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流域试点小流域治理模式及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正>1 1996年小流域试点治理的新进展1996年是小流域试点工作重新步入正轨的一年.一年来,各省区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发动群众,投身于治山治水、防治水上流失的伟大事件中来,小流域试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据初步统计,1996年30条试点小流域共完成水土流大综合治理面积85.10km~2,年均治理进度达12.2%,明显高于往年.各地在抓好小流域治理的同时,在深化改革上也有了较大的举措.各试点小流域都不同程度地抓了开发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改革、发展、提高是1996年黄河上中游小流域试点工作的显著特点.1.1试点工作改革力度明显加大,多元化投资渠道已初步形成一方面试点的主导思想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地都把小流域经济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大部分流域把试点的着重点转到了开发性治理上来.在具体措施布置上,大力发展经济林,充分开发利用地埂和闲置土地,建立流域支柱产业,增强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当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人居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初步探讨了广元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其对于项目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并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系统优化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小流域试点工作自1980年开展以来,已先后在黄河中上游七省(区)布设了114条试点小流域.十几年来,在水利部农水司和黄委会的领导与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不仅为试点小流域群众的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而且为面上水土保持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会宝山生态产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农村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新了小流域治理模式,运作方式独特,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已带动了当地蔬菜、林业、畜牧等行业的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流域具体情况不同,其治理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但目标都是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应遵循原则及主要措施比例、布局的分析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可为生态型、经济型、综合型三大类。  相似文献   

8.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加强预防监督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需要,也是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总结了6年来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成效与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生态化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流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已严重威胁到全流域的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长治”、“天保”、“退耕”三大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加剧,但其本身仍有许多局限与不足。由于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十分重要和紧迫,本文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征生态税、发展生态经济农业、实施生态移民、加大生态进口和发展生态旅游等一系列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生态化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留村小流域属平顺县中五井乡,是典型的土石山区。其治理难度大又于黄丘区。当地群众紧密结合实际,在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中,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建设“两高一优”农业,改善和提高环境容量相结合提出并实施了“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 10年来 ,以“长治”工程为骨干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快速推进。截至 2 0 0 0年底 ,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 2 1万km2 ,其中“长江”工程 12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 8万km2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不断加强 ,建立了一支有 70 0 0名专职监督人员的执法队伍 ,初步建立健全了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的配套法规体系 ,累计对 6 80 0多起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 ,审批水土保持方案超过 4 1万个 ,开发建设单位交纳水土流失防治费 35 0 0多万元 ,补偿费 370 0多万元 ,自行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费累计超过 6 7亿元 ,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速度加快 ,年治理突破 1 3万km2 ,成效十分显著。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运作方式是一种高效、有力的领导机制。实施西部大开发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 ,要落实好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十五”期间 ,水利部门要做好归口管理 ,依法监督。要强化植被保护 ,巩固好治理成果。要在解决好群众基本口粮的基础上做好退耕还林还草 ,优化治理措施的配置 ,加大林草措施比重。严格基本建设程序 ,推行项目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落实“四荒”治理开发政策 ,依法保护治理开发者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江是闻名世界的“黄金水道”,在地域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国计民生的大动脉;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分析其水土流失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及成因,提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原则。  相似文献   

14.
“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是以地(市、州)、县(市、区)为单元创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面积示范样板,涉及“长治”工程项目区的40个县(市、区),建设期为5年(2001-2005年)。实施大示范区建设是新形势下“长治”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需要,对于加快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最大洪水以来历史上又一次全流域特大洪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是这次洪灾的主因,如何尽快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整治生态环境,确保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长治”工程在赤水河流域山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实施“长治”工程 6年来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 96 6 8km2 ,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路子 ,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山区生态环境 ,促进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治理区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 5 98元增加到 16 2 9元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双堡子沟小流域通过2002—2006年的连续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在治理技术和思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由单纯水土流失防治发展为治理、开发、经营、持续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开发性治理,进而为县域流域治理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小流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过程出发,兼顾小流域综合治理的3大效益,以可持续发展发展度指数和协调度指数为基础构成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评判指标体系,并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划分为6级。  相似文献   

20.
在详细分析黑牛河流域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结构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该流域土地资源的优缺点,认为该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诸多优势条件,同时指出水土流失是制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性因素。为此,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现黑牛河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