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草原革蜱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在20℃~25℃室温条件下,饱血雌蜱卵前期为3~8天,产卵期为35~40天,日均产卵量为240枚,总产卵数达8000~9200枚。蜱卵经18~20天孵化为幼蜱,幼蜱活动力较强,能积极寻代宿主;幼蜱在小白鼠体表因3~5天离开,在隐蔽处不动,经7~10天蜕变为若蜱,若蜱不吸同一宿主的血液,另找其他幼物吸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实验室内,在相对湿度基本相同(90—94%)、温度不同(14.8—17.4℃、25℃、30℃)的条件下,对采自自然草场上的青海血蜱饥饿成虫,在羊体上吸饱血后,进行了:产卵前期及产卵期、卵期、幼虫吸血期、幼虫蜕变期、若虫吸血期、若虫蜕变期、雌虫吸血期等的试验观察。结果得出其生活史较长,一个世代平均需要525.9—265.9—211.8天。并对性别比例、各期饥饿虫体的寿命和量度,做了观察记载。青海血蜱除邓国藩描述的与日本血蜱在形态上不同外,在生物学特性上也有差异,前者较后者产卵数少而各期虫体的吸血和蜕变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桑白毛虫在重庆市一年发生2代,越冬后的蛹在5月中旬进入羽化期.第1代桑白毛虫各虫态历期:卵期3.9天,幼虫期21.2天(25.99℃),蛹期61.5天,成虫寿命5~7天;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中旬,每头幼虫全龄食桑量9234.73mg,经6个龄期而化蛹;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每雌平均产卵量447粒,雌:雄=1:1.48.第2代桑白毛虫幼虫发生期从8月下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盛期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幼虫全龄经过46.22天(17.48℃),幼虫食桑量与第1代相近似,化蛹期集中在气温较低(15℃~16℃)的11月份.  相似文献   

4.
四种硬蜱的实验室人工饲养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为了给蜱及蜱传疾病研究提供充足、有效的实验材料,我们对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physa loides haentaphysaloides)、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进行了实验室人工饲养。在25℃,92%相对湿度,黑暗条件下.以兔为唯一饲血动物,四种硬蜱均可完成整个生活史的发育。镰形扇头蜱完成一代需86一l20天,亚洲璃眼蜱需l04一l47天,微小牛蜱需50一74天,嗜群血蜱需88一l25天。通过实验室人工饲养,成功进行了单雌蜱蜱群的繁殖。除微小牛蜱外,其他三种蜱均可进行大量增殖。  相似文献   

5.
长角血蜱不同龄期虫体抗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琼脂双向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用长角血蜱三个龄期的虫体蛋白检测其幼虫、若虫和成虫未吸血全蜱匀浆液分别免疫兔后的血清效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活阶段的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不仅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之间存在共同抗原,而且与微小牛蜱幼虫和越南血蜱幼虫之间也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6.
将实验室培养的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 anatolicum)和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清洁幼虫和若虫饲喂于感染环形泰勒虫的牛体,收集饱血幼虫和若虫,用所孵化的若虫和成虫感染试验牛。结果显示,小亚璃眼蜱幼虫、若虫阶级感染,所发育之若虫、成虫均可传播环形泰勒虫;而亚洲璃眼蜱各阶级的传播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性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相似文献   

8.
残缘璃眼蜱人工培育及环形泰勒虫的实验性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饲喂于牛体,观察了成虫,幼虫,若虫在实验室饲喂条件下的生活周期及滞育现象。通过蜱传播试验证实,残缘璃眼蜱饥饿幼虫,若虫吸入病原,其蜕化之若虫,成虫能将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 传播给敏感动物,而幼虫阶段吸入病原,如若虫阶段在免体饱血,所蜕化产生的饥饿成虫不传播该病。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发现长角血蜱是河北省危害家畜的主要蜱种,分布于该省西部的太行山和北部的燕山地区,牛,羊是其主要宿主,该蜱以饥饿的成虫,若虫越冬,每年从3月下旬开始活动侵袭畜体,最迟11月中旬消失,若虫在4月底到6月中旬为活动盛期,成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活动盛期,幼虫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活动盛期。该蜱的3个活跃期以幼虫阶段对外界和主要灭蜱剂的耐受性最低。  相似文献   

