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振学 《水产科学》1995,14(3):30-31
对白鲢亲鱼催产效果差原因的初步探讨包振学(辽宁省朝阳县水利局)关键词:白鲢,亲鱼,催产在鲢鱼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往往遇到这种情况:被选中的亲鱼在年龄和体重等方面都达到了催产标准,催产后或不发情,或半产,且受精率、孵化率很低;或腹部膨胀,甚至造成死亡。经...  相似文献   

2.
亲鱼培育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亲鱼培育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我场各年从事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工作,在亲鱼的更新换代、秋春季的重点培育、亲鱼的催产方法、催产剂的配合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分述如下:一、亲鱼的更新换代认真开展“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研究工作,首先逐步淘汰老亲鱼,不断引进原种新亲鱼,使亲鱼群体保持在青壮年状态,其次应大小归一、年龄相仿、专池培育,使性腺发育能保持同步。并且在引进亲鱼时要避免近亲血缘,使亲鱼保持优良性状。二、产后培育亲鱼催产结束后,在短期内抓…  相似文献   

3.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8):25-25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时期,此时水温在北方地区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卵率和孵化率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也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握好亲鱼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1挑选好成熟亲鱼催产亲鱼的成熟与否,决定了催产效果的好坏。选择亲鱼时,一般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来鉴别成熟度,成熟好的雌亲鱼腹部膨大,前后腹部圆整、丰满、柔软而富有弱性。草鱼、白鲢、生殖孔突出、微红。未成熟的雌亲鱼,前腹较圆但后腹部瘦削,不够松软,无弹性,生殖孔不突出或微突出。过熟的雌亲鱼腹部过分膨大,弹性减弱…  相似文献   

4.
唐文联 《齐鲁渔业》2004,21(2):12-12
减少催产亲鱼的死亡,是鱼苗生产者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笔者发现,引起催产亲鱼死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亲鱼在产卵生殖过程中体能消耗很大,加上催产药物的副作用,使亲鱼肌体抵抗能力下降,如果亲鱼受伤严重,各种病原体会趁机侵染鱼体,引发疾病,导致亲鱼死亡;二是亲鱼的体质差,或  相似文献   

5.
选择成熟度良好的亲鱼,是催产成败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生产中选择催产亲鱼普遍采用体外观察法(看、比、摸)。我们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用这种方法来选择催产的雌性亲鱼,很难掌握,特别是在催产的早期。笔者近四年来在九观桥水库鱼苗场亲鱼催产过程中,将选择雌性亲鱼成熟度,采用先体外观察初选,再进行挖卵观察鉴别的方法。本文谈谈肤浅体会,以期对提高亲鱼催产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余丰 《水利渔业》2006,26(3):72-72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引起催产亲鱼死亡的主要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亲鱼在产卵生殖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加上催产药物的副作用,使亲鱼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如果鱼体受伤严重.各种病原体会趁机侵染鱼体,引发疾病,导致亲鱼死亡;二是亲鱼的体质差。性腺发育状况欠佳。或是催产时水温变化幅度较大,以及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当(剂量过高或过低),亲鱼不能正常产卵或发生难产.并由此引起自身生理活动失调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要做好草鲢鱼人工繁殖工作,首先要把亲鱼培育搞好。有了精心培育的性成熟良好的亲鱼,还必须进行人工催产,才能使亲鱼产卵、排精,而后孵化出鱼苗。在催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即抓住催产时间和正确使用催产剂的种类和剂量。我省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段时间内催产为宜,在这个时间内,  相似文献   

8.
亲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进行预防。打印病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预防。锚头鳋病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90%晶体敌百虫,间隔2周,连续全池泼洒2~3次进行预防和控制。另外,要防止产后亲鱼死亡。操作不细心,造成严重机械损伤;亲鱼成熟度选择不当,性腺发育未达到催产水平而催产。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引起亲鱼产后死亡。还有催产剂用量过大,也可导致亲鱼死亡。防治方法如下:1.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尽量减少拉网次数,减少亲鱼受伤的机会和体力消耗。拉网进行角度要遵照操作规…  相似文献   

