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工番茄条斑型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 997年种植加工番茄到2 0 0 2年,农五师八十四团累计种植番茄1 31 7.3hm2 ,累计创利润5 73.42万元,种植面积和单产由1 997年的4hm2和31 .5 t/hm2增加到2 0 0 2年的387.1 hm2和69.75 t/hm2 ;2 0 0 3年又种植了40 4 hm2 。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番茄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重,2 0  相似文献   

2.
白玉豆、杂交油菜二作二收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4年底我们在上饶市玉山县横街镇斧市村、玉山县下塘镇落马村推广白玉豆-杂交油菜二作二收的种植模式.推广经验表明:该模式投资少、效益好,可在1年中均衡利用劳力,培肥地力,解决因干旱而发生晚季撂荒的问题.3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50hm2,平均产鲜白玉豆9 195kg/hm2、油菜籽3 198kg/hm2,产值分别为4.6万元/hm2、0.96万元/hm2,合计产值5.56万元/hm2,除去成本1.245万元/hm2,纯经济效益为4.315万元/hm2.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提高玉米单产,为指导绥阳县山区玉米种植,2013年在黄杨镇开展了对中单808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4.8万株/hm2产量最高,单产达9.3t/hm2,进一步作线性分析表明,产量曲线最高值对应的密度是4.8773万株/hm2.建议山区玉米在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4.5万~4.9万株/hm2株为好;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种植密度4.7万~5万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4.
顾根宝  王才林 《种子》2002,(6):87-87,90
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在 32 0万~ 40 0万 hm2 ,灌溉区只种植水稻 12 0万 hm2 。产量约 3.4t/ hm2 ,雨育区、旱作区种植的水稻产量在 2 .1~ 1.5 t/ hm2 。菲律宾政府非常重视杂交水稻生产。从 1998年正式开始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认识到应用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 15 %~ 30 % ,在中菲两国政府推动下 ,1999年 9月 14日两国农业部签订合作协议 ,2 0 0 0~ 2 0 0 1年中国赠送 15个杂交水稻品种约 45 0 0 kg,给菲律宾进行试种 ,现将试种情况介绍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者。1 试种基本情况1.1  2 0 0 0年旱季和雨季分别试种 13个和 6个中国杂交水稻 …  相似文献   

5.
发展绿肥生产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绿肥生产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陈泽美(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校)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区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发展农业生产。全州总耕地面积276万亩,其中稻田206万亩、旱地70万亩。本州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文化科技落后,...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冬闲稻田大力发展绿肥生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南方目前农业生产现状、发展绿肥生产的有利条件,并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25年(1982—2007)长期定位试验结果“长期种植绿肥土壤有机质积累增加,能够培肥地力,同时,还能提高水稻产量。相反,稻田和旱地连续施用化肥NPK25年后,水稻减产,旱地作物(花岗岩和四纪红土两种土壤种植小麦和黄豆)绝收”,论述了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并指出了目前绿肥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绿肥生产的建议,为地方领导农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7~ 1 998年在贵州省毕节等 1 2县 (市 )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 ,项目以玉米地膜覆盖为主 ,配套推广育苗移栽、杂交良种、绿肥聚垄、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 ,实施两年。共完成有效面积 8.772万hm2 ,其中 1 997年 4 .3 1万hm2 ,1 998年 4 .4 56万hm2 ,项目平均单产 3 71 .4kg/ 667m2 ,新增产 97.9kg/ 667m2 ,增幅3 5.8%,超计划指标 2 5.8个百分点 ,新增总产1 2 881 .682万kg ,超计划 3 4 %,新增总产值 2 4 2 1 7.56万元 ,新增纯产值 1 7546.4 56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其中有 1 0个县为贫困县 ,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贫困地区实用技术普及率及生产水平 ,提高了群众收入和吃粮水平 ,为扶贫攻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此外项目通过绿肥聚垄 ,配方施肥等措施 ,促进了贫困山区土地用养结合 ,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也为山区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制种玉米基地的西移,新疆玉米制种面积已扩大到2.7万~3.4万hm^2,仅伊犁地区种植面积达1万hm^2。为了寻找适合我区的栽培方式,通过我们多年的试验、示范、创新、改进、提高发展成为“矮、密、早”栽培技术体系。5年内累计推广0.33万hm^2,较常规栽培增产10%~31%,已成为新疆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协优 795 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协青早 A与浙恢795 4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具有茎杆粗壮、株型紧凑、穗形大、千粒重高、产量高、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等特点 ,2 0 0 1年 3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在浙江、安徽、江西等省推广种植 1.4万 hm2 。