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对准确地计量地带性森林碳库大小是估算区域森林碳汇潜力的前提。根据全市不同森林类型设置样地900个,运用样地清查法估算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52.16 Tg C。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21.97 Tg C和27.16 Tg C。碳储量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从化区和增城区;总碳储量的组成中,土壤层碳库比例最大(58%),其次为乔木层碳库比例(40%),而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细根(≤ 2.0 mm)的生物量比例大多在1%~2%;天然林碳储量与人工林接近,但是碳密度显著大于人工林(p < 0.05);不同林龄从小到大排序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成熟林;天然林以阔叶混和它软阔的碳储量最高,阔叶混和黎蒴的碳密度最高。人工林不同林型从大到小排序为:南洋楹 > 黎蒴 > 木荷 > 木麻黄 > 它软阔 > 阔叶混 > 湿地松。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78.03 t C hm-2,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79.61 t C hm-2和98.42 t C hm-2。本研究全面计量了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现状,这对评估该地区森林固碳潜力和指导碳汇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清单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对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分乔木林碳库、竹林碳库、经济林碳库和灌木林碳库4大碳库分别进行估算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的差异与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2016年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53.359 TgC,平均碳密度为24.266 t/hm~2。全省14个市州中,怀化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为36.863 TgC,其次是邵阳市、永州市和郴州市,常德市的森林植被碳密度最高,为40.584 t/hm~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阔叶树碳储量最大,三杉碳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2年河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建立不同优势树种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或标准地资料,以树种含碳率作为生物量转换为碳储量的系数,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水源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南阳水源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7522.68万t,碳密度129.42 t·hm-2。其中森林土壤层碳储量6045.03万t、占总碳储量的80.36%,乔木层碳储量1018.30万t、占13.54%,森林下层植被和枯落物层碳储量为459.35万t、占6.10%;在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多为6201.95万t、占82.4%。研究可为当地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9,(5):37-43
以云南省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及平均生物量法,结合各树种不同龄级的计算参数,估算了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892.596 Tg,平均碳密度为39.260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5.67%;乡土树种云南松和栎类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58.34%;幼、中龄林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49.97%;碳密度与年龄成正比;天然林的碳储量、碳密度均高于人工促进林和人工林。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西部高、东部低。研究认为,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是造成全省碳储量和碳密度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严格保护和恢复石漠化区域森林植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人工造林、抚育和封山育林管理等,是提高全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测算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典型区长汀县2016年、2018年、2020年三个时期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使用ArcGIS软件绘制长汀县森林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全县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9 434.58 t,其中林分碳储量8 174.56 t,经济林、灌木林和竹林碳储量1260.02 t。三个时期森林碳密度分别为31.45 t/hm2、31.87 t/hm2、37.43 t/hm2,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呈先缓慢增长后快速上升的增长趋势。2016—2020年森林碳密度空间上均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林分碳密度格局与森林碳密度空间格局基本一致,经济林、竹林和灌木林碳密度整体上呈西北高,东南次之,中部最低的U型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成都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以成都市2017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数据源,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估算生物量,实测和选取植被含碳率,基于小班尺度估算成都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并运用ARCGIS 10.5软件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1)全市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336 9×10~(7 )t,平均碳密度为11.71 t/hm~2,其中林分碳储量占78.50%,是全市碳储量的主体,呈稳定持续增长型结构。(2)在空间分布上,全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吸存能力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由西北向东南可分为4个区,即西北部龙门山脉高储量高吸存区、中部平原分散型中储量低吸存区、中东部龙泉山中碳储量较高碳吸存区、龙泉山东侧的丘陵台地低碳储量和低吸存区;海拔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海拔增加,总体呈以中海拔区域为最高倒"V"字型变化趋势;坡度分布格局为随坡度的增加,碳储量总体呈以缓坡为最高的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吸存能力则呈以陡坡为最高的先快速增加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森林植被固碳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全市森林植被增"汇"宜采取一区一策,因地制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NPP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的关键参数,是表征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指标,对了解植被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大气CO2吸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遥感监测的NPP数据,通过趋势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系统分析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NPP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5年,NPP主要分布在400~800 g C/(m2·a)区间内,所占比例超过70%;NPP在空间分布上较为离散,与高程联系紧密,东部地区及茂名市、阳江市的NPP相对较高;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的NPP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加速率为4.9 g C/(m2·a);不同年度NPP值总体处于较稳定状态,所占比例为99.25%,抗干扰能力强;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的NPP经异养呼吸后仍有60.6%保留在生态系统中,反映了国家级公益林良好的固碳能力,为我国“碳中和”目标贡献了林业力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9年湖北省林业资源连续调查第六次复查数据和标准地实测数据,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推荐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和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710.01 Tg·C,其中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15.74%、2.89%、2.11%和80.56%,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420.43 Tg·C和151.59 Tg·C。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11.51 t·hm-2,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差异较大,介于88.32~177.79 t·hm-2之间。森林不同林层中,乔木层碳密度介于7.63~55.7 t·hm-2,灌木层碳密度介于0.25~12.49 t·hm-2,枯落物层碳密度1.14~3.53 t·hm-2之间,土壤层碳密度介于73.25~136.87 t·hm-2之间,主要集中在30 cm的土层厚度,呈现明显的表聚特征,土壤碳储量平均为植被层的3.88倍。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近成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湖北省森林主要以中幼林为主,林业碳汇潜力巨大,合理的经营方式,可以提高森林结构质量水平,有效增加森林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2 km ×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对广东省东莞市8个主要森林类型的植被碳库、凋落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等三大碳库的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计量、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东莞森林碳储量总量为973.05 ×104 t,森林总平均碳密度为175.86 t·hm-2;其中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61.48 × 104t,平均...  相似文献   

10.
