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学锋 《植物保护》1996,22(1):22-24
通过大田调查和在夏大豆田采用尼龙网笼罩人工接种法观察大豆秆黑潜蝇发生为害及其虫口密度、虫株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秆黑潜蝇在安徽霍邱县沿淮地区1a发生5代,以第3~4代为主害代,对产量损失最大、分别为33.4%、28.1%;其防治指标应根据大豆市场行情和单产而定,以产量100~150kg/667m2,单价2.40元/kg为淮,防治指标第3代虫口密度可定为4~10头/100株,虫株率为16%~18%;第4代虫口密度为8~12头/100株,虫株率为21%~23%。  相似文献   

2.
1992年棉铃虫在我市大发生,一类棉田一般百株累计卵、虫量1500—2000粒(头),高的达5000粒(头)以上,不仅为害棉花而且为害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笔者7月1-3日在丰县、铜山县等县调查,玉米百株平均有虫98.5头,受害株率90.4%。大豆百株平均有虫95.6头,受害株率88.7%。受害严重田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Opnimyia shbatsuji)又名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是我区近几年新发现的,为害大豆幼苗。 一、为害损失的调查: 1973年以来,据146个点的调查,我区6个县普遍发生,严重地块苗期被害株率达60—80%,百株虫数一般在45—66头,受害地块减产20—  相似文献   

4.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sojaeZehntner是黄淮流域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驻马店市为夏大豆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近10万hm2,该虫为害株率一般达50%~90%,造成幼苗枯死或成株发育不良,减产10%~20%,严重年份达40%以上。为摸清其在夏大豆上的发生规律,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8~2000年笔者对该虫在夏大豆上的发生世代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采取笼养和大田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1)罩笼接虫。按夏大豆常规播种时期播种,播后及时罩上36目尼龙纱1m3…  相似文献   

5.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豆野螟。在当地主要为害夏绿豆和夏大豆的蕾、花、嫩荚粒。据2000年7月上旬至9月中旬调查,豇豆荚螟在本县严重发生。夏大豆发生面积1.5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7.5%,平均虫田率60.3%,虫株率52.1%,百株有虫20~35头,发生为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大豆开花结荚盛期。夏绿豆田普遍发生严重,发生面积1.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5%以上,平均虫田率100%,蕾、花、嫩荚受害率60%~80%,最重的达100%。幼虫常吐丝缀合蕾、花、嫩荚,匿居其中为害,平均百束缀合的蕾、花有幼虫63头,多的一束有幼虫3头;…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gatsuji(Kato)〕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及山东、河北等省,以黑龙江省、吉林省发生较重,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大豆受害后一般幼苗不能正常生长,重者造成缺苗,甚至毁种。严重被害地块大豆被害株率可达60—80%,一般减产20—40%,高的减产达60—80%。由于此虫发现较晚,7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有关研究工作,但该虫测报方法尚属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在鲁西北地区一年发生4代,一代主要在小麦上发生为害,一般每平方米有虫0.1—1.0头,形不成明显的为害,1992年大暴发,一般每平方米有虫10—15头,多的50头以上,小麦受害减产5%左右。二代主要在春棉上,百株累计落卵6000—10000粒,(往年500—700粒),多的达15000粒以上,寄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害程度之重,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苹果、枣、梧桐、西瓜等均受为害,棉花顶心受害率86%-95%,有的拔了棉苗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玉米受害株率95.6%,大豆受害株率92.3%;苹果顶梢受害率90.2%;枣果受害率20%左右,造  相似文献   

8.
大豆植株体内的潜食害虫有5种,在武昌常见的有豆杆蛇潜蝇、豆杆蝇,前者为主。以幼虫在大豆植株体内,弯曲潜食,蛀道如蛇形,因之而得名。主要为害大豆、绿豆,被害株率达40—100%。一般春大豆被害较轻,秋大豆最重,夏大豆居中。 供试药剂 用内吸性农药:50%E605,40%乐果,50%速灭松等乳剂,分  相似文献   

