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南阳是食用菌适生区,当前主要种植草腐菌和木腐菌两大类.木腐菌以木材为主要营养源,如香菇、木耳、灵芝和猴头菇等.草腐菌类以吸收禾草秸秆(稻草、麦草等)腐草中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的菌类,草腐菌栽培主要原料为作物秸秆,无需消耗林木资源,主要生产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草菇、鸡腿菇等.南阳生产的木腐菌类香菇、木耳和猴头菇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而生产的草腐菌类比例较小,大量秸秆等原料得不到有效利用.如何快速发展草腐类食用菌,是摆在南阳市有关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平菇又名侧耳、冻菌、北风菌,属木腐菌类。野外平菇多见于秋末春初,生长于阔叶林间及枯死的树桩上。一年之中随温度变化,从九月至次年 2月可播种栽培。反季节栽培平菇,就是选用耐高温菌种,打破平菇传统生产期限,在高温的 6- 8月间生产。实践证明,反季节栽培平菇,不仅可以弥补高温季节市场菇类的不足,其经济收效也高于产销集中的秋冬季节。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一、食用菌的概念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目前,已知的食用菌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红菇、灵芝、虫草、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根据菌类栽培原料又可将食用菌分为木腐菌和草腐菌。木腐菌是指以阔叶林木为主要营养源的菌类,如香菇、木耳、灵芝等。草腐菌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接种混合菌株对园林废弃物堆腐的影响,及其产物对植物栽培基质中泥炭的替代效果,选取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作为供试菌株开展试验。首先,进行两种菌的共生兼容性测试和混菌接种时序优化;然后,针对堆腐中的含水率、接菌量、菌种比例,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堆腐,测定堆体温度,以及营养成分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最后,将堆腐产物与泥炭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绿萝栽培,培养30 d后,测定其对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先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3 d后再接种康氏木霉能提升纤维素降解率和木质素降解率。经过优化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含水率60%,接菌量15%,康氏木霉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菌种比例1.1∶2。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28.37%、31.56%。堆腐过程中,添加混菌的试验组较不加菌的对照先完成堆腐,且其堆体中的总腐殖酸、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更高,种子发芽指数也更早达到标准要求。与其他处理相比,将泥炭、蛭石与加菌堆腐产物以5∶3∶2...  相似文献   

5.
在《食用菌生产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按照食用菌生产工作流程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生产准备、菌种生产、木腐菌类生产、草腐菌类生产4个典型项目工作任务,再将4个工作任务细化为11个学习情境,并分别在校内实习基地、食用菌生产企业展开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是一种中温性草腐食用菌。栽培原料广泛,特别是利用木腐栽培后的剩余物(也称菌糠)栽培极易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1.菌种制作。目前多数栽培户采用的是摇床制种,然后对水稀释。采用这样的方法是相对安全,不易感染。但制种量少,时间长,对水稀释栽培后,培养基内生长点少,发菌慢,培养基易感染,并且容易造成培养基内外上下菌龄不同,影响出草品质。也有的栽培户用液体发酵罐制种,制种量大也相对安全,但投资较大,并且在制种过程中为了防止菌种严重退  相似文献   

8.
徐州是江苏省草腐菌菇的主产区之一,利用隧道发酵技术制备草腐菌菇培养基料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基料质量稳定,栽培发菌快,病虫少、产量高等显著优势和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徐州草腐菌菇基质隧道发酵及周年化生产集成技术成果,以满足菇农对新种植技术的需求;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发酵菌种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合茭白草快速腐熟的发酵菌剂,探明发酵菌及调节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浙江省农科院生产的发酵菌对茭白草发酵效果较北京春熙公司生产的速腐剂的好。浙江省农科院发酵菌则以处理3(0.3%发酵菌+1.0%尿素+2.5%过磷酸钙+1%生石灰)的配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绿色木霉活菌制剂的工业化生产中,生产菌种的保存周期过短,菌种退化较为严重,制种工艺流程过长,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实验基于原配方工艺,通过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等方法对固体培养基比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固体种子发酵培养基组成:小米35%,玉米粉25%,玉米浆10%,麸皮30%,无机盐0.8%。在上述优化的绿色木霉固体培养基中,最大产量可达到7.7x10 9个/g (干培养物)。优化后的制种、验证纯度和发酵接种时间由原来的2h减少至25min,经小试摇瓶实验和100L液体发酵罐生产实验证明,绿色木霉在发酵周期30h时,优化后的菌丝含量是优化前儿的1.25倍。  相似文献   