在2011—2012年江苏省样地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截止到2012年,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79.16Tg C。其中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储量分别为57.95,6.90,14.44,99.87Tg C,占总碳量的32.44%,3.85%,8.05%,55.66%。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为143.00T/hm2。各层的碳密度大小为:土壤层(83.65 T/hm2)乔木层(51.43T/hm2)凋落物层(5.24T/hm2)灌草层(2.66T/hm2)。林分类型不同,其碳储量和碳密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落叶阔叶林碳储量最大为102.03Tg C,竹林碳储量最小为3.90Tg C;常绿阔叶林碳密度最大为170.97 T/hm2,落叶阔叶林碳密度最小:109.99 T/hm2。从龄组看,全省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10a以下林、10~20a林,分别为11.36,27.92Tg C,两者占全省总碳储量25.07%,61.63%。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特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含量、氮含量与植被地上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其中氮含量与地上生物量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3),各土层含水量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热带森林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中国热带森林的分布、类型和特点。中国热带林业的几个基本数据:热带有林地总面积为1125.66万hm2;热带林分面积为1074.49万hm2;热带天然林总面积为607.38万hm2;热带人工林总面积为467.11万hm2;热带林木总蓄积为6.6亿m3。中国热带森林面积在世界各国中约占第18位。并针对中国热带森林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热带森林的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2.
概括论述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建设现状,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对现有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定性评价,进而提出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王刚 《林业科技情报》2009,41(3):20-21,23
文章从林地利用面积和林木蓄积两方面对黑龙江省黑金河林场2007年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1998年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该林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森林资源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3—2013年共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主要从权属结构、起源结构、树种组成结构、龄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5个方面,对我国森林资源结构变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凉城县林业分类经营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城县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旗 (县 )之一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更为紧迫和重要。本文针对凉城县社会、经济、自然和林业现状 ,提出了分类的原则、技术标准以及实施分类经营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韩国自然休养林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以森林体验、环境教育、健身疗养、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自然休养林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30多年来,韩国自然休养林以其清新自然的环境和独特的休养功效,日益成为韩国人缓解压力、愉悦身心、保持健康的最佳去处之一,已成为韩国国民心中理想的森林休闲度假目的地。文中介绍了韩国林业概况,总结了韩国自然休养林发展的阶段特征、经营管理特点,提出了对我国森林公园等保护地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森林认证助推世界私有林及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上绝大部分森林是私有林, 而随着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森林认证对促进世界私有林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分析世界私有林和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认证发展现状、模式和作用的基础上, 对如何推动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认证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改后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特点和湖南省林改基本现状,分析了林改前后森林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新形势下,提出了包括提高编案质量,强调公众参与;明确编案单元,重视方案的可操作性;加强科学引导,放活经营权;落实采伐限额,完善林木采伐制度等科学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的几点建议,以期落实林权改革政策,巩固林权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国内外森林覆盖率涉及的相关问题, 对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对森林、林地的有关定义、划分条件和森林覆盖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森林的定义与国际上的定义基本接轨, 在森林的定量指标上属于阈值的中下水平。建议对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概念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进一步明确, 对我国森林的定量指标不宜再往下调整。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及其产业的正面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指导森林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开发实践 ,对与森林生态旅游相关的序列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研究总结了森林生态旅游产生的本业对森林资源、林业经济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