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为民 《内陆水产》1995,21(7):16-16,17
主养草鱼种关键技术主养草鱼种技术在我县一直都是不过关,单产低、成活率低、效益差。究其原因何在?笔者曾对其探讨了多年,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实践、走访渔民、外地参观,认为主养草鱼种的关键技术就是把好以下几关:一、把好夏花鱼种下塘前水质和饵料培育关1.将修整...  相似文献   

2.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山区,全县水域类型多样,拥有池塘650hm^2(9750亩),山塘水库110hm^2,(1650亩),电站库区水域面积2220hm^2(3.3万亩),青饲料来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是当地主要的养殖模式,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渔业总产量的70%。2000年以来,我县在古镛、水南等城郊连片商品鱼基地及山塘水库推广使用全价饲料养殖草鱼,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精养鲤鱼成为我县池塘养鱼的主要模式,池塘单产不断提高。但是,饲料等渔需物资价格的不断攀升、商品鱼价格的持续低迷,导致池塘主养鲤鱼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为了尽快探索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新模式,我们于2004年5月至10月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与主养鲤鱼模式的效益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池的生产情况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我县池塘养殖面积6800多亩,养殖历史悠久,传统的养殖模式以草鱼为主,套养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鱼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引进新品种对套养品种改良,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2010年引进匙吻鲟,以流水结合微孔增氧方式进行单养,效果显著。针对匙吻鲟有滤食浮游动物的习性,作鳙鱼套养品种改良,2013年选择4种类型池塘进行套养,笔者对养殖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匙吻鲟在主养草鱼池塘中所需的水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发挥商品鱼基地种草养鱼的优势,改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鱼产量和养鱼的经济效益,无疑把草鱼作为基地鱼场主养品种之一是无可非议的。因此,探索草鱼苗种高产技术措施,改变草鱼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当前水产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九八三年五月至十一月,在我县普丰乡鹭鸶湖渔场,选择一口5.9亩的池塘,  相似文献   

6.
水库、河坝网箱养草鱼,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易推广的高密度集约化养鱼方式。近两年我县的网箱养草鱼发展较快。28平方米面积的成鱼网箱,单箱产鱼高达800公斤,利润2500元以上,这是开发大、中型水域渔业资源的可靠方式之一。在开展网箱养草鱼时,技术上要把握五关:  相似文献   

7.
我县于一九八二年在桓仁县鱼种场大川分场,利用一亩稻田养草鱼、鲤鱼种试验,获得亩产四寸规格的草鱼、鲤鱼种63.55斤,水稻增产4.5%。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课题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进行了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池塘中无论是主养鲢、鳙鱼还是主养草鱼,其轮捕技术都是不难解决的.在主养鲢、鳙鱼时,以鲢、鳙鱼的体形系数来设计轮捕网具的网目大小;在主养草鱼时,则以草鱼体形系数来设计轮捕网具的网目大小(轮捕鱼类的规格和网具的网目大小(2a)的选择见1986年本刊第3期).然而,在实际养鱼业中,  相似文献   

10.
主养草鱼一年两茬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鸣 《水产养殖》2009,30(7):25-26
近几年来,投喂颗粒饲料主养草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已被广大渔农所掌握,丰富了水产品市场。但现行的草鱼养殖技术大量模仿了鲤鱼养殖技术,亩产较低,且集中于年底上市,易发鱼病,效益不稳定,影响了渔农主养草鱼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草鱼产量、降低病害发生、避免年底集中上市、增加效益,就成为池塘主养草鱼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下面就将我们多年池塘主养草鱼一年两茬健康养殖技术综述如下,以供渔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沅江市鹭鸶湖渔场在80hm^2连片池塘中进行了主养草鱼的探索,2001年平均每667m^2水面鲜鱼产量、产值、净利润分别为623.7kg(其中草鱼占62.8%)、3,558.3元、1,063.3元,投放产出比1:1.46,净利润率46.3%,经济效益较主养鲢鳙鱼高40%以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大规模池塘主养草鱼的放养模式、饲养管理、鱼病综合防治等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我县于1994年开始进行异育银鲫主养、混养试验获得成功。1996、1997年承担了省、市水产局下达的“池塘主、:t养异育银鲫技术的推广”项目。1997年我县实施该项目面积达1498.34亩,其中主养面积734.34亩,)1养面积764亩,亩均产量分别为656.27公斤及675公斤,饵料系数为1.  相似文献   