10.
将实验室培育的“洁净”长角血蜱的幼虫、若虫、成虫及微小牛蜱的幼虫,先后分别释放到人工感染卵形巴贝斯虫单一种牛体上不同部位事先粘贴好的布袋中,使其自行叮咬吸血。待饱血脱落后亦分别收集,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条件下蜕皮或产卵孵化。而后用不同世代和各变态期的蜱,分别叮咬感染除脾和非除脾健康易感牛。结果表明,长角血蜱的当代若虫和成虫对卵形巴贝斯虫没有传播能力,幼虫和若虫吸入的病原亦不能经卵传递;饱血雌虫吸入的病原可经卵传递,次代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都具有传播能力。次代感染幼虫经兔体后的若虫和成虫也具有感染力。 微小牛蜱不能传播该种病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桑螟越冬老熟幼虫控温试验和第6代桑螟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状况的观察得知:桑螟越冬是休眼性越冬,在20℃、25℃和30℃下,越冬老熟幼虫可迅速恢复正常发育,化蛹和羽化,而且以25℃为最适发育温度;在条件适宜时第6代桑螟老熟幼虫可不越冬,继续发育,完成世代;在自然条件下,当气温下降至16℃以下,未越冬的幼虫均停止生长发育而逐渐死亡,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6℃以上,越冬老熟幼虫结束休眠而化蛹。  相似文献   

12.
用琼脂双向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用长角血蜱三个龄期的虫体蛋白检测其幼虫、若虫和成虫未吸血全蜱匀浆液分别免疫兔后的血清效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活阶段的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不仅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之间存在共同抗原,而且与微小牛蜱幼虫和越南血蜱幼虫之间也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全沟硬蜱的围食膜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幼虫、若虫、成虫以及吸血期雄性成虫不具围食膜。吸血期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最晚分别于吸血开始后20、20及18小时出现了单层结构的围食膜;缓慢吸血期围食膜的厚度持续增加,而在快速吸血期其厚度却会显著减小。饱血后发育期围食膜不断增厚,愈来愈拱曲,与肠壁的距离不断扩大,并形成多层结构;至少分别于饱血后12、25及11天,仍能在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肠腔观察到完好状态的围食膜。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地区多种血液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其围食膜的发现及围食膜形态变化的初步描述,对进一步认识这些病原体在全沟硬蜱体内迁移扩散规律、发育动态以及向宿主的传播途径,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改变兔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观察长角血蜱幼虫感染后兔体炎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免疫增强组兔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在长角血蜱幼虫感染前和感染后变化不大;免疫抑制组淋巴细胞数量降低,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不用药组幼虫叮咬后相比淋巴细胞数量稍降低,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稍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昆虫寄生性真菌——棕色绿僵菌(Metarhizium brunneum)在家畜外寄生虫病防控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培养棕色绿僵菌获得分生孢子,稀释至浓度为1×104个/mL后统计其萌发率,在棕色绿僵菌分生孢子悬液对草原革蜱幼蜱和成蜱的杀灭作用试验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和5个浓度的试验组,即将草原革蜱幼蜱和成蜱分别放入5个不同浓度的棕色绿僵菌分生孢子悬液及0.5%孢子洗脱液中停留5 s,在25℃条件下每日定时观察幼蜱和成蜱的虫体死亡情况及作用时间。结果表明:棕色绿僵菌培养至第3天时所得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可达到90.40%;对草原革蜱幼蜱杀灭作用明显,用试验所得的最佳作用浓度1×106个/mL作用至第7天时草原革蜱幼蜱的死亡率高达100%,成蜱的死亡率为80.00%。说明昆虫寄生性真菌——棕色绿僵菌可以用于防治家畜外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羊泰勒虫媒介蜱的传播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甘肃省永靖且的麻点璃眼蜱饥饿成虫叮咬健康羊体,试验羊体内未发现羊泰勒虫;用其饱血雌虫孵化的幼虫叮咬羊泰勒虫感染羊,收集饱血若虫,再用其饥饿成虫叮咬健康羊体,被叮咬羊体内也未查出羊泰勒虫,证明麻点璃眼蜱不传播羊泰勒虫。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张家川和永靖县的青海血蜱经人工孵化的幼虫叮咬羊泰勒虫自然感染羊,收集饱血幼虫蜕皮后,用其若虫叮咬健康羊,40d后在被叮咬羊血片中发现羊泰勒虫,但未显示明显的临床症状。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羊体的青海血蜱成虫、若虫、幼虫同时叮咬健康羊,18d时在试验羊体内发现羊泰勒虫,试验羊表现贫血、黄疸、稽留热、肩前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症状,出现心包积液,肝、脾、肾肿胀及出血的典型病理变化。由此确定,甘肃省的羊泰勒虫是由青海血蜱传播的。  相似文献   

