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综合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充分利用好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手段。汉川市农机局根据全市农田机械化作业的情况,围绕找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最有效途径和办法,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进行了水稻、小麦、油菜及棉花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试验示范,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农作物秸秆还田受到农村传统还田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1年润州区被首次列为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全区水稻播种面积290 hm2,小麦播种面积56.27 hm2,油菜播种面积219.33 hm2,玉米大豆等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9.33 hm2。全年实际产生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5 200 t,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69.6 hm2,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数量2 100 t,水稻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77.8%,高出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指标12.8百分点。秸秆多种  相似文献   

3.
浅谈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可用于秸秆还田、秸秆发电、制有机肥料、秸秆气化及压块燃料、动物饲料、作造纸业和纺织业的原料及秸秆培养食用菌等。一、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方法机械化秸秆还田可设计以下工艺路线:水田机械化麦秸秆全量(或半量)还田一机插秧—半喂人联合收割机—水稻整秸秆捡拾打捆-免(少)耕机条播及稻秸秆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可再生能源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而机械化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中最直接、最普遍、最有效的方式。河北省近几年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取得显著成绩,对于培肥地力、抑制秸秆焚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逐渐提高,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进行了农作物秸秆深耕全量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对比试验,并加大了示范和推广力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实施地点与规模建立3个示范点,分别为:庄行镇丰硕粮食合作社450亩、柘林镇王家圩村300亩、柘林镇胡桥村300亩。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深耕全量还田机械化技术面积16.9万亩,其中二麦(含油菜)秸秆深耕  相似文献   

6.
洪沛 《福建农机》2012,(3):22-23,29
阐述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优点,总结了巢湖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南通市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在1800万亩左右,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总量大约500万吨。其中小麦和水稻秸秆290万吨以上,占秸秆总量的58%。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拥有各类秸秆还田机3583台(套),完成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量及留茬机械化还田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在实际利用上,11%的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10%过腹还田或作为生产平菇、双孢菇的基质原料,41%作为农用燃料,7%作为秸秆发电用,1%作为制绳、制粒、制板、造纸、包装或其他用途,剩余30%约150万吨未被利用。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秸秆机械化还田已经成为江苏省防止秸秆焚烧、解决秸秆出路问题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2014年夏季淮安市秸秆还田面积234 khm2,还田率达78%,比2013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秋季稻秸秆还田147 khm2,机械化收集秸秆30万t。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内外农作物秸秆的应用现状 1.1国外的农作物秸秆大部分被用于秸秆还田 目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量的30%是靠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取得的,美国、日本有60%以上的耕地采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几乎全部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介绍新沂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现状以及主要做法,分析制约因素,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今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目标任务已明确:在重点区域内实施和新增机械化还田、利用面积1000万亩。为切实把这件实事办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于4月2日在京召开了10省(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动员部署会,对2003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工作全面细致地进行了部署。会上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等10省(市)农机管理局领导按要求介绍了本省(市)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禁烧工作情况,汇报了今年的工作思路与措施,并对抓好重点区域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提出了建议。各省(市)还针对农机化管理司制定的《2003年重点区域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禁…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就是将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成熟收获后的秸秆或玉米生长至蜡熟期时的带棒青秸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工艺技术,按照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利用成肥料、饲草料、生活燃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的过程。、饲草料、生活燃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的过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秸秆饲草料加工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秸秆其它加工利用等技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秸秆焚烧问题是农作物生产当中的突出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1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中的瓶颈江苏省人大专门出台《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明确提出3年内实现秸秆禁烧,并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解决秸秆焚烧的主要出路。江苏省财政逐年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投入,明确实行"1+X"模式,即秸秆机械化还田加其他秸秆综合利用形式,明确以夏季为重点,2012年仅下发盐城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奖金就达到3 700万元;盐城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郊农村作燃料为主的秸秆已逐渐被液化气所取代。国家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地方中小型造纸厂被关闭,过腹、堆沤还田和副业加工等消化量逐渐减少。通过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农村生活用能等各种途径利用的秸秆只占总数的30%~40%,为此,上海市对过剩的稻麦秸秆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利用措施。 一、上海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 1.秸秆机械化还田。农业部从1999年起连续两年下达了重点地区实施秸秆禁烧和机械化还田项目,上海被列为全国重点地区之一。1999年全市重点实施区为闵行、嘉定、浦东等6个区县,2000年扩大到8个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推动“双抢”期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5月19日,温江区和都江堰市农机局分别召开了较大规模的“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机械化秸秆还田现场会。现场会上,各类先进、适用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机具进行了作业演示,同时也展示了机械化收割、机械化抛秧等在“双抢”农忙时节发挥巨大作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按照川农机办[2003]7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2003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机械化还田工作的通知”,结合我省夏收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时间紧、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温江区、都江堰市农机局积极采取“疏”“堵”结合、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果穗后留在田间的作物茎秆就地直接还田的一项农机化实用技术,它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20年来,山西省在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方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也已日趋完善。现就2种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1.高秆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3种主要模式及工艺(1)直接粉碎还田模式和工艺。①技术原理。采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收获后…  相似文献   

17.
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处理方式之一,小麦秸秆是农业生产还田作业利用率最高的农作物秸秆,对小麦秸秆进行机械化还田有利于耕地土壤结构的优化,更能提升粮食产量和食品安全程度。通过介绍现阶段小麦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及机具特点,给出了秸秆还田作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在传统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化秸秆整株直接还田的新方法,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秸秆整株还田及系列配套的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阐述了秸秆整株还田的作用效果、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技术推广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徐州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在500万吨以上。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及省、市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徐州市农机部门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作为2009年“三夏”期间的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宣传,强化技术培训,狠抓措施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共投入大中型秸秆还田机6608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