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马尾松硫酸浆两段氧脱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第一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氧压0.6MPa,温度100℃,时间80min,NaOH 量5%,MgSO4用量0.5%,浆浓10%;第二段氧脱木质素的条件为:氧压0.4MPa,温度90℃,时间60min,NaOH用量3%,MgSO4用量0.5%,浆浓10%。在此条件下,OIOⅡ木质素脱除率达到72.5%,粘度775.2cm^3/g,得率90.5%。经过氧脱木质素后浆的裂断长5.8km,耐破指数5.3kPa.m^2/g,撕裂指数12.7mN.m^2/g。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茶绿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低档茶叶及其废弃物制取纯天然水溶性茶绿色素,并对该色素的性质、制备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工序——皂化、铜代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NaOH在80℃水浴煮90min是叶绿素皂化的最佳条件;然后将溶液pH值调为3.0,在80℃水浴煮50min,可使铜代完全;由此法制得的水溶性茶绿色素在pH值为2.2—5.0时,稳定性较好,热及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维生素C对其稳定性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失为一种优质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法从罗汉果渣中提取碱木质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碱法提取罗汉果渣木质素的基础上,加入超声波处理,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g样品在碱浓度0.5mol/L、碱液用量30mL/g、超声波处理时间90min、水浴温度40℃、恒温时间2.5h,木质素的溶出率由5.04%提高到8.60%,提取率由4.91%提高到8.40%;提取物中木质素含量为罗汉果渣中木质素总含量的56.19%。测定了IR光谱图,并且通过粘度法比较了其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4.
植物酮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合欢基丙酮为原材料,进行选择性加氢催化反应制备植物酮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8℃,氢气压力3.3~3.8MPa,反应时间10h;生产过程简单,易于控制,仅用一步反应即可制得香料级植物酮产品,产品含量高达98.5%。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表面活性剂(Tweens20)20×10^-6处理10min、70%酒精浸泡30s、0.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的方法消毒外殖体最佳;采用带腋芽的、抽4节的花梗为外殖体诱导率最高为90.2%,褐化系数最低9.8%;培养基中添加10mg/LAA和1000mg/LPVP抗褐化效果较好;添加了2000mg/L或1000mg/LAC的培养基褐变比对照轻;在诱导阶段蔗糖采用低浓度诱导效果较好;先采用低温(17~20℃)处理3~5d,然后转到正常温度培养,可以减轻褐化程度;增加光照强度外殖体褐变严重,黑暗培养的外殖体褐变发生推迟而且程度轻;蝴蝶兰在pH5.6时,褐化较轻。  相似文献   

6.
8种造林树种不同催芽方法种子发芽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山杏等8种造林树种在不同催芽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得出了8种造林树种的最佳催芽方法:1)日本落叶松种子为雪藏法,发芽率达88.2%。2)刺槐种子播种前10天用10倍体积的90℃水处理,发芽率为91.8%。3)黄菠萝种子宜在保持不干的状态下低温处理,发芽率为85.3%。4)水曲柳、刺五加果实采收、种子取出后立即进行高、中、低温沙藏,其发芽率分别为90.0%和92.0%。5)文冠果种子宜播种前进行3个月的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5.3%。6)辽东栎种子应采收后立即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4.0%。7)山杏种子宜在1月初浸泡并进行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1.7%。  相似文献   

7.
以夏蜡梅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夏蜡梅组培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茎段的最佳消毒方式是先用70%酒精消毒10—15s,再用0.1%HgCl溶液浸泡3—5min;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蔗糖30g/L,增殖系数4.03,茎芽生长粗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I/2MS+IBA0.4mg/L。  相似文献   

