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氨化秸秆喂牛、羊等反刍家畜,在一些地方已推广应用。经过氨化处理的秸秆,不仅能提高粗蛋白质的含量,增强适口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消化率。在没有无水氨(NH_3)和氨水(NH_3·H_2O)的情况下,用尿素[CO(NH_2)_2)氨化秸秆,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但是,有些地方经氨化处理过的秸秆忽视充分放氨,用来喂牛、羊发生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应引起注意。现将灵壁县棉种场用尿素氨化小麦秸育肥杂交牛发生中毒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碱—NaOH、NH_3和 Ca(OH)_2—处理秸秆的各种方法已经发展起来。从有机物消化率提高的幅度来看,NaOH 处理的效果(20%)最好,NH_3处理的效果(12%)差些,Ca(OH)_2处理的效果与 NaOH 差不多。由于 Ca(OH)_2的可溶性低,反应较慢,因此用 Ca(OH)_2处理的秸秆必须贮存约5个月后使用,方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由平菇PL-01、黑曲霉M6.300和里氏木霉多菌株联合发酵玉米秸秆的固态发酵培养基,通过研究玉米秸秆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尿素[(NH_2)_2CO]、硫酸铵[(NH_4)_2SO_4]、硝酸铵(HN_4NO_3)、膨化羽毛粉、水解羽毛粉及苜蓿粉等氮源物质和无机盐添加量对联合发酵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得到联合发酵菌株固态发酵玉米秸秆产纤维素酶的优化培养基配方:玉米秸秆粉100.00、(NH_2)_2CO 0.80、(NH_4)_2SO_41.80、七水硫酸镁(Mg SO_4·7H_2O)0.02、无水磷酸氢二钾(K_2HPO_4)0.06、苜蓿粉5.50及膨化羽毛粉2.50 g。在料水比1∶3及p H自然条件下,联合发酵菌株滤纸酶活力(FPA)值达13.69 IU/g,比优化前联合发酵菌株FPA酶活力的最高值提高26.18%。为利用益生菌生产固态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寻找最优培养基配方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 氨的用量各种秸秆的含氮量一般在0.5—1.0%之间,因而粗蛋白质含量都很低,经氨比处理含氮量一般能提高到0.8—2.0%。即增加一倍,约相当于粗蛋白增加5—12%。据试验,氨的用量从占于物质的1.5%增加到2.5%时,随着氨用量的增加,对提高消化率效果明显;在2.5—3.5%时,效果增加甚衡,由于NH_3的价格昂贵,所以氨的用量一般控制在3%以下。生产中为了便于氨和氮的换算可用下列系数计算: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瘤胃体外发酵法研究不同尿素添加剂量对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瘤胃发酵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2种玉米秸秆底物(未处理玉米秸秆与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和3个尿素添加剂量(0、20、100 mg/dL),体外发酵72 h后测定总产气量、瘤胃发酵参数和功能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1)蒸汽爆破处理使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增加。2)与未处理玉米秸秆相比,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总产气量显著升高(P0.01);随着尿素添加剂量的增加,总产气量线性降低(P0.01)。3)玉米秸秆类型和尿素添加剂量对干物质消失率(DMD)(P0.01)和氨态氮(NH3-N)浓度(P=0.02)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DMD显著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5);相同尿素添加剂量下,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NH3-N浓度显著低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5)。4)与未处理玉米秸秆相比,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随着尿素添加剂量的增加,玉米秸秆的总VFA(P0.05)和乙酸浓度(P=0.04)存在二次剂量效应。5)玉米秸秆类型与尿素添加剂量对于总菌(P0.01)、甲烷菌(P=0.04)和原虫数量(P0.01)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结果提示,蒸汽爆破处理改变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通过增加功能微生物的数量来改善瘤胃发酵;在本底氨浓度(10.82 mg/dL)的基础上,添加适量(20 mg/dL)尿素可提高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总VFA产量,而过量添加尿素则会抑制玉米秸秆体外瘤胃发酵,但蒸汽爆破处理可缓解高氨浓度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氨化秸秆是用氨水、液态氨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喷洒在切碎的农作物秸秆上,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以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一)秸秆预处理1.秸秆氨化前的加工。弃去不洁或霉变的秸秆,进行机械加工切碎处理,便于氨化。喂牛用切为4~5厘米,喂羊用切为2~3厘米,对较粗硬的秸秆经粉碎机粉碎或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将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评价其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的混合比例为10∶0(对照组)、9∶1 (S1)、8∶2 (S2)、7∶3(S3)和6∶4(S4)5个处理。青贮42 d后打开青贮桶,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混合青贮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含量,降低了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值,其中S2和S3处理的丁酸和氨态氮/总氮值最低。V-Score 评分显示各混贮组的V-Score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2和S3处理的发酵品质为优等,而对照组的发酵品质为不良。从发酵品质和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将多花黑麦草和大豆秸秆以7∶3的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四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瘤胃体外批次培养,在体外发酵的底物中分别加入四种微生态制剂,然后对瘤胃内环境的pH、氨态氮(NH_3-N)、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进行监测,发现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2组、微生态制剂3组均可显著降低NH_3-N的含量,提高干物质的降解率(P0.01),而微生态制剂4组的作用特点在于有效降低NH_3-N的含量。