的各类性质的损伤中呼吸作用(呼吸强度或呼吸商)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而最近这些生化过程已成为测定种子生物合成能力的方法。因为萌发的种子为了进一步生长和发育,所以需要利用这些生化过程,将自身的封存物质用来合成蛋白质和其他的主要的细胞成分。有关大豆与甜玉米呼吸速率与呼吸商,种子生物合成能力,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以及其他实验室的测定与田间出苗进行对比的研究,也即将报道。可能除了四唑法之外,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的生化测定法可以被列为实验室种子常规测定法。在活力的生化测定尚未成为常规测定之前,需要对影响不同类型作物活力的不同因素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铅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代祥  刘俊华 《种子》2021,(1):84-87,98
为初步探明重金属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以不同浓度(10.0、20.0、50.0、100.0、200.0 mg·kg-1)重金属铅溶液培养绿豆种子(蒸馏水培养作对照),观察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根长、芽长和幼苗鲜重等指标均随铅离子(Pb2+)浓...  相似文献   

12.
以麦仙翁种子为材料,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不同环境因素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目的是在种子保存过程中延缓种子老化现象的发生。通过对不同保存环境下不同老化时间的种子发芽率、平均萌发时间、萌发种子正常率、幼苗根长和茎长等种子和幼苗活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氧环境能够显著提高老化种子活力,老化4 d的种子发芽率(61.7%),萌发种子正常率(81%),幼苗根长(2.1 cm)和茎长(2.0 cm)均明显高于对照环境;控湿环境(60%RH)在种子活力方面与无氧环境类似,但是幼苗活力方面与对照环境类似,远低于无氧环境;无氧控湿环境在老化种子活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叠加效应,可提高老化种子活力,但是对幼苗活力影响效果不及无氧环境。综上所述,无氧环境可以有效减缓种子老化的发生,本研究对于植物种子保存环境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静电处理林木陈种子生理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文  李日磊 《种子》1998,(3):61-62
本文以刺槐、紫穗槐陈种子为试材,将具置于静电场中.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代表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电导率、脱氢酶活性、简化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种子活力均有大幅度提高.为开发利用除种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种子超重力处理与黄瓜耐盐性的关系,研究种子经超重力处理后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受到显著抑制.种子在1 000,2 000,3 000 ×g超重力水平下分别处理1h和2h,各发芽指标包括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对不同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根据种子成熟和萌发时生理生化反应情况对测定方法进行分类.通过对小麦种子活力的测定比较了各类别中不同方法间的差异,同时分析了在快速测定种子活力实验中导致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连作栽培中自毒物质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黄瓜自毒作用的研究表明,黄瓜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液、植株残体分解产物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活性均有显著的影响.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液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植株残体的分解产物对种子萌发表现为抑制作用,对幼苗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用抗旱剂处理小麦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增加根冠比.处理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可使幼苗在较低水势下保持正常生长,为小麦中后期发育打好基础.试验结果表明,本课题组研制的种子处理抗旱剂对小麦抗旱出苗的效果优于黄腐酸(FA).  相似文献   

18.
茄子种子电磁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高压静电场处理茄子种子,研究高压静电场对茄子种子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探索高压静电场提高茄子种子活力的处理参数。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和时间组合处理茄子种子,可降低种子电解质外渗,提高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得到有利于萌发的359 kV/m×12 min处理,有利于幼苗生长的359 kV/m×4 min处理和对萌发、生长都有利的359 kV/m×12 min处理。  相似文献   

19.
小麦不同基因型种子活力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前言种子活力是一个决定于基因型,又因环境因素而变化的生理特性,是种子在田间条件下迅速、整齐地出苗,且能长成正常幼苗的一种生长力。活力高的种子萌发良好,长成键壮的幼苗,适应不良的环境,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种子活力的基础是遗传性,不同小麦品种的种子活力差异很大,选用活力较强的品种,并在相适应的条件下栽培,就能保证小麦稳产丰收。  相似文献   

20.
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环境因素和种子质量对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毛竹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中温度是主要决定因素。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低于15℃或超过35℃均不利于萌发,最适萌发温度25℃。变温处理有利于发芽整齐。在自然环境下光照不是毛竹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高光强会抑制幼苗生长。种子饱满度是影响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进程、发芽整齐度及苗木健壮程度。GA3 处理能显著提高毛竹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加快毛竹种子萌发进程,促进萌发后幼苗生长,GA3最适处理浓度范围为100~2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