8.
单板漂白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三个单板漂白实例分析,论述了漂白配方、漂白工艺对单板的漂白效果及漂白加工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漂白液配比为双氧水35-40g/L(浓度10-15%),硅酸钠5-6g/L,SETI-01为3.5-4.0g/L,漂白液pH9.5-11;漂白条件为浴比1:7,浸渍温度85-90℃, 浸渍时间60-80min时漂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花卉粉掌为试验材料,配制不同比例的树枝生物有机肥和蘑菇肥盆栽基质,观察粉掌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盆栽粉掌以配方B(即树枝生物有机肥:泥为1:1)基质中,粉掌的生长情况最佳,与配方A(对照)相比,其冠幅相对增长量3.33cm,相对增长百分比为200.0%;其花朵数相对增长百分比为400.0%;新根的生长情况也最好。而以配方E(蘑菇肥:泥为2:1)配制的基质中,其生长情况最差,冠幅相对增长百分比为10.。0%;其对花朵数的增长效果还不及配方A(对照);新根的生长情况也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等为辅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果肉型蓝莓饮料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果肉型蓝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果汁200mL;糖度10Brix%;柠檬酸0.06%;苹果酸0.06%;CMC-Na0.20%、黄原胶0.06%、卡拉胶0.06%;均质压力:25MPa;杀菌条件:90~100℃,10min。最终产品口感细腻,质地均匀,具有天然蓝莓特有的香气,酸甜可口,适合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11.
采用21种不同的方法对德昌杉种子进行对比处理,结果表明,用25℃温水浸种1h发芽率最高,为28.67%,其次为用40℃温水浸种1d,发芽率达27.67%,用100℃沸腾水处理5 min钟的发芽率最低,为12.33%,整体来看,用40℃温水浸种1d,发芽较快,出芽整齐,是德昌杉育苗前进行种子预处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红心杉花粉萌发率的测定及其储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陈山红心杉花粉为材料,对其花粉形态、离体培养萌发率以及不同储藏温度下的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山红心杉新鲜花粉的生活力达到96%以上;花粉在恒温25℃,15%蔗糖+10 mg/L硼酸+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6 h时萌发率达到83.3%。不同储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有较大影响,常温储藏时花粉生活力丧失较快,一周后显著下降,一个月后下降到59.9%,储藏90 d后活力仅有4.9%;花粉在-70℃下储藏1 a后生活力下降为40.8%。因此,花粉的长期储藏应在-70℃冷冻条件下效果最好,而在实践中,最适宜授粉的时期应在花粉散粉后的一周之内。  相似文献   

13.
轮叶党参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叶党参的核型国内一直未见报道,通过对其中期染色体形态的研究,得知其核型为 2n=12m 4s=16。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轮叶党参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采收与加工技术及其无公害林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A field trial of salad oil application for the induction of male flower browning ofCryptomeria japonica was conducted. The browning effect of salad oil applied from a helicopter was found to vary from clone to clone depending on the earliness of male flower development. When applied at the flower initiation stage, salad oil turned male flowers to a brown color; when applied later, the browning effect of salad oil was not clea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lication depended on how close to the time of flower initiation it occurred. The harmful changes caused by salad oil solution were only observed on the leaves of Japanese plume-grass (Miscanthus sinensis), and no other effects on other plants were observed. Todd Davies for his warm hearted advice on English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辽东山地轮叶党参人工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植地点选择、整地、种植方法及田间管理等;经济效益良好,平均每年产值达14.0万元·hm~(-2),是较好的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17.
20年生杉木人工林干物质积累及相对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修官 《防护林科技》2007,(4):28-29,40
在闽侯县荆溪镇三块立地条件大体属好、中、差不同坡位的杉木人工林样地进行生物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年生杉木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下坡干物质积累量(生物量)为154.2 t.hm-2,其中干、枝、叶的生物量分别为128.9、13.0、12.3 t.hm-2,干材积年增长量为19.63 m3.hm-2;而上坡干物质积累量仅为62.6 t.hm-2,其中干、枝、叶的生物量分别为48.1、7.4、7.1 t.hm-2,干材积年增长量仅为5.64 m3.hm-2,干、枝、叶、林分总生物量及干材积年增长量分别是下坡的37.3%、56.9%、57.7%、40.6%、28.7%。干的生物量、干的去皮材积可分别用WS=0.034 20(D2H)0.881 4、VS=0.000 046 47(D2H)0.966 5生长模型预测,枝、叶生物量分别符合经验公式1/WB=1/(0.002 831×D2H)+1/14.9、1/WL=1/(0.002 747×D2H)+1/13.71。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硒处理对泰山四叶参矿质元素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期提高泰山四叶参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硒处理降低泰山四叶参根干物质积累,硒处理浓度越高,干物质积累量越低。不同施硒处理后,泰山四叶参Mg含量明显提高,降低Ca、Fe、Mn含量,Zn、Se含量随施硒浓度的增大呈降一升一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于1.0mg/kg+t处理时达到最大值。硒处理改善泰山四叶参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丙氨酸、异亮氨酸明显增加,以1.0mg/kg+处理含量最高。1.0mg/kg十±处理有利于提高泰山四叶参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及常规水蒸汽蒸馏法从瓯柑果皮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色谱条件:HP-5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保持2 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升至240℃并保持3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80℃.结果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共鉴定出32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3.42%;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共鉴定出31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0.86%.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所提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超临界CO_2萃取法比传统的水蒸汽蒸馏法具有提取快速、无需加热、能耗低、有效成分的萃取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在21年生、13地位指数的第1茬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保留杉木萌芽条、套种酸枣更新的5年生萌芽杉木酸枣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茬萌芽更新的杉木酸枣混交林生长良好,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6cm、4 5m、0 00817m3、4 788kg·株-1,与萌芽更新的杉木纯林相比,均略有提高,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3 70%、1 12%、3 29%、2 79%;混交林中酸枣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 0cm、6 10cm、0 00754m3、3 787kg·株-1,除了平均高外,均小于杉木;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4 884m3·hm-2和13 32t·hm-2,分别是纯林的2 29倍和2 08倍。萌芽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是一种生产力较高的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