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陡河水库越冬罗非鱼种网箱5只,计125m~2,1989年11月14日入箱鱼种2609kg,经投饵饲养管理,1990年5月18日出箱4882.8kg,单产39.2kg/m,成活率58.72%,获利润4.1万元。制约越冬罗非鱼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水温,冷却水库水温主要受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放量及热排放量的影响。冷却水库使罗非鱼开始致死水温为8.2℃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直接利用电厂余热水在长江中进行网箱养鱼越冬的新的渔业利用方式,以及用楠竹框架网箱在长江王家梁沱度洪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草鱼和鳊鱼均能较好地越冬生长,采用楠竹框架网箱养鱼能度过洪水期,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的罗非鱼养殖发展很快,其成鱼养殖及单性化的制种工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由于罗非鱼在我省不能自然越冬,只能采取人工方法进行越冬保种,造成大规格越冬鱼种缺乏,长途运输鱼种死亡率又极高(一般达50%左右),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摸索一条罗非鱼大规模自然越冬保种的新途径,我们在水库网箱中进行了罗非鱼自然越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水库的自然条件试验分别在泉州市乌潭水库和厦门市坑内水库进行,其自然条件见表1。2.网箱区环境条件网箱放置于坝头附近,避风向阳。此外,还对乌潭水库网箱区的水质状况进行了测定(见表2)。越冬期间,坑内水库最低水温为15℃,乌潭水库最低水温为12.9℃,低于13℃水温出现一次,持续时间3天。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分类地位属鲈形目丽鲷科。该鱼具有适应高温、高盐度、低溶氧、富营养化及食性广的生态习性,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但因为其对低温的忍受能力较差,低温临界限仅为12℃,而在信阳地区冬季温度最低可达-11℃,冬季平均温度5℃左右,所以罗非鱼在我区不能越冬。为了解决罗非鱼在我区越冬保种难题,同时提高甲鱼温室的综合利用,我们在2001年冬季采取隔热保温措施(采光温室)和利用井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罗非鱼越冬保种试验,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科学装运罗非鱼种目前罗非鱼集约化养殖在各地已普遍推广,但由于其苗种只能依靠地热水和电厂余热水越冬保种,因此,越冬后罗非鱼种的运输方法及运输成活率,弓愧养鱼户的普遍关注。一些单位由于缺乏技术经验和先进的方法,运输死亡率很高,有的甚至整车整批死亡,造成很...  相似文献   

6.
<正> 搞好越冬保种是罗非鱼扩大再生产的关键之一。本实验着重研究冬季利用工业余热,在温流水条件下,进行罗非鱼高密度保种越冬问题。通过对水体中水温、溶氧、流量等因子的测定,摸索罗非鱼越冬保种所必备的条件,并经过不同密度、不同规格等实验,进一步了解其相互关系,以便预测保种密度,采取合理  相似文献   

7.
枣庄市市中区温流水养殖试验场,利用电厂冷却水每年培育越冬尼罗罗非鱼种4万多公斤,尾重均在75—125克之间,成为网箱养殖单位的抢手货。网箱养殖罗非鱼放养时间比较集中,目前所采用的传统鱼篓运输方法,由于受鱼种运输量的限制,不仅造成场内车辆拥挤,工作忙乱,而且使得罗非鱼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条件下,罗非鱼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生长时间只有4-5个月,在冬季只能依靠电厂余热水或地热资源越冬,随着热电厂的逐步改造和地热资源的减少,利用电厂余热水帮助罗非鱼越冬将越来越困难,罗非鱼越冬成本有所增加。近几年,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罗非鱼品质优良且又  相似文献   

