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卫星  付芳婧  赵致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160-162,166
在现有作物高产水平上,以充分挖掘作物产量潜力为目标的超高产育种与栽培研究,经多年的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选育具备大面积稳产、高产的作物品种及综合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作物超高产,是提高作物单产和增加总产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我国,实现作物超高产对于增加全国粮食总量和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贮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论述了实现作物超高产的战略意义,并结合贵州作物超高产研究实践,探讨了对实现贵州作物超高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 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州,国外广泛用作饲料、蔬菜和制糖原料,80年代我国引进后又培育出大叶型品种,由于它品质优良,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新品种。1 适应性强 菊苣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耐寒、耐热。在炎热的南方生长旺盛,在寒冷的北方气温在零下8℃时仍青枝绿叶。对土壤要求也不严,在荒地、大草原、大田、坡地均能生长,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2 利用期长 菊苣由于春季返青早、冬季休眠晚,作为饲料其利用期比一般青饲料为长,以中原地区为例,若在8月底播种入冬前便可刈割一次,  相似文献   

3.
作物种子类     
《山东农资信息》2001,(3):15-19
  相似文献   

4.
5.
6.
在第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奇薯馆内,展示了空中红薯单株产量达368公斤的奇观,让人们感知明天农业的奇迹.全国各大报刊均以“种植商机空中红薯”争相报道.见过地里刨红薯,可你见过抬头摘红薯吗?更神奇的是这种红薯不是一年一茬,而是种下一棵苗,可连续收获3~5年.最新成果“红薯栽培连续结果技术”使红薯在空中生长,想长多大就长多大,并且让秧子(薯藤)想结多少就能结果多少.这是因为红薯生长在空中,不受土地的挤压,能自由自在舒张地生长,就如沙质土壤中的作物,比胶泥土壤中的作物长得快长得大一样.  相似文献   

7.
在第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奇薯馆内,展示了空中红薯单株产量达368公斤的奇观,让人们感知明天农业的奇迹.全国各大报刊均以“种植商机空中红薯”争相报道.见过地里刨红薯,可你见过抬头摘红薯吗?更神奇的是这种红薯不是一年一茬,而是种下一棵苗,可连续收获3~5年.最新成果“红薯栽培连续结果技术”使红薯在空中生长,想长多大就长多大,并且让秧子(薯藤)想结多少就能结果多少.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奇薯馆内,展示了空中红薯单株产量达368公斤的奇观,让人们感知明天农业的奇迹。全国各大报刊均以种植商机空中红薯争相报道。见过地里刨红薯,可你见过抬头摘红薯吗?更神奇的是这种红薯不是一年一茬,而是种下一棵苗,可连续收获3~5年。最新  相似文献   

9.
<正>在第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奇薯馆内,展示了空中红薯单株产量达368公斤的奇观,让人们感知明天农业的奇迹。全国各大报刊均以种植商机空中红薯争相报道。见过地里刨红薯,可你见过抬头摘红薯吗?更神奇的是这种红薯不是一年一茬,而是种下一棵苗,可连续收获3~5年。最新成果红薯栽培连续结果技  相似文献   

10.
<正>在第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奇薯馆内,展示了空中红薯单株产量达368公斤的奇观,让人们感知明天农业的奇迹。全国各大报刊均以种植商机空中红薯争相报道。见过地里刨红薯,可你见过抬头摘红薯吗?更神奇的是这种红薯不是一年一茬,而是种下一棵苗,可连续收获3~5年。最新成果红薯栽培连续结果技术使红薯在空中生长,想长多大就长多大,并且让秧子(薯藤)想结多少就能结果多少。这是因为红薯生长在  相似文献   

11.
<正>在第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奇薯馆内,展示了空中红薯单株产量达368公斤的奇观,让人们感知明天农业的奇迹。全国各大报刊均以"种植商机空中红薯"争相报道。见过地里刨红薯,可你见过抬头摘红薯吗?更神奇的是这种红薯不是一年一茬,而是种下一棵苗,可连续收获3~5年。最新成果"红薯栽培连续结果技术"使红薯在空  相似文献   

12.
13.
秦肖 《云南农业》2006,(10):22-22
1.土豆 贮藏土豆的窖温必须保持在1~3℃,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下,并保持空气流通。贮存期间,不同品种分别贮存,不要与种子、化肥等混放。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综述了作物化感作用的表现形式,介绍了化感作用的特殊表现方式——自毒作用,主要说明了酚酸类化感物质的自毒作用,阐述了作物的连作障碍以及和化感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作物学学科为对象,从历史背景、本质属性、工程技术学科的经验、工程化改造的内涵等方面论述了对传统农学类学科进行工程化改造的核心内容,并且,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体系和作物学学科现状,提出了统一思想认识、平衡物理与化学、强化工科、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科新生长点、发挥集成优势等6个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技》2005,(8):53-53
在块根类作物果实内部,有吸收、干枯和老化的自然过程。如果能确定这些过程的进行情况,那么就有利于处理不同质量的果实——马上食用还是储存。俄罗斯圣彼得堡一所大学的科学家研制了一种叫做“电导计”的电子仪器。能够使人“看到”果实内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棕榈科藤类(Rattan,简称藤类)属于蔓生攀援植物,主要生长于热带、南亚热带森林和灌木林中,全世界约有14属600余种,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州、苏拉威西、新几内亚、斐济、菲律宾、泰国、印度次大陆东北部、澳大利亚北部及中国南部,西非也有些种属分布。在世界的600余种藤类中,有商业用途的仅20多种,其中最重  相似文献   

19.
河北宁晋县北河庄镇读者朱亚清问:据说有一种叫甜高粱的作物,用途很广,很有发展前景.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沈阳110161)育种专家王艳秋等答复如下:甜高粱也叫芦粟、甜秫秸、甜秆和糖高粱,为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造枪护院被拘留2004年4月2日,山东枣庄市南沙河派出所根据群众举报,从南沙河镇某村张某家中,搜出土枪一支.  相似文献   

20.
康立业  姜韶华  吴宇  杨俊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717-10718
研究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播种机,能完成生姜、芋头、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的播种,可实现刨沟、撒种、盖土、施肥等工序一次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根茎类作物的播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