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榨槭种源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对来自5个省的12个青榨槭种源首次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青榨槭苗期性状和生物量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青榨槭苗期苗高、地径及组成生长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榨槭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在种源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苗木生物量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结构上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初步筛选出湖南茶陵、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湖南新宁等3个苗期生长优良的种源。  相似文献   

2.
云杉种源苗期性状变异及种源选择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7年生云杉苗为试材,对17个种源的10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并对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变异、种源地理变异模式、种源区划和种源苗期选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径、苗高、当年高、一级侧枝数量、二级侧枝数量、最大侧根粗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8个生长性状种源间差异极显著,重要的生长性状是苗当年高、苗高、地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云杉苗期地径生长量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一级侧枝数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年降水量也呈显著负相关;依据种源间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把17个种源划分为4个种源区;根据10个生长性状的综合指数对参试的17个种源进行排序和苗期初步选择.  相似文献   

3.
用枫杨全分布区内收集的53个种源在安徽铜陵进行苗期试验。枫杨种子千粒重及室内发芽率均存在明显的地理种源差异。参试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十分明显,最优种源比最劣种源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高出184%、127%和74%。枫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性状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密切,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97~0.99,受强度遗传控制,生物量及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57~0.72,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种子千粒重主要表现为东西经向变异,而苗期地径生长与总生物量则表现明显的南北纬向变异趋势,因此,分布区东部种源的种子一般较重,而分布区南部种源的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枫杨的生长变异还受到水系、气候区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它在长江流域、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及长江以北地区等表现出不同的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2891X1(总干重)+0.0058X2(苗高)-0.03136X3(地径),并评选出江西南部的吉安、陕西中部的汉中、江西西北部的武宁、四川东部的达县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等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4.
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红椿Toona ciliata 18个种源的苗期生长规律,为培育优质红椿苗木和选择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红椿18个种源一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定期观测,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获得遗传变异系数,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进行曲线拟合,估算生长参数,分析苗高、地径与地理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红椿苗期苗高和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43.31%和36.25%;参试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地理变异以经度控制为主。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模式;在观测期间,苗高与地径生长都出现2次高峰;不同种源红椿生长性状的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为0.971~0.998,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可将红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及生长后期3个阶段。参试红椿种源在各个时期的起始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结论】红椿苗高和地径遗传潜力大。不同种源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趋势明显,采种点由东到西苗高及地径生长变快。苗期生长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在速生期中,华中及华东地区种源苗高和地径快速生长持续时间较长,但生长量较小,并且年总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状地理变异及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枫杨全分布区内收集的53个种源在安徽铜陵进行苗期试验。枫杨种子千粒重及室内发芽率均存在明显的地理种源差异。参试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十分明显,最优种源比最劣种源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高出184%、127%和74%。枫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性状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密切,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97-0.99,受强度遗传控制,生物量及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57-0.72,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种了千粒重主要表现为东西经向变异,而苗期地径生长与总生物量则表现明显的南北纬向变异趋势,因此,分布区东种源的种子一般较重,而分布区南部种源的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枫杨的生长变异还受到水系、气候区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它在长江流域、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及长江以北地区等表现出不同的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2891X1(总干重)+0.0058X2(苗高)-0.03136X3(地径),并评选出江西南部的吉安、陕西中部的汉中、江西西北部的武宁、四川东部的达且以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等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川滇无患子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选出无患子苗期生长的优良家系,为无患子优良家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云南省川滇无患子分布区域采集25个不同家系果实,将采集的川滇无患子种子播种后,定期对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川滇无患子25个家系之间的平均地径和平均苗高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地径和苗高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保山2号”的平均地径最优,苗高每个阶段最优表现不一致,最差表现一致,均为“世博园1号”。通过聚类分析,按地径、苗高将25组川滇无患子分为3种类群,综合比较结果得出“保山2号”最优。综上所述,川滇无患子25个家系苗木之间综合比较,生长最优为“保山2号”。今后进行种源选育可把重点放于保山,其生长差异对比可为今后川滇无患子优质家系的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种子性状和苗期性状地理变异规律,并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生长的文冠果优良种源,对26个文冠果种源的7个种子性状、6个苗期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不同种源间的种子和苗期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种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01%~29.79%,除种皮质量外其余性状重复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地径、保存率在种源间差异显著,苗期性状变异系数为17.57%~62.01%,苗高和地径的重复力达到80%以上。种子长、种子宽、种皮质量与海拔呈显著相关,无霜期与种皮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地径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根据苗期性状聚类分析,26个种源可分为3类,初选出适宜陕北地区生长的优良种源为内蒙奈曼、北京房山、内蒙科尔沁3个种源。  相似文献   