9.
在4个电站库汉网箱养殖草鱼、罗非鱼、鲤鱼等鱼类,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将网箱沉入深水中,可使罗非鱼安全越冬,为罗非鱼越冬找到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北方。罗非鱼的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是水库等大水面的网箱养殖。水库由于面积大,水体深,春季水温回升缓慢,每年需5月底水温才能稳定在20℃以上,网箱才能开始放养罗非鱼。而池塘由于面积较小,水体又不与其他水体连接,水温回升较快,每年4月初水温基本稳定在18℃以上,达到罗非鱼的放养条件,两者时间差接近50天。越冬罗非鱼的回放,就是将越冬罗非鱼种及时放养到池塘中,促进罗非鱼种迅速增肥增重,使罗非鱼种越冬养殖的效益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施海涛  蔚明燕 《齐鲁渔业》2005,22(11):24-25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抗寒能力较差,在我国多数地区不能进行自然越冬。为此,我站于2002年承担了“罗非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研究”项目,经过2年来的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罗非鱼大棚越冬保种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的优点,且易于推广,必将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罗非鱼越冬保种主要模式。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市市中区温流水养殖试验场,利用电厂冷却水每年培育越冬尼罗罗非鱼种四万多公斤,尾重多在了5—125克.是网箱养殖的抡手货。但由于网箱养殖罗非鱼放养时间要求比较集中,鱼种又是采用传统的鱼篓运输,每年运输多达200多车次.因而造成场内车辆拥挤.工作忙乱.鱼种放养时间拖后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今年作了详细考察和计算后.提出罗非鱼满负荷运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探索了直接利用电厂余热水在长江中进行网箱养鱼越冬的新的渔业利用方式 ,以及用楠竹框架网箱在上游王家梁沱渡洪水的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 ,罗非鱼、草鱼和鳊鱼均能较好地越冬生长 ,采用楠竹框架网箱养鱼能渡过洪水期 ,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安全越冬管理措施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岛、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和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暖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  相似文献   

15.
王小斌 《内陆水产》2008,33(1):36-37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最适宜生长水温是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一般低于7℃时死亡)。我县地处福建北部,每年冬季都要受到北方冷空气霜冻寒露风袭击,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发生大规模鱼病和死亡。如果能够做到本地罗非鱼苗越冬,不但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增加罗非鱼的成活率,因此做好罗非鱼苗种的越冬保种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高密度越冬技术罗非鱼作为热带鱼类,其越冬保种是我国北方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在罗非鱼高密度越冬保种方面作了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越冬设备:在室内建越冬池若干(视供气、供水、鱼种情况而定),鱼池面积在1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科技     
《海洋与渔业》2011,(10):3-4
“一种罗非鱼围栏越冬保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日前,受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行业专项的资助,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杨弘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罗非鱼围栏越冬保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920033927.4。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怎样安全越冬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罗非鱼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省、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外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罗非鱼越冬期较长,因此,必须做好控制水温、增加溶氧、投喂精料、防治鱼病等饲养管理工作。1控制水温要使罗非鱼在小水面、高密度条件下安全越冬,越冬水温应经常控制在16~20℃之间。水温要稳定,防止忽高忽低。在此温度下,罗非鱼可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摄食较少,耗氧量低,便于管理。越冬后期需适当提高水温,…  相似文献   

19.
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罗非鱼就会逐渐化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省、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外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罗非鱼越冬期较长,因此,必须做好控制水温、投喂精料、增加溶氧...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亲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它的抗寒能力比较差,一般水温降到12℃时,就会出现冻伤或冻死。在我国,除海南、台湾和云南、广东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大多数地区罗非鱼都不能在自然环境下越冬,都要采取相应的越冬保种措施。本所在那马淡水中试基地所建的罗非鱼越冬塘为温泉塘,平均水深1.8~2.2m,出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8℃~20℃,一些出水量比较小的越冬塘在没有其他任何保温措施的情况下,冬季水温最低时只有8℃~10℃。罗非鱼亲鱼有其特殊的地位,其关系到每一个罗非鱼鱼苗场来年乃至往后的苗种生产,甚至可以说与一个鱼苗场的存亡直接相连。因此,完善越冬塘的保温措施是我们进行罗非鱼越冬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