通过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评定得出微生态制剂组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从瘤胃发酵和纤维消化来研究粗饲料分级指数(GI)优化牦牛饲粮粗饲料科学搭配的组合效应。选取4种不同GI的粗饲料[苜蓿干草(9.52)、青贮玉米(1.81)、燕麦干草(1.34)、小麦秸秆(1.24)],体外发酵试验以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的3种组合进行,各组合比例分别为70∶30、60∶40、50∶50、40∶60、30∶70,每种比例设3个重复,共发酵48 h并且进行2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与青贮玉米组合时,各GI之间的产气量(GP)及氨态氮(NH_3-N)、甲烷(CH_4)、丁酸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7.20时有最大值;各GI之间的干物质消失率(IVDMD)及中性洗涤纤维(NDF)、总蛋白(TP)、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GI减小,IVDMD及NDF、TP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且在GI=4.89时达到了最小值;乙酸、丙酸、TVFA含量随GI减小而减少。2)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_3-N、TP、CH_4、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GI=6.21时有最大值;IVDMD及NDF、NH_3-N、TP、CH_4及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1时达到了最大值。3)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组合时,各GI之间的GP、IVDMD及NDF、NH_3-N、TP、CH_4、丙酸、丁酸、TVFA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且在GI=6.25时达到最大值,各GI之间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IVDMD及NDF、CH_4、NH_3-N及TP、乙酸、丙酸、丁酸、TVFA含量随着GI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在GI=6.25时达到了最大值。基于GP、pH、IVDMD及CH_4、NDF、TP、NH_3-N含量及单项组合效应值(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等指标得出: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组合中GI=7.20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小麦秸秆组合中GI=6.21时组合效果最优;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GI=6.25时组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对南方常见6种农副产品花生秧、火龙果藤、香蕉叶、海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普通水稻秸秆进行营养价值评定。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采集的样品分为3组,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和模拟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果显示,花生秧的粗蛋白(CP)含量最高(P<0.05),香蕉叶粗脂肪(CF)含量最高(P<0.05),海水稻秸秆粗纤维含量最高(P<0.05),火龙果藤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最低(P<0.05);火龙果藤的相对饲喂价值(RFV)、质量指数(QI)、粗饲料分级指数(GI)、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增重净能(NEg)显著高于其他5种饲料(P<0.05);雷州山羊瘤胃液体外发酵后火龙果藤产气量最高(P<0.05);氨态氮(NH_3-N)的含量依次为玉米秸秆>火龙果藤>花生秧>海水稻秸秆>普通水稻秸秆>香蕉叶;干物质消化率(IVDMD)依次为火龙果藤>玉米秸秆>普通水稻秸秆>海水稻秸秆>花生秧>香蕉叶。研究表明,6种农副产品饲料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及体外发酵降解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隶属函数综合评估营养价值依次为火龙果藤>花生秧>玉米秸秆>普通水稻秸秆>海水稻秸秆>香蕉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厌氧处理方式对鲜小黑麦秸品质、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以小黑麦全株和秸秆为原料,设置全株微贮组、秸秆黄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和秸秆碱化组5个处理组,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原料经铡切处理后分别喷洒5×10~4cfu/g混合菌悬液,秸秆黄贮组添加相同质量的无菌水;秸秆氨化组按照干物质5%喷洒尿素溶液,秸秆碱化组按干物质4%喷洒生石灰熟化澄清液,测定了不同厌氧处理后小黑麦及小黑麦秸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的产气量、消化率、CH_4产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结果表明: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感官性能优于其他处理组;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均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P0.05)、体外模拟瘤胃发酵产气量和消化率(P0.05);全株微贮组纤维含量显著低于秸秆氨化组(P0.05);全株微贮组发酵液中氨态氮(NH_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戊酸、异丁酸及异戊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储存效果优于秸秆处理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选取3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秸秆,试验Ⅰ组饲喂低菌量发酵秸秆,试验Ⅱ组饲喂高菌量发酵秸秆,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20 d。结果表明,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奶牛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对瘤胃内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发酵玉米秸秆能够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分别以棉籽壳、苜蓿、小麦秸秆、玉米青贮、玉米秸秆为底物,采用人工瘤胃技术,研究不同水平纤维素酶对人工瘤胃pH、氨态氮浓度及产气量的影响。对照组未添加纤维素酶,试验1、2和3组分别添加纤维素酶140、280、420IU/mL。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纤维素酶的人工瘤胃pH无显著变化(P>0.05),氨态氮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但人工瘤胃最大产气量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4.
