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阐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发展苜蓿产业的意义,介绍了石嘴山市苜蓿产业化现状,对该市苜蓿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和策略分析,提出了促进石嘴山市苜蓿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地农村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积极发展苜蓿种植业。据统计,仅我国北方地区的苜蓿种植面积就达133.3万hm^2。依靠科技进步,从食用和饲用两个方面推进苜蓿产业科学化发展,便成了科研与生产人员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2012年国家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苜蓿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全区苜蓿节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约15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苜蓿种植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兴起来的产业,作为传统的产业类型,苜蓿种植对于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要得到良好的产业发展成效,就需要对其进行长远发展战略的规划,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来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本文以内蒙古苜蓿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打捆等为切入点,对苜蓿全程机械化生产提出作业技术要求,提高苜蓿的营养价值和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生长环境、栽培情况、水肥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留种5个方面分析了新疆阿拉尔垦区苜蓿的生产现状,指出苜蓿种植业发展仍存在育种产业落后、进口依赖度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种植具有盲目性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育种科研投入、提高苜蓿品种质量,积极发掘土地潜能、分类整治盐碱地,因地制宜种植、加强苜蓿宣传推广,改变经营模式、成立农业合作社,加强合作、打造品牌产业等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苜蓿是家畜食用较好的饲草饲料,也是当前市场上较受欢迎的一种牧草。用苜蓿取代饲料粮,可以减少饲料粮使用,从而有效扭转“人畜争粮”尴尬局面;同时,栽培苜蓿还可增加土壤肥力,实行环境友好式栽培。  相似文献   

5.
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是优质牧草之一,随着"粮-经-草"三元结构到"粮-经-畜-草"四元结构发展模式的扩大,国内对苜蓿的需求量日渐增大。为了向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提出了适宜我国国情的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对国内外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我国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包含苜蓿种子工程、土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刈割收获、储藏运输和草产品加工7种机械化生产技术工艺,30多个具体的机械化生产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但与国外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生产环节发展不均衡,机械化生产技术存在短板,产业化程度低,基础性研究落后,生产工艺与机械化生产技术联动性差,以及生产装备适用性与可靠性低等问题。构建完整的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苜蓿机械化生产体系,加强土壤-苜蓿-机具相互作用关系理论技术体系研究,实现苜蓿生产机械集成化、智能化,将是我国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沧州是河北省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推广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对于发展苜蓿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分析了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技术方案,提出了推广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苜蓿,如今在河北黄骅这个紧靠渤海的县级小城市里随处可见。黄骅人正是凭借发展苜蓿产业,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强农富民之路。2001年,全市苜蓿播种面积突破了8000公顷大关,2002年底有望达到1.2万公顷,2003年苜蓿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40%,牧草将成为黄骅市新的农业主导产业。 黄骅草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推动、市场效益的拉动和草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而机械化的强力支  相似文献   

8.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赞誉,很多专家预测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本文着重从苜蓿的生产管理、收获方式、加工产品和所需机械设备等方面对苜蓿产业进行了简要论述。提供了适合小型养殖场、户进行苜蓿生产的方式,增加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成本的途径。提出了苜蓿雨季收获的适宜方法,解决雨季损失的问题。对广大农牧民和苜蓿生产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苜蓿种子分布于全株各处,且秧苗间互相搭接的特性,研究专用于苜蓿种子的收获机械。机械采用割前脱粒的形式,采集部件选用挠性抛物线型弹齿与柔性胶丝组合进行种子的梳刷,梳脱后的物料通过齿带与气流吸运相结合的方式送入复脱装置,进行漏梳枝的脱粒,残枝杂余由轴流滚筒送入分离装置,进行最后的种子收集与杂余的排出。该机完全能够实现苜蓿种子的机械化收获,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推动苜蓿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沁水县牧草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种植苜蓿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展望了牧草产业和牧草生产必须实现机械化及其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近期,我国出台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政策,提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我国农牧区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九五”期间,国家把苜蓿产业化作为科技攻关项目.现在我国苜蓿产业化已经拉开序幕.投资苜蓿产业化开发的势头日渐高涨。苜蓿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是新疆草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在新疆应用苜蓿机械加工技术加工生产草料,制成颗料或草块便于大量储存和运输,有利于抗灾保畜。 新疆种植苜蓿约13.3万hm2.牧民定居点苜蓿种植占到草地的30%左右。和田地区种植1.3万hm2。计…  相似文献   