8.
利用8个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种源82株优势木自由授粉种子及其一年生苗木,开展了种子表型变异和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米老排种子表型性状与苗木生长性状存在明显的种源差异。种子表型性状与苗木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种重与苗高显著正相关;种长与叶重、茎重、全株湿重显著正相关;种宽与苗高、地径、茎重、全株鲜重显著负相关;依据苗木生长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将8个种源分为3类:第一类靖西、容县,为生长优势种源;第二类龙州、那坡、凭祥、德保,为生长中速种源;第三类东兴、上思,为生长较差种源。  相似文献   

9.
对砂生槐4个种源的种子、幼苗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种子性状差异显著。种子性状千粒重以拉萨种源的最重,达37.64g,朗县种源种子最长,达0.50cm,拉萨、日喀则产种子形态为卵圆形,米林、朗县产种子形态为长卵圆形。砂生槐苗高生长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苗高生长期131~134d,速生期46~57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为61.0%~62.3%。种源间苗木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拉萨种源的生长量最大,一年内积累的干生物量最多,朗县种源的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0.
对10个种源苦楝苗期6个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不同种源性状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在6个苗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系数为12.31%~68.11%,除通直度外,不同种源5个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种源间的苗木生长性状的变异明显,苦楝种源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总体来看苦楝种源地理趋势不明显,表现出随机变异现象;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及苗木生长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除通直度外的其他5个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超过45%,说明苦楝种源苗木生长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种源株高和地径与采种点地理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地径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随采种点降水的增多,地径有增大趋势;以株高为标准对苦楝种源进行筛选,初步选出梧州、南昌、兴宁、歙县4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种源山桐子苗木生长规律,促进山桐子繁育进程,对来自12个不同产地的山桐子苗木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各产地山桐子苗木苗高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均在7月1日至9月19日增长迅速,平均增长1.04cm/d,而地径生长期限较长,在9月19日至10月30日仍有明显增长;利用苗木苗高、地径年生长量2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按种源划分,以分宜种源山桐子苗木生长最快,其苗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达到140.53cm、13.82mm,朝天、元坝和仙居种源其次,而奉化、上犹、黄山种源山桐子苗木生长较慢,其中以黄山种源最慢,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仅为103.25cm、10.02mm;12个产地间苗木苗高生长差异显著,而区组间苗高、产地间和区组间地径生长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分析表明,不同产地间山桐子苗木生长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蒙古栎的优良种源,在辽宁省7个蒙古栎种源地(丹东市,西丰县,弯甸子镇,碱厂镇,草河口镇,朝阳县,普乐堡镇)采优树种子,测量种子长径、短径、千粒重(质量,下同)以及幼苗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叶脉数、顶芽体积、生物量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及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蒙古栎的种子和苗期的所有表型性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种子长径、千粒重、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碱厂镇,种子短径、苗高、侧枝数、叶生物量的最大值为西丰县。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苗期,种内变异最大的性状为顶芽体积,变异系数74.70%,种内变异最小的性状为千粒重,变异系数0.18%。对蒙古栎生长表现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序:碱厂镇>西丰县>弯甸子镇>朝阳县>丹东市>普乐堡镇>草河口镇。初步评价结果:7个种源之中,碱厂镇为辽宁地区蒙古栎最优种源,西丰县种源表现次之,可作为备选种源。  相似文献   

13.
以混合家系为对照,对云南松12个种源78个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与混合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云南石屏种源,其次为云南宜良、弥渡、禄丰和四川德昌种源,表现最差的是四川盐边种源;参试家系苗高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石屏龙朋45号家系,地径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石屏龙朋52号家系;苗期综合表现较好的家系有17个,分别是3、4、22、23、41、45、47、51、52、54、55、65、67、73、74、78、80号家系和混合家系;采用不同种源苗木地径和苗高进行逐步聚类分析,12个种源可分为5类,根据各种源苗期地径、苗高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云南石屏种源高径生长均最好,云南腾冲、弥渡、禄丰、宜良和四川德昌种源生长次之。  相似文献   