1 品种特性1.1 产量1999年浙江省单季稻区试临安点中小区单产达到10 0 12 .5 kg/ hm2 ,比汕优 6 3增产 18.3% ,达极显著水平 ;临安市品比试验中比汕优 6 3增产 16 .6 % ;大田生产试验 0 .75 2 hm2 ,增产 14 .1%。 2 0 0 0年临安市单季稻区试中 ,单产为 9348kg/ hm…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夏津县夏玉米种植发展迅速,2015年种植面积突破4.4万hm2,面积略低于小麦但产量高于小麦,是本县第一大粮食作物.根据本县气候、地力及种植习惯,夏玉米在“播种—管理—收获”生产环节因地制宜推广“精量直播晚收”、“一增四改”及“一防双减”等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现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推动夏津县玉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俊兴 《种子》1992,(2):71-71
1983年~1990年,我区棉花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累计制种2000余亩,生产杂交一代种40余万斤,推广种植7万余亩。生产实践证明:棉花核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杂交种,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区今后取得棉花生产重大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棉花种子市场发展现状 1.1 棉花生产状况 棉花产业是新疆的主导产业之一,新疆农民的收入中40%~45%来自棉花产业.新疆发展棉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超过660万hm2耕地中,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60万hm2.据统计,2011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57万hm2,较2010年增加17万hm2.2010~2011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为248万t,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和世界棉花总产量的11%,新疆棉花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3.
1 河南省洛阳市夏玉米制种业的兴衰及现状 河南省洛阳市是国家级夏玉米制种基地,也是河南省确定的玉米制种“三西”种子工程建设重点之一.全市总面积1.52万hm2,总人口为680万,耕地面积38.7万hm2.洛阳市内大部分是丘陵山区,沟堑纵横,河流交错,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自然隔离区,为玉米制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开发利用的玉米制种基地面积达4万hm2.从20世纪60年代初引进推广玉米杂交制种以来,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连续数年均稳定在0.5万~0.7万hm2,累计制种面积4.7万hm2,总产量达1亿kg,成为河南省制种面积最大、产种量最多、质量较好的地区.所产种子除满足本市生产用种外,还供应到河南省十多个地(市)、五十多个县(市)区,并远销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陕西省等地区,成为国内夏玉米种子生产销售中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 5 2 7产量与有机肥 ,N ,P ,K施用量间的关系 ,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 5 2 7高产栽培在密度 2 4万 /hm2 条件下 ,有机肥 ,N ,P ,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 :有机肥为 13890~ 16 110kg/hm2 ,N施用量2 0 6 .2 5~ 2 2 0 .35kg/hm2 ,P2 O5施用量 12 5 .5 5~ 14 4 .4 7kg/hm2 ,K2 O施用量 139.72~ 16 0 .2 8kg/hm2 。  相似文献   

15.
绿肥生产是农田循环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是我国江南丘陵区一个重要农业省份,绿肥生产具有历史久、面积大、发展快的特点,绿肥生产尤其是冬季绿肥生产对培肥农田土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概述了江西绿肥资源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种植绿肥在农田土壤培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讨论了江西绿肥生产的发展及其模式、技术与成效;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肥生产、不断培肥农田土壤的若干对策和措施.全文对当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萝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探索绿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均能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效果。用光叶紫花苕聚垄种植玉米产量最高,其产量可达741.8kg/667m2;其次是肥田萝卜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可达610.0kg/667m2;箭舌豌豆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居第3,产量为595.4kg/667m2,不种绿肥(对照)种植玉米产量最低,产量为564.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王启养 《种子世界》2002,(10):15-16
我省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市场经济,冬种瓜菜生产经逐年发展已成为我省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2002年度冬种瓜菜播种面积近11万hm2,外销668.33万t,产值36.43亿元。用种是冬种生产的重要一环,了解并分析生产用种情况对促进我省冬种瓜菜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冬种瓜菜用种现状 1.1 用种量 我省冬种瓜菜,年种植面积11万hm2左右,年需种量约为45万kg左右。以2001~2002年度冬种瓜菜为例,种植10.92万hm2。具体种植种类、种植面积和……  相似文献   

18.
