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开展林下仿野生段木栽培灵芝试验,测定了灵芝连续年产量,比较了不同段木树种、不同林分对灵芝产量的影响,并对林下仿野生栽培和大棚栽培灵芝的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林下段木仿野生栽培灵芝,能连续采收5年(菌段质量7~8 kg),每年可采收2次,其中第2年产量最高,随后逐年降低,前3年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6%,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行性,促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低碳环保化发展。【方法】开展了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废菌棒辅以毛竹屑为栽培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栽培研究。【结果】以废竹屑为基质栽培棘托竹荪,产量为12.59 kg·m-2;在废竹屑基质中添加30%、50%的灵芝废菌棒,棘托竹荪的产量无显著性变化,分别为13.08 kg·m-2和12.73 kg·m-2,但棘托竹荪的现蕾时间会延迟8 d、11 d,采收期会延长3 d、7 d,同时竹荪采收期的产量肩峰会被削减,采收期产量主峰的时间段覆盖范围会被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竹荪采收期内产量的波动幅度。【结论】灵芝废菌棒成本远低于竹屑,采用灵芝废菌棒作为棘托竹荪栽培基质配料,相对于竹屑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3.
灵芝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药用价值丰富,目前是种植较多的药用菌之一。综述了灵芝短段木栽培过程中的栽培场地和设施要求,品种、栽培模式、栽培季节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原木准备,料包制备,发菌管理,出芝管理等研究成果,并对生产栽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一套短段木灵芝孢子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灵芝栽培在我省东部林区迅速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尤其为林场职工的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短木段栽培灵芝的技术日臻完善.但不小栽培者对灵芝生产工艺流程中埋段这一环节存在歧意。有的欲采取墙式栽培方法,有的欲采取割口不脱袋埋段,认为不脱袋易保持水分。笔者通过实践证买,只有脱袋覆土栽培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灵芝[Ganoderma lucidam (Fr) Karst]为灵芝属,真菌,被誉为名贵中草药。灵芝属在我国分布有20多种,可分为灵芝亚属、粗皮灵芝亚属和树舌亚属三类。黑龙江省分布主要有灵芝亚属灵芝组和紫芝组。现代医学发展把其列为抗癌中药佳品,倍受医界广泛重视和应用,促使人工栽培日益深入。生产无公害、优质灵芝已成为业内人士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灵芝又称灵芝草、仙草。它是一种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以其子实体及孢子供药用,具有滋补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在临床上可以治疗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胃病、肝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配合治疗肿瘤,可降低放、化疗所引起的副反应。常服灵芝孢子粉可显著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概率。灵芝又被称为“万药之王”,西方称其为“东方的神草”。所以,种植、研究、开发灵芝产品是一件有益于社会和提高改善人民健康水平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现将人工高产栽培灵芝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灵芝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后,进一步详尽地报道了灵芝短段术熟料栽培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包括工艺流程、生产计划的制定、季节按排、备料、切段与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栽培场的选择与构筑、苗材埋土、覆盖薄膜及出芝管理,这对灵芝的开发与生产及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及人们的无序采集,野生松杉灵芝资源逐渐减少,为满足市场需求量,利用棚室,以木屑为主进行替代料栽培生产松杉灵芝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不仅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简单、易掌握的栽培模式。棚室代料栽培松杉灵芝,单袋产量干质量可达20~25g,且芝型美观,着色好,采收及时,可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较为简单、易掌握的栽培方式,是灵芝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野生植物芒栽培灵芝试验周国英(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以含有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机锗最多的灵芝系列保健食品、药品身价百倍,目前用棉子壳栽培灵芝的成本越来越高。为了降低成本,就地取材,我们寻找资源丰富的野生植物进行栽培灵芝,经研究发...  相似文献   

10.
高英旭 《防护林科技》2017,(12):93-94,100
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整体产业化落后、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自主选育品种缺乏、合理栽培技术欠缺、仿野生与野生品质差异大、科技支撑力量不足等,本文从松杉灵芝仿野生菌包栽培、出芝管理、采收管理、提高松杉灵芝野生资源的保护意识以及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