14.
油松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陕西省3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园和1个优良种源区的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分、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方差分量大于林分;不同种子园和同一种子园的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生长最好的家系比生长最差的家系苗高生长大1倍以上;油松家系种子千粒质量之间变异较大,变异幅度为20.04~65.10 g,种子千粒质量与地径相关紧密而与苗高相关一般;油松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较高,运用生长量指数,评选46个优良家系,可获得苗高和地径16.32%~27.86%和6.39%~23.08%的遗传增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表7参12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源文冠果1年生苗生长节律及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文冠果苗期生长规律,以内蒙古赤峰市乌丹镇、坤都镇和天山镇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河北张家口市蔚县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种群苗木生长节律及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及种源内苗高、地径、主根长、根、茎生物量、根茎比均差异极显著,各性状都是陕县最高;苗高及地径生长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Logistic方程均达极显著拟合水平。苗高、地径速生期分别是31~47d和24~44d,速生期内日均生长量分别为0.42cm和0.06cm。陕县和蔚县种源速生期持续时间较长,各生长阶段净生长量也是陕县和蔚县较高。在北京开展文冠果造林可以重点考虑陕县和蔚县种源。  相似文献   

16.
沈作奎  艾训儒  鲁胜平  张应团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49-1050,1084
研究了紫玉兰一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及其生物量组分的分配模式。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可将苗木的生长时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4月26日以前);生长初期(4月26日至6月17日);生长盛期(6月17日至9月30日);生长后期(9月30日以后)。其中,生长盛期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71.1%左右。利用回归分析,得出苗高、地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呈线性相关,且地径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大于苗高与其的相关系数。并拟合了苗高、地径及主根生长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以了解苗木各部分生长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4个种源18株银叶树优树种子进行苗期生长对比试验。[方法]将优树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数据与优树子代的百粒重、种子长、种子宽、地径、苗高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种源百粒重、地径、苗高差异显著;播种到首次出芽时间为42~75 d,出芽累计天数为65~173 d;相关性分析表明胸径、树高、百粒重、种子长、种子宽、地径、苗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湛江种源的百粒重最大,达1 301.70 g,其次为珠海、深圳、汕尾种源。首次出芽时间及子代苗期生长量以湛江种源最优,湛江种源子代苗期地径、苗高是最差种源汕尾的1.43和1.23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两种源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苗期生长特性的异同,探究调控苗木生长的生理生态性状。【方法】以美国和广东两种源湿地松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抽样,测定5个苗木生长指标、8个针叶生理性状和8个根叶生态性状,进行两种源差异t检验分析、不同指标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广东种源苗高、地径和单株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美国种源(P<0.05);广东种源针叶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美国种源(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活性正好相反;广东种源针叶面积和针叶重分别较美国种源高22.9%、52.6%,但总根长低于美国种源。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源湿地松苗木生长性状、生理性状和生态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的内在相关性。主要区别在于,美国种源苗高与地径、地径与地上生物量、地径与整株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径比与针叶面积、高径比与根总表面积等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广东种源上述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但相比于美国种源苗木其叶绿素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正相关(0.70)。相关性分析还表明,湿地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9.
以8个高山松种源4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物量和生长性状,并对各组分生物量的模型进行拟合,初步选出苗木质量较好的高山松优良种源和预估精度较高的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高山松各种源的生长性状除Ⅰ级侧根数和侧枝数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间各组分生物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地上部分生物量是苗木生物量的主体部分,约占整株生物量的75.60%,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从大到小均表现为:西藏波密帕隆藏布江(PL)种源四川宝兴(BX)种源西藏林芝尼洋河(NY)种源四川康定(KD)种源西藏察隅(CY)种源西藏雅鲁藏布江(YL)种源四川理县(LX)种源四川马尔康(MK)种源,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大小顺序则不尽相同;种源间除侧枝含水率外,其余组分的含水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地径与各组分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比苗高与各组分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加密切,最优模型以地径(D)、地径—苗高(D2H)为自变量的幂函数生物量模型。综合比较发现,西藏波密帕隆藏布江(PL)种源的苗木质量较好,积累的干物质较多,能更好地适应试验地环境,有较大的碳储量和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刨花润楠主要分布区的14个种源为研究对象,在广州增城开展种源试验,通过对14个种源的刨花润楠苗高、地径、叶面积、叶周长等性状进行观测,分析不同种源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系数相当,其种源间和种源内生长性状变异均较丰富;8个叶片性状种源间的变异系数为17.52%~44.71%,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亦变异明显;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均大于0.750,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刨花润楠的苗高、地径等苗期生长性状受自身遗传控制,且不同种源间变异明显,种源选择潜力较大。刨花润楠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及气候变异趋势不明显,表现出随机现象;苗木生长性状与叶片大小呈负相关,即叶片越大、叶柄越长,苗木生长有变慢的趋势;对种源苗期性状进行聚类,可将刨花润楠14个种源划分为5个类群;刨花润楠苗期生长及叶片性状有一定的地理趋势,但也有一定的随机性。以地径为标准对刨花润楠优良种源进行筛选,初步选出永春、兴安、昭平3个种源作为适宜广东地区造林的优势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