12.
苜蓿袋式灌装青贮是国内外较先进及主要的牧草青贮方式之一,而且苜蓿产业在发达国家的应用率为30%。通过对苜蓿袋式灌装青贮生产经济效益和机械化作业管理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建议,以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并促进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通过打造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来促进苜蓿生产关键机械化发展,新技术的运用推动苜蓿产业化发展,对制约模式形成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苜蓿     
喻波 《农电管理》2006,(8):62-62
我来新疆两三年后才知道苜蓿这一名字,当初还总觉得有一点像老家那种因缺肥而长得不大的红花草,学名叫紫芸茵。但是没有想到,一到开舂,每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苜蓿,一会是苜蓿饺子呀,一会凉拌苜蓿,当时还觉得怪怪的,红花草吧,猪吃可以,人吃得很少。工作之余,同事们谈论苜蓿时,我总会冷不防地插上一句,苜蓿有什么好吃的,味道也是涩涩的。后来才知道,我当时还没有融入这种文化,对苜蓿的感受不是那么真真切切,所以才会觉得人家吃苜蓿怪,其实吃苜蓿的人感觉到我这个不吃的人才是真正的怪。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宁夏自治区农牧厅主办,彭阳县人民政府、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承办的全国苜蓿小型机械收获加工现场会于5月29日下午在彭阳县召开。  相似文献   

16.
苜蓿田间地下滴灌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苜蓿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变化,并以常规沟灌为对照,对苜蓿田间地下滴灌的适宜埋深和灌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比常规沟灌的苜蓿,鲜草出草率高;滴灌带埋深35cm比埋深10cm的苜蓿长势好,鲜草产量高,并初步拟定了苜蓿地下滴灌的灌溉制度。因此,苜蓿田实施地下滴灌是可行的,在新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地处鲁北的滨州市,土地资源丰富,未开垦的盐碱荒洼地近200万亩。这里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土质等条件都适合苜蓿生长。苜蓿种植只有成规模,才能有效益,而苜蓿的规模化种植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发展。从近期看,苜蓿生产必须发展收割机械和打捆机械;从长远看,无论从苜蓿生产的耕、耙、播、收、烘干、打捆、粉碎、压缩及其与之相适  相似文献   

18.
随着草产业的迅速发展,苜蓿种子迫切需要机械化收获,作者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对苜蓿种子收获工艺及配套机具的研究,展示了目前苜蓿种子收获工艺及配套机具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国外苜蓿种子的收获情况和国内现有成果水平,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2BD-14型多功能苜蓿播种机集播种、施肥作业为一体,工作幅度宽,播种行数多。排种器无级可调,适宜小颗粒种子作物播种,圆盘式开沟器,播深均匀,可免耕播种苜蓿。平面镇压,保墒出苗整齐。与11kW以上拖拉机配套使用,每小时可播种苜蓿0.3~0.67hm^2。是规模化播种苜蓿最理想的播种工具。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以苜蓿生产为主的牧草业 ,被列为沧州市农业“四大产业 ,一大工程”之一 ,并取得了喜人的发展成绩。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温家宝来沧州考察时 ,对苜蓿产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原省长钮茂生来沧州调研 ,提出希望 :把牧草业做强做大 ,在全国形成“沧州—中草 (枣 )业从这里走来”的共识 ,要在 4年内完成4 0 0万亩 (1亩 =6 6 7m2 )牧草种植面积 ,实行“小枣东扩 ,牧草西移”战略 ,达到产业化、标准化 ,让牧草变成“金草” ,兴草富农。一、种草兴牧是沧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1.受自然资源限制 ,沧州亟须农业结构调整 沧州市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