9.
鲤鱼成熟雄鱼精液的生态生理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Cyprinus Carpio L.)在产孵季节鲤亲鱼采用催产方法可明显提高精液量,产精液量比不催产雄亲鱼提高10.3倍,但精液中精子的密度随着采精量的减少,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5,30(5):44-44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时期.此时水温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孵率、孵化率高。鱼苗下塘和成活率也高。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严把亲鱼催产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7,(6):10-19,F003
前言 自1958年我国先后用鲤鱼垂体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四大家鱼以来,对淡水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发现催产剂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常见一些催产的亲鱼不产及难产。这除了与亲鱼的培育、生态条件有关外,可能生理上由于亲鱼多年连续注射HCG或垂体后,产生体液性抗体——抗激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锦鲤水库网箱繁育中,催产亲鱼密度对锦鲤催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雌雄比1:1.5,在水库网箱人工催产条件下,锦鲤适宜的催产亲鱼密度为2~3尾/m2。随着锦鲤亲鱼密度的增加,催产率明显降低,受精率虽然变化不甚明显,也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异育银卿亲鱼的选择和培育、繁殖期的掌握、催产剂的注射、人工授精方法及脱粘、孵化技术。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注射催产剂后不产卵和水霉菌的侵袭,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晓锋 《水利渔业》2007,27(4):40-41
研究了锦鲤水库网箱繁育中,亲鱼密度对锦鲤催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雌雄比1∶1.5,在水库网箱人工催产条件下,锦鲤适宜的催产亲鱼密度为2~3尾/m2。随着锦鲤亲鱼密度的增加,催产率明显降低,受精率虽然变化不甚明显,也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十几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催产和收集各地催产家鱼亲鱼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在万尾次以上,其中许多实践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16.
一、亲鱼的选择:注意保种,提纯复壮,控制近亲繁殖,避免由于亲缘关系造成种质退化,生殖效果下降,选择规格相同的健壮亲鱼,及时分塘,合理喂养,使亲鱼同步发育,产卵受精顺利。二、适时催产:团头鲂的生殖季节比四大家鱼早半个月左右,一般最佳催产期只有20天。很多繁殖场每年都在“四大家鱼”繁殖之后,5月中旬催产,错过了合适的催产时机,造成不良的催产效果。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及暖冬现象的出现,亲鱼的摄食率及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造成卵巢的早熟,考虑有利于生产,易在水温20~24℃,“四大家鱼”初次试产时催产,特别是利用循环水繁殖场更要…  相似文献   

17.
鲈鲤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鲈鲤(Percocypris pingi)的全人工繁育技术,2012年对人工驯养的鲈鲤亲鱼进行了4批次共计23组催产试验,在4种不同的催产剂组合中选出催产效果较好的一组,于2013、2015年再次应用,分别进行了6组和10组鲈鲤人工繁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催产效果较好的催产剂组合为鲤鱼脑垂体(P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_2)。对所有雌亲鱼采用一次或多次注射,每次注射的催产剂量为PG每千克鱼体质量不超过8 mg,LHRH-A_2每千克鱼体质量不超过12μg。采用2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1/8~1/6,余下剂量第二次注射完。在水温17~21℃的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2~20 h。结果表明,对养殖条件下的鲈鲤进行人工繁殖是可行的,但亲鱼培育和苗种孵化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5,(9):22-23
1965年以前我区草鱼孵化一直停滞不前,主要是对草鱼整个生长及各个阶段发育规律没有很好掌握。在催产季节,选择亲鱼作为催产对象时,仅仅凭亲鱼外观的特征。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这样选定的亲鱼在催产时准确性和把握性都不大。1966年后,我们使用采卵器,挖取亲鱼卵粒观察,  相似文献   

19.
1.选择催产亲鱼在选择雌亲鱼时.将鱼体膜部向上躺平,稍露出水面,若腹部膨大而柔软.特别在下腹部两侧略下垂,中线微凹,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稍突的鱼,即可催产。雄鱼选择的方法是:用手轻挤鱼下腹部两侧。生殖孔有乳白色浓厚的精液流出。且入水后很快散开的。即可催产用。  相似文献   

20.
三角鲂(Megelobrama terminalis)隶属鲤形目、鲤科、鲂鳊亚科、鲂属。自1998年至2003年共催产亲鱼14批、1022组,平均催产率92%,受精率95。2%,孵化率88。3%,繁育出水花鱼苗1。6亿尾。现将本人几年来大批量开展人工繁殖总结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一、亲鱼培育与选择 1.亲鱼培育培育池面积2~5亩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