余江县是江南丘陵区的一个代表性农业县。近年来,余江县冬季绿肥紫云英的种植面积在逐步减少,由以前的1.73万hm^2,减少到2008年的1.07万hm^2,意味着冬季农业的农田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也在不断减少。冬季绿肥在整个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予以重视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绿肥服务价值(从调节大气成分功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积累土壤有机质,以及维持土壤养分循环的三个方面的功能分析)平均大约是其冬季农业投入值的9.6倍,相当于1元投入产出9.6元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与育种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新疆棉花“十五”生产状况1.1植棉面积、单产、总产稳定增长“十五”期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01万hm2发展到2004年的111.3万hm2,占全国棉花面积的19.6%;总产由2000年的150万t到发展2004年的17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7.7%;单产由2000年的1485kg/hm2提高到2004年的1572.3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豆的生产和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 我国和世界大豆生产的发展 1.1 世界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从1949年到1999年,大豆生产获得快速发展.1949年全世界大豆面积1277.8万hm2,总产1400.6万t,1999年面积已达7205.2万hm2,总产15774.4万t,面积增长5.6倍,产量增长11.3倍.大豆生产发展快的国家,也是目前大豆的主产国家有美国、巴西和阿根廷.1999年,美国大豆面积2964.8万hm2,单产2550kg/hm2,总产7561.5万t,占世界大豆产量的47.9%; 巴西大豆面积 1297.5万hm2, 产量2376kg/hm2,总产3082.1万t;阿根廷大豆面积747.0万hm2,单产每hm2 2410kg,总产1800万t,这三个国家大豆产量居世界前三位.美国以出口原豆为主,巴西出口豆粕,阿根廷以出口豆油为主.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生产是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近些年印度大豆生产发展也很快,1999年大豆种植面积已达到645万hm2,总产610万t,但单产低,单产946kg/hm2. 1.2 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概况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豆生产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1936年大豆总产量1130万t,大量的大豆、豆饼和豆油从大连港源源外运,大豆作为大宗农产品大量出口.以后由于战乱的破坏,农业生产萎缩,1949年我国大豆产量仅有509万t,不及历史最高年产量的一半.50年代大豆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1957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274.8万hm2,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由于我国人口增长,粮食压力大,大豆种植面积逐步下滑,"三五”计划期间(1966~1970)大豆面积平均800万hm2,"四五”(1971~1975)733万hm2,"五五”(1976~1980)只有667万hm2.改革开放后大豆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1991年恢复到800万hm2,1986年大豆总产1160万t,花了整整50年,总产才超越历史最高水平.80年代后期总产稳定在1100万t上下,90年代初又下滑到900多万t.1993年国家抓紧大豆生产,大豆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0万hm2,总产1300~1500万t,尤其1994年大豆面积922万hm2,总产1600万t,是我国大豆产量最高年份.近几年大豆面积仍可保持800万hm2以上,总产量在1300万t徘徊,1999年大豆面积820.5万hm2,单产1671kg/hm2,总产1370.5万t.大豆供应不足,大量进口大豆和豆粕, 进口量相当于我国产量的一半. 1.3 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及其原因二战后由于食用油短缺,加上饲料的蛋白源不足,促进了大豆生产迅猛发展.1954年美国大豆总产超过我国,20年后1974年巴西又超过我国,再过20年阿根廷大豆生产与我国不相上下,近两年面积虽然不如中国,但因单产高,总产也已超过中国.我国曾是大豆生产第一大国,现已降为第四位,1999年总产量仅占世界总产的8.7%.我国大豆生产波动大、单产水平低、比较效益差,是制约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问题.造成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单纯强调粮食生产,大豆受挤压,往往是抓一抓好一点,不抓就下滑,粮食减产也下滑.从客观上讲,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在保证基本供给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发展大豆的问题,但大豆又是必需农产品,因此大豆下滑到一定程度,又要抓一抓.一般情况是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到700万hm2,大豆会严重短缺,国家就要抓紧大豆生产.其次,人为的挤压大豆也是比较普遍的,往往由于讲政绩,粮食要不断增产,而大豆由于其自身产量相对较低,强调种高产作物,致使玉米等作物多年连作,大豆面积减少.再一个原因是大豆的比较效益差,也制约大豆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往往选择效益好的作物种植,尤其大豆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