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午节】     
《新农业》2019,(10)
正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裔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扒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  相似文献   

2.
漫画     
张远桃 《新农村》2004,(6):32-3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家家都有吃粽子的习俗。据考证.自殷、周以来,每逢夏至.老百姓就要用粽子祭祀祖先,一般老百姓难以记  相似文献   

3.
李玉洁 《农业考古》2015,(3):310-315
中国各地虽然有许多关于蚕神的传说故事,如汉代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也曾被尊为蚕神享受皇家祭祀。但是后周以后,因其地位低而被淘汰;至于蚕丛氏、马头娘等,只是地方诸侯国或民间传说的蚕神。接受封建王朝正统祭祀的蚕神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嫘祖被认为是古代中国的先蚕、即蚕桑主神。  相似文献   

4.
孔德翊 《农业考古》2015,(1):286-288
西夏建国之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祭祀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一系列祭祀活动。在各种层次不同的祭祀活动中,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祀对象的"社稷"之神在西夏祭祀活动中不再出现。西夏祭祀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国家权力体系重新构建。唐末五代社会变迁和党项民族自身传统,以及多元文化整合共同导致了社稷之神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5.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问有挂艾叶、菖蒲、食粽子、涂雄黄、划龙舟等习俗.以此驱秽防疫纪念屈原。  相似文献   

6.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端午节起源于何处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根据研究,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有(:一)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二)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三)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  相似文献   

7.
明代江南蚕桑生产的发展促使以蚕桑生产为主业的市镇出现。市镇作为蚕桑生产中心除了在蚕桑生产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外,还在江南乡村蚕神祭祀中扮演重要作用。市镇蚕桑业者通过自己的经济支持,为祭祀活动提供资金保证,推动江南蚕神的祭祀纳入到明代国家祭祀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赵崔莉 《古今农业》2007,(1):100-107
清代皖江流域的圩区中,圩民拥有相似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皖江圩区宗教信仰形式多样,普遍建有寺庙庵堂,并有举行家祭的传统。皖江圩区祭祀既具有其它地方祭祀的共性,也体现出圩区的特点:首先是对保护圩区农业安全神灵的格外崇拜,体现出重农观念。第二,许多对圩区做出卓越贡献的官绅成为圩民祭祀之神。这些神灵都是保佑圩区风调雨顺、为农业、渔业消灾避难的庇护之神。通过祭祀活动的举行,圩民之间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9.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书中大量描述了当时该地区所举行的各种祭祀礼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祈求丰收而进行的农业祭祀仪式。通过对这部分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祭祀仪式如籍田、祭社稷、祭风师、祭雨师、祭雷神、祭青苗神、送蝗虫等进行必要的整理和考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当时这一地区农业祭祀礼仪的基本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唐代农业祭祀礼仪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科技》2014,(6):74-75
<正>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也称端五,端阳。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吃粽子是最被大家熟知的端午节习俗。粽子算是药膳的一种,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是很有讲究的。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作为食品包装,其具备天然和无污染的  相似文献   

11.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在卫拉特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卫拉特民间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佛教观念对卫拉特人的丧葬和祭祀习俗影响格外深远,体现在埋葬方式、丧葬礼仪以及对大自然、佛和各种神的祭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仪式源起与现行仪式都江堰清明祭祀放水仪式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重要活动。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大忙生产,同时也为纪念李冰父子等治水先贤,都江堰地区官方几乎每年都于清明举行盛大的祭祀放水仪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乾隆十一年《沈丘县志·祀典志》记载,沈丘县城及其周围祭祀坛肳共有30处,其中神坛16处,鬼坛14处;县官府主持的4处,由里主持的26处。另外有祭祀人、神的祠庙13所,共祠神、人31人。这些坛遗祠庙分布在县境城乡,不仅数目较多,而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首先是占用了不少土地,如先农坛的坛基和籍田就占用土地6.2亩,城隍庙的香火田占有100亩。其次是建筑房舍,仅仅关圣庙和城隍庙两个庙宇就建有房屋40余间,先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诗经》祭祀诗中体现了一种人与神交流的语辞传递方式,即通过巫身份的祝,将人语.呈告诉于神又转述神对人的赐不。此情形在其它先秦典籍中也可见,好象有一个固定的附话框”,人神“对话”多用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四川省直至清代仍然有着较为常见的土地崇拜、稷神五谷神和农神崇拜,土地崇拜和对土地神的祭祀仍然非常活跃。与前代土地信仰相比较,清代四川民间抽象化的土地之神的地位大大下降,土地崇拜中自然崇拜的色彩渐渐消失,社神信仰、土地神信仰及田祖信仰等人格化土地神信仰成为主要形式,庙宇化和世俗化成为神灵信仰的展现方式,民间对土地的崇祀体现出典型的务实性、世俗化甚至功利化。  相似文献   

17.
农民的节     
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之三中秋节,真正定名作为一个正式的节日,是宋代的事。宋以前,在封建官方和民间,都有一些和月亮与秋收相关的活动,如官方和民间都有赏月,民间的祭祀月神土地神等等。赏月在唐代已经十分流行,至今仍流传着“唐王游月宫”的故事,文人雅士更是...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玉米食用工艺及方法陆恒墨西哥人珍视玉米如“黄金”,其玉米食用工艺方法很有特色。一是意念上倾倒,视玉米为营养宝库,是食品中的“营养神”。在墨西哥千古流传“玉米神”的故事,其南部印第安人每年都是都要隆重祭祀“玉蜀黍神”。二是玉米作为主食比重大,占9...  相似文献   

19.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节、元夜,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向来众说纷纭,无有定论。大体有这么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叫“上元燃灯”。汉武帝时为祭祀“太一”神(传说中的天神),正月十五日晚上的灯火一直要点到第二天天亮。本来在战国时期民间即有祭“太一”神的活动,但无燃灯习俗。汉代实行宵禁,但到上元燃灯时,皇帝下令放夜,解除宵禁,让百姓看灯。沿习下来,便成了元宵节。第二种说法是,元宵节不仅与祭祀太一神有关,且与佛教有关。古…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神灵祭祀活动十分普遍,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得土家族敬畏天象自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也让其将农业丰收与否的希望寄托于农业的创始人和祖先神。为了缓解自身对现实的无力感,土家人借助种种神秘力量来庇佑自己,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土家族产生了一套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民俗神灵信仰体系。本文从天象自然神、农作物神、农业祖先神以及农业灵物和畜力神对该体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