11.
纤维分解菌对稻草田间腐解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发酵试验和2年稻田水稻栽培试验验证了自选纤维分解菌的腐草效果。结果表明,环境条件在稻草腐解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适当的水分管理、良好的通气状况、较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等有利于稻草快速降解。所选纤维分解菌在3种试验条件下均能明显的促进稻草快速腐解,且不同菌种混合接种的腐草效果好于单一菌种接种。室内模拟试验中施用纤维分解菌的稻草腐解率比未施用的30d内提高12.6%~22.8%。在较好的培养条件下,接种纤维分解菌的稻草腐解率比模拟田间条件下的自然腐解率30d内提高42.7%~59.9%。田间试验表明,稻草翻埋并接种纤维分解菌的稻草腐解率比稻草翻埋不接种的对照60d内提高3.5%,稻草覆盖并接种纤维分解菌的稻草腐解率比稻草覆盖不接种的对照60d内提高10.7%。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表明稻草还田结合此菌剂的施用,可减轻和防止多量稻草还田给水稻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千粒重和每穗总粒数,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以稻草覆盖的产量提高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草菇属于喜高温高湿的草腐性菌类,这种美味食用菌在冬季市场卖价较高。而栽培金针菇后的棉籽壳营养成分并未耗尽,且利用棉籽壳栽培草菇比稻草栽培的生物学转化效率高,可节约草菇生产成本。福建省福州市农业科研人员利用金针菇菌渣冬栽草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作为食用菌中的木腐型菌类,其降解纤维素类物质分泌纤维素酶系的能力很强,对黑木耳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优化黑木耳产纤维素酶系中CMC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在添加补充成分蔗糖20g·L-1的发酵液中,接入1cm2斜面PDA菌种,25℃,先静置2d,再于120r·min-1条件下摇床发酵6d产酶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工厂化菇渣理化性状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为菇渣规模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草腐型和木腐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后的4种菇渣,并按照半年、一年自然堆置发酵后采样,对其pH值、EC值、有机质、含氮量等理化性质及菇渣中铜、砷、铅、铬、镉、锌6种重金属等进行分析。【结果】草腐型菇渣EC值在3.775.22mS/cm;木腐型菇渣EC值在2.473.79mS/cm;随着腐熟时间延长草腐型菇渣含碳、氮量增加,碳氮比非常稳定,木腐型菇渣含碳量、氮量明显高于草腐型菇渣,但稳定性稍差。草腐型菇渣As、Cr、Zn偏高;木腐型菇渣Zn含量显著偏高;Cd和Pb含量均未超标。【结论】草腐型菇渣EC值高于木腐型菇渣,木腐型菇渣含碳量、氮量高于草腐型菇渣,本试验所测菇渣Cd和Pb含量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
在绿色木霉活菌制剂的工业化生产中,生产菌种的保存周期过短,菌种退化较为严重,制种工艺流程过长,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实验基于原配方工艺,通过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等方法对固体培养基比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固体种子发酵培养基组成:小米35%,玉米粉25%,玉米浆10%,麸皮30%,无机盐0.8%。在上述优化的绿色木霉固体培养基中,最大产量可达到7.7x109个/g(干培养物)。优化后的制种、验证纯度和发酵接种时间由原来的2h减少至25min,经小试摇瓶实验和100L液体发酵罐生产实验证明,绿色木霉在发酵周期30h时,优化后的菌丝含量是优化前儿的1.25倍。  相似文献   

16.
花脸蘑(Lepista Sordida)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认为花脸蘑是草腐菌类;综合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为母种最佳培养基;玉米粒培养基为原种和栽培种的最佳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5~28℃,最适含水量为60%~65%,最适pH为6.0~6.5。用牛粪与作物秸秆发酵后畦栽、垅栽均获得子实体,人工驯化栽培成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菇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菇菌栽培菌种(三级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菇农若能掌握菇菌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因地制宜选择培养基配方,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既方便了周围菇农,又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层次,也就是  相似文献   

18.
1、常见杂菌在生产上常见的杂菌,感染段木的主要有棉腐菌、裂褶菌、云芝、木霉等;为害子实体的,主要有青霉、木霉、织壳霉(俗称白粉病)、红酵母等。其中以织壳霉最常见,为害最严重,发病的耳片形成一层粉状物,并使子实银耳体僵化。防治上以抓好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和  相似文献   

19.
一、玉米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病菌属半知菌类、瘤座孢科、镰刀菌属小麦赤霉病菌。有性阶段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赤霉属的小麦赤霉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寄生范围广,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引起苗枯、茎腐、基腐和穗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菇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菇菌栽培菌种(三级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菇农若能掌握菇菌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因地制宜选择培养基配方,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既方便了周围菇农,又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