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鸡腿菇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鸡腿菇属于中温型品种,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25℃,自然条件下,只有在每年的3~5月、9-11月生产两季。但只要了解了其生物学特性,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条件,夏季照样可以生产出鲜嫩味美的鸡腿菇。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此技术只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且栽培面积为300~1000m^2)。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蔬菜品种,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草莓日光温室复种指数,实现增产增收,通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每栋标准温室可采收鸡腿菇1000kg,较普通草莓日光温室可增收1.5万~2.0万元,折合每667m2鸡腿菇产量和效益分别为2000kg和3万~4万元,同时平均每667m2草莓总产量和效益分别达到4000kg和6万~8万元,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每667m2总收益可达9万~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草莓育苗及定植、鸡腿菇菌棒制作及覆土栽培、套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鸡腿菇价格逐渐上扬.刺激了鸡腿菇生产的发展.鸡腿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回过头来看一下,却发现靠种植鸡腿菇发财的菇农是少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呢?笔者调查了山东、江苏等省的鸡腿菇生产现状,重点剖析了菏泽市的两大鸡腿菇生产基地——东明县和单县,结合菏泽学院园林工程系食用菌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生产工艺,生产程序不够科学、合理,造成食用菌大环境遭破坏,重茬病害较为严重..②菇农没有经过认真培训,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鸡腿菇栽培业持续发展,根据山东省及菏泽市各地成片速生杨树林地闲置的现实情况,总结出速生林间作鸡腿菇技术,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家友  王敏强 《食用菌》2004,26(1):38-39
鸡腿菇又名鸡腿蘑,因其味美,鲜脆可口,倍受市场青睐。但目前鸡腿菇的栽培场地都选择在日光温室或温棚中,成本较高,使大面积规模化栽培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尝试了在大田中搭小弓棚栽培鸡腿菇的模式,效果良好。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渊  张筱梅  张焕英  杨静 《食用菌》2004,26(2):21-22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促进鸡腿菇的栽培生产,笔者对鸡腿菇的发酵料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北方栽培的原料,并简化其栽培设施和生产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空调房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钟礼义  钟孟义 《食用菌》2005,27(3):43-44
鸡腿菇,一般不进行夏季高温季节栽培,为了夏季高温季节也能进行鸡腿菇生产,笔者进行了空调房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田发恩 《北方园艺》2007,(2):173-174
鸡腿菇属鬼伞科,学名毛头鬼伞。由于在低温时菇大形似鸡腿,菇农称其为“鸡腿菇”或“鸡腿蘑”。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益脾健胃,清神宁智,对治疗糖尿病、痔疮、降血糖去血脂有一定疗效,是一种食药兼用的菌类。鸡腿菇的常规生产是每年11~12月份装袋,第2年3~5月份出菇的生产模式;反季节栽培既每年2~3月份装袋,5~9月份产品上市。青海省湟中地区具有生产反季节鸡腿菇的气候优势,年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鸡腿菇嘉应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显辉 《食用菌》2005,27(3):49-49
以鸡腿菇、白砂糖、甘草、山奈、公丁香、茴香等为基本原料,采用糖煮、浸渍的办法生产鸡腿菇嘉应子并提出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该产品质地柔嫩、气味芬香,酸甜爽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且符合卫生标准。本文所介绍的鸡腿菇嘉应子产品,融合了传统的果脯蜜饯制作方法和现代食品制作工艺,易于掌握,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腱前景。  相似文献   

9.
鸡腿菇废料栽培春莴苣优质丰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鸡腿菇 (Coprinuscomatus)栽培面积的逐步扩大,栽培后的废料也逐渐增多,根据 2003年统计结果,河南省周口市鸡腿菇栽培面积 11 2万m2, 180万袋,约产生废料 144万kg。河南省栽培鸡腿菇 85万m2, 1 360万袋,可产生废料 1 088万kg。这些废料如不进行科学处理,加以利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笔者对施用鸡腿菇废料栽培春莴苣的效果与传统的施用土杂肥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鸡腿菇废料栽培的春莴苣直径显著增加,整齐度好,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每 667m2 折合产量 5 270kg,比施土杂肥增产 16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处理鸡…  相似文献   