冷库跑氨造成蛋类氨污染在实践中时有发生,我们针对制冷氨污染鲜蛋进行了初步测试。氨的性质:氨(NH_3)是一种弱碱性无色气体,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对口、鼻粘膜及眼睛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并有一定的毒性。它  相似文献   

15.
(二)影响氨化质量的因素 秸秆氨化后其质量与氨的用量、秸秆含水量、环境温度、氨化时间以及秸秆的原有品质等密切相关。 1.氨的用量 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科技人员作过试验,结果认为,氨的经济用量在秸秆干物质重量的2.5%~3.5%范围内。 用尿素、碳铵处理秸秆时,它们的用量可根据各自的含氮量进行换算。生产中,氨化100公斤秸秆(风干),常用尿素4~5公斤,碳铵8~12公斤。 2.秸秆含水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是利用人工瘤胃模拟系统研究氨化和青贮处理玉米秸秆饲料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设计三种日粮,分为A、B、C三组,每组4个重复,A组为对照组,玉米秸秆不经过任何处理;B组为氨化玉米秸秆组;C组为青贮玉米秸秆组。本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工瘤胃体外模拟系统进行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A、B、C三个处理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H均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然后升高,当饲喂半小时后达到最低,但氨化处理组pH较对照组提高6.47%,差异显著(P 0.05),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三个处理组NH_3-N浓度饲喂2 h后达到最高,氨化处理组NH_3-N浓度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氨化组乙酸摩尔比例较青贮组提高8.23%(P﹤0.01),青贮组和氨化组丙酸和丁酸摩尔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氨化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较青贮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50.28%和36.3%,氨化组乙/丙比例较青贮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26.67%和49.2%,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结果表明氨化玉米秸秆饲料能促进瘤胃发酵,为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氮素(N)是地球表面常见的轻元素之一,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族,原子序数为7.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地位,使它可以有从-3价到+5结合价的一系列化合物,诸如 NH_3、NH_4~+、NO_2~-、NO_3~-,N_2、N_2O、NO 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有机氮化物的生成是生命发生的先声,氨态氮的生物转化是生物界繁荣的基础。而这些有机和无机氮化物又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鲜芦笋青贮饲料的品质,将当天收割的鲜芦笋秸秆与玉米秸秆切碎后,按1∶0、7∶3、1∶1及3∶7的比例混合成裹包青贮,室温条件下贮藏60 d后开包取样,对不同混合比例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价,以期评价玉米秸秆的添加比例对鲜芦笋秸秆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的添加对青贮效果没有产生影响,芦笋秸秆可以单独制成裹包青贮;鲜芦笋秸秆单独青贮料氨态氮为57.49 g/kg,随着玉米秸秆含量的提高,氨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鲜芦笋秸秆单独制成裹包青贮,其粗蛋白(3.96%)、钙(0.14%)的含量较高;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粗蛋白和钙磷的水平下降。玉米秸秆的添加没有对青贮效果产生影响,鲜芦笋秸秆可单独制成裹包青贮,从而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9.
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NH_3-N)含量的影响。分别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不同的浸提溶液(蒸馏水、去离子水和超纯水)、浸提温度(4、30、11~18℃的室温)、浸提溶液量(90、180、270 mL)、浸提时间(0.5、12、24、48 h)条件下处理,然后测定浸提液的pH和NH_3-N含量,并计算NH_3-N占总氮(TN)的比值(NH_3-N/TN),每个处理12个重复。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对青贮的pH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30℃条件下浸提的pH分别比4℃和室温条件下高0.06和0.05(P<0.05);pH随浸提液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浸提12 h的pH显著高于浸提0.5、24、48 h(P<0.05),浸提0.5 h与48 h的pH没有显著差异;浸提溶液的种类和温度对NH_3-N/TN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90、180、270 mL蒸馏水中浸提后的NH_3-N/TN分别为5.62%、4.22%、3.15%(P<0.05);NH_3-N/TN随浸提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在室温条件下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180 mL蒸馏水中浸提0.5 h后对pH和NH_3-N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的饲草资源,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大豆(Glycine max)秸秆为材料,研究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贮比例.设不同比例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混贮,青贮42 d后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原料干物质(DM)含量,添加大豆秸秆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原料的粗蛋白(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损失率,显著(P<0.05)提高了酸性洗涤性纤维(ADF)和中性洗涤性纤维(NDF)的降解率;同时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降低了氨态氮/总氮(AN/TN)的值.从青贮品质及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8:2和7:3的比例混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