9.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是汉中盆地夏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前我区很少发生,自1980年以来,随着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加,发生量逐年上升,为害日趋加重,特别是近两年来,豆秆黑潜蝇已成为汉中地区大豆生产上的障碍因素。自1988年以来,大豆苗期被害株率常在5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生长后期被害株率90~100%。现将我们对该虫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芙兰 《植物医生》2003,16(1):16-17
豌豆潜叶蝇 [Chromatomyiahorticola (Goureau) ]属双翅目 ,潜蝇科 ,俗名夹叶虫 ,是古浪县豌豆上的常发性害虫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尤以 2 0 0 2年为重 ,此虫遍及古浪县油菜、豌豆所有田块 ,虫株率达10 0 % ,虫叶率 6 6 .7% ,百株虫量高达 12 32 0头 ,百叶有虫 10 70头。豌豆潜叶蝇的发生 ,严重影响该县 0 .8万hm2 豌豆的正常生长 ,受害豌豆田轻者减产 10 %~2 0 % ,重者达 4 0 %以上 ,甚至绝收。为减轻该虫危害 ,确保古浪县优质小杂粮基地建设 ,笔者在多年的防治工作中 ,对其发生与防治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1.
在夏玉米穗期,对16个不同品种雌穗上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馆陶夏玉米穗部害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混合发生,不同品种间虫量水平差异显著。各品种平均百株虫量,以桃蛀螟最高,达38.7头/百株;玉米螟次之,为16.0头/百株;棉铃虫最低,为5.6头/百株。各品种平均百株总虫量60.3头/百株。其中,总虫量最高的品种为北承190,高达195.6头/百株;同时,万盛69、郑单958、登海710品种的平均百株总虫量低于13.3头/百株,存在某种程度的抗虫性。不同品种受害穗率和粒腐穗率不同,平均受害穗率83.3%,最高100%,,平均粒腐穗率33.7%,最高74.4%;受害穗率与粒腐穗率变化趋势一致,较高的受害穗率引起玉米粒腐、穗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sojae(Zehntner)属双翅目 ,潜蝇科。江苏省滨海县 1年发生 4~ 5代。寄主植物以大豆为主 ,也能为害赤豆、绿豆、四季豆和豇豆等豆科作物。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豆秆黑潜蝇发生呈加重趋势 ,一般年份夏秋大豆最终被害株率在 80 %以上 ,产量损失较大。为掌握豆秆黑潜蝇的发生规律 ,为测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度对滨海县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 ,2年趋势基本一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采用系统法 ,大豆按不同播期 (早播春大豆、晚播春大豆、早茬夏大豆、中茬夏大豆…  相似文献   

13.
陈德周 《植物保护》1992,18(4):49-49
河南中牟县是我国大蒜出口基地县,大蒜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年收益8000万元以上,近两年因豌豆植潜蝇的严重危害,致使大蒜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下降。据笔者调查,全县大蒜田豌豆植潜蝇发生7.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5%、重者5万亩。虫株率一般为30-50%,高者100%。平均单株有虫4.1头,  相似文献   

14.
1998年长江汛情大,人民大垸农场陈州分场堤外的芦苇全部被江水淹顶。高粱狭长蝽于6月底、7月初迁至该场甘蔗上大面积为害,发生面积高达133hm2。7月15日调查:有虫株率87%,为害株率76%,百株虫量1924头。高粱狭长蝽[Dimorpnopter...  相似文献   

15.
榆林市是马铃薯的最适宜生长区,常年种植面积达 17万 hm~2。近年来二十八星瓢虫的猖獗发生,直接威胁着马铃薯的安全生产。据榆林市植保站 1992~ 1993年在绥德、佳县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达 120~ 396头,卵量为 1 300粒左右,严重地块单株虫口超过 300头,被害株率达 100%,有些马铃薯整株死亡,个别地块造成绝收,为害损失率达 45%左右。 1994~ 1995年在米脂县、榆林区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平均达 940头,卵量 4 541粒,被害株率 100%,严重地块已全部死亡,为害损失率达 20%~ 50%。秋薯受害也严重。本市各县植保站 1992~ 1994…  相似文献   

16.
稻茎毛眼水蝇Hydrellia sasakiiYuasa et Isitani为2—2.5毫米大的灰黑色小蝇,双翅目水蝇科。70年代以来,危害越来越重,尤其晚稻被害株率达30—60%,成了水稻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为此,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贺军 《植物保护》1988,14(1):55-55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等原因,近年豆天蛾为害日渐加重。1987年见蛾时间长,诱蛾量之多超过历年。曲周县5月29日始见蛾;香河县6月14日见蛾,到7月底1台黑光灯共计诱蛾2960头,比去年同期多2346头;廊坊7月上中旬诱蛾量是去年同期的9倍;馆陶日诱蛾441头;大城日诱蛾444头。 曲周县调查,卵株率81%,百株有卵230粒;虫株率77%、百株虫量105头。永年县卵株率90%,百株有卵180粒,幼虫120头,最高210头。衡水地区发生33.3万亩。从全省田间调查情况看,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产卵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幼虫盛期,也是为害和防治适期。 发生严重的原因;除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过去没有防治习惯和经验,累计虫量增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我场部分稻茬地膜棉和稻茬麦后直播棉田,稻象甲(Echinocnemus sgua-meus Bill.)猖獗。发生面积达685亩,一般平均每平方米有成虫7.7—24.2头,最高33.9头。棉苗被害株率31.2—100%,断茎率5.4—47.3%,叶被害率21.5—73.2%,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黑龙江中西部草地螟发生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裕县地处黑龙江省中西部,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农业区。继1996~1999年草地螟大面积发生为害后,2002年再次严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达17.3万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72%,严重发生面积13.3万hm2。据6月24日调查,富海镇宏升村草地螟幼虫最高密度,大豆45头/株,葵花148头/株,甜菜48头/株,玉米32头/株,一般地块平均有虫210头/m2,草荒严重地块高达2000头/m2,是近年来发生最严重的1a。草地螟在本县1a发生2代,主要以迁入代幼虫为害。6月2日,外地虫源开始大量迁入本县,1盏黑光灯…  相似文献   

20.
程云波 《植物保护》1989,15(2):26-26
大豆根潜蝇,又名豆根蛇潜蝇,是我省大豆苗期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奶部害虫。据调查,1987年长岭县流水乡、巨宝山镇和前七号镇种植的大豆长农四号,发生19500亩,占这3个乡镇大豆播种面积的55%。发生大豆根潜蝇严重的地块,植株被害率一般都在70—90%,减产10—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