10.
车海忠 《北方园艺》2011,(24):202-204
以双孢菇2796、鸡腿菇4号为试材,利用平菇、金针菇菌糠栽培双孢菇、鸡腿菇并进行羔羊育肥研究.结果表明:菌糠代粪肥栽培,双孢菇菌糠的添加量40%为最优;菌糠替代玉米芯或棉籽壳等生产主料栽培鸡腿菇添加20%~40%的菌糠和对照相比降低成本18%~35%,而产量仅下降9.6%~16.8%;菌糠饲料替代粗粮育肥羔羊菌糠添加20%育肥效果明显,增重率较对照高13.7%,毛体重较对照高3.2 kg,羔羊胴体重比对照组羔羊提高1.79 kg,屠宰率较对照提高2.2%.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鸡腿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我国北方春、秋雨后在麦田或林地、果园生长的一种食药用菌。其子实体群生,菌盖圆柱形,连菌柄似火鸡腿,故名鸡腿菇。菇体幼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鸡腿菇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以1 kg体重用2 g鸡腿菇的浓缩物喂小白鼠,1.5 h后降低血  相似文献   

12.
王尚荣  周天华 《食用菌》2002,24(6):22-22
近几年鸡腿菇人工栽培技术不断提高 ,其产量与平菇不相上下 ,且栽培原料广泛 ,技术易掌握 ,所以开发鸡腿菇生产前景广阔。自 1996年 ,菏泽农校用各种秸秆进行生料栽培试验 ,并从中优选出高产配方及成功的栽培管理模式 ,目前已在我市大面积推广、应用。1 营养要求1.1 碳源 鸡腿菇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果糖 ,其次是葡萄糖以及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生产实践证明 :在培养料中加糖后 ,再添加 3 0 mg/ kg的柠檬酸 ,能促进菌丝快速生长。1.2 氮源 鸡腿菇最易利用的氮源 :各种动物粪类、麦麸、饼肥等有机氮 ,铵态氮、硝态氮次之。其培养…  相似文献   

13.
蒋国建  姚建华 《蔬菜》2002,(9):22-23
采用摇瓶液体培养食用菌菌种,具有生产条件稳定、菌丝体的菌龄整齐一致、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是食用菌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基本保证,是食用菌行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鸡腿菇是继平菇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又一个食用菌品种。目前鸡腿菇菌种的生产主要采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入固体基质培养,由于菌丝吃料速度较慢,从接种到满袋约需要28~35天,周期长,无形中增加了菌种的污染率,且袋口与袋底菌龄相差20多天,影响了菌种的质量。而鸡腿菇液体菌种具有周期短,菌龄整齐一致的优点,但是又存在…  相似文献   

14.
鸡腿菇栽培需使用发酵料生产,笔者经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利用酵素菌发酵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不仅原料发酵彻底和产量高,而且有较好的防病能力,对防治土生的鸡爪菌也有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是我市较早引进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 近年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为生产出更多的无公害鸡腿菇产品,提高产品档次,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现将无公害鸡腿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腿菇又名鸡腿蘑、毛头鬼伞、刺蘑菇,具有一定的医疗营养价值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可清心安神、益脾胃,治疗痔疮、糖尿病,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由于其生产周期短,培养材料丰富,因此,可规模化栽培。但目前鸡腿菇栽培基本上都是在日光温室或菇棚内进行,成本较高,使大面积化栽培受到限制。几年来,笔者尝试在大田中搭小拱棚栽培鸡腿菇,获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要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沈新磊  姚勇 《食用菌》2016,(6):55-56
正我国鸡腿菇的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消费者对鸡腿菇认识的不断深入,鸡腿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河南漯河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总状炭角菌的危害,造成鸡腿菇栽培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广大菇农损失惨重,从而缩减栽培规模甚至放弃鸡腿菇的栽培。鸡腿菇总状炭角菌已经成为制约鸡腿菇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河南漯河市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多年的生  相似文献   

18.
利用香菇菌糠栽培草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以利用苹果枝条袋料栽培香菇发展很快,年栽培香菇菌棒1000万棒以上,留下了大量的废菌糠,如何利用这些废菌糠变废为宝,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两年来,我们根据草菇的生物学特性,多方面试验,终于试验出了香菇菌糠栽培草菇的较佳配方和管理技术,并在我市大面积推广栽培。现将笔者利用香菇菌糠栽培鸡腿菇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兖州市漕河镇菜农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蒜-菠菜-白菜-芸豆间作套种模式,667m^2可产蒜头2000kg、蒜革500kg、菠菜300kg、白菜5000kg,芸聂1000kg,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腿菇母种培养基使用最多的是传统的PDA培养基。然而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鸡腿菇能够在PDA培养基上生长,但萌发力比较弱、长势缓慢、菌丝活力差,进而影响其产量。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对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进行了分别以棉籽壳、牛粪为主料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鸡腿菇的母种培养基比传统的PDA培养基更适宜鸡腿菇生长需要,且用牛粪为主料栽培鸡腿菇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