17.
南山牧场乳牛瑟氏泰勒虫病的防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山牧场乳犊牛的奇生虫病主要是蜱及蜱传梨形虫病,严重威胁着牧场养牛业的发展.历年来,我场奶犊牛因该病引起死亡达15%以上,尤其是疫区权力评中队的犊牛年平均发病率为45.2%,患病死亡率达98.6%.1993年始,我们与北京农业大学专家一道,对该病的发生和诊断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传播梨形虫病的中间宿主一蜱,主要是血蜱属的三宿主蜱—长角血蜱,它的成虫、若虫、幼虫都寄生于中体,成虫在2月份开始增多,4~7月份为高峰.若虫在2月份出现,高峰期3~6月,幼虫在4月份出现,高峰期8~10月.奶犊牛发病始于每年5月…  相似文献   

18.
珠固公社位于北伟37°21′,东经102°15′,海拔2,500—3,400米。北面是高峻的祁连山,南面是巍峨的达坂山,浩门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全公社为群山环绕大部分地区生长有茂密的乔木林和灌木丛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0℃以上,年降水量57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50%以上,无霜期约60天。牲畜放牧的草地属林间草原和高山草甸草原类型。这些生态环境条件适于青海血蜱繁衍生息,因而这种蜱是当地蜱类的优势种。珠固公社山羊泰勒虫(Theileria hirci)病流行已久,危害极为严重。为了给防  相似文献   

19.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小亚璃眼蜱对中国新分离的牛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方式,进而明确其在中国牛梨形虫病传播中的流行病学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小亚璃眼蜱可在雌虫阶段受到巴贝斯虫未定种的感染,并可在次代若虫(2/2)和成虫(3/3)阶段将病原传播给试验牛;小亚璃眼蜱幼虫和若虫吸入环形泰勒虫,饱血脱落的幼虫和若虫所蜕化发育的饥饿若虫(2/2)和成虫(2/2)均可将病原传递给敏感动物;感染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小亚璃眼蜱饱血雌虫所孵育出的次代幼虫和若虫仍可被环形泰勒虫感染,所发育出的若虫(2/2)和成虫(2/2)可在一次传播试验中将环形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同时传播给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20.
每年7月底8月初,江淮地区常出现高温天气,中午气温一般高达35℃以上,1988年竟有11天温度高达39℃以上。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蜂箱表面温度又比气温高出10~15℃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蜜蜂必然猛烈搧风,以致体力消耗过多,寿命缩短。严重的还会工蜂离脾,卵干枯,幼虫伤热,新蜂卷翅,甚至巢脾坠毁。因此,在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