13.
自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实施农业部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以来,楚州片示范点以池塘主养草鱼为主,通过开展草鱼多联苗的注射、控制饲料投喂、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微孔增氧以及对示范户塘口清整、环境改造等,着力推广了池塘主养草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2年来,示范片单产达700kg,其中每667m2产草鱼500kg,667m2纯得1500元以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汤道红 《中国水产》2009,397(1):31-31
江苏省淮安市传统的池塘主养草鱼,放养规格小、养殖周期长、投入较大、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在300kg~400kg,年利润在800元/亩左右,经济效益较低。为了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开展研究与推广“池塘双季高产高效主养草鱼技术”,其要点是投放大规格优质草鱼鱼种,配套渔业机械设备,应用颗粒饲料,采取一年放养二次大规格鱼种、捕捞二次(可干塘捕捞)的方式,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双季高产模式,从粗养粗放型向精养集约型发展,促进了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2010年以来在我县组织实施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丰收项目情况。2014年完成标准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丰收项目面积2980亩,重点推广草鱼(或鲤鱼)主养模式。该项目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完成了项目下达的技术经济指标,并模索和总结出山区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标准、推广模式和成功经验,今后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窝流水养鱼是浦北淡水养殖业特有的一种养鱼方式,在县内山区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小窝流水养鱼,即系山区群众利用山溪泉水长流不息的自然条件,在溪边沟旁的零星耕地上开挖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的小坑窝,引来山泉水进行长流水养鱼。具有投资少、易管理,养出的草鱼个体大、肉质结实、无泥腥味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和消费的喜爱。“小窝养大鱼”曾驰名区内。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小窝流水养出的草鱼以其生态、绿色的优良品质而畅销县内外,  相似文献   

17.
范美桂 《内陆水产》2006,31(5):20-20
我县鱼种场位于青戈江畔。常年以常规鱼苗鱼种培育为主要生产形式,由于水温较低、水质清瘦、池塘土质为沙壤土,渗漏严重,水质不易培肥,鱼种培育效益不高。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近年。我们根据草鱼市场行情看好、本地青饲料资源丰富和草鱼对水质要求的特点,将鱼种池改造,主养草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以其中1口塘为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溪县是一个拥有水产养殖面积3.5万亩的山区小县,有着主养草鱼的传统习俗。随着草鱼免疫技术的日趋成熟,制约草鱼集约化养殖的疫病防控能力大幅提高。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越来越高。在现有条件下,养殖单产继续提高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就我县目前的养殖状况,如何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产养殖业,寻找一条增产增效的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主养草鱼池中在适量配养鲢、鳙鱼的同时,还适量放养彭泽鲫的习惯,且彭泽鲫及其它野杂鱼有当年繁殖后代的特点,为了充分利用这些饵料鱼资源,同时避免浪费配合饲料,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 4 微流水养鱼 微流水养鱼法是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和省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技成果。此法充分利用了我县漳河水源充沛、自然落差大、稻田多的优势,在摸清我县鱼池渗漏规律、河水泥沙发生发展消亡规律、泥沙水在稻田中的沉降规律和主养鱼类所能容忍的泥沙浓度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实际情况的微流水鱼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县网箱养鱼发展迅速。县水产站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分别在县三门滩电站及马江旺坪电站建立青饲料基地进行网箱养草鱼成鱼及鱼种的试验。以种植黑麦草,象草、黄草和培育细绿萍、浮萍等青饲料来喂养草鱼,从而达到降低成本、保证鱼类在生长各阶段的青饲料需求。几年来的种草养鱼经验表明,建立青饲料基地要合理搭配青饲料品种,这对于网箱养草鱼有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