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我县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大量营造樟子松用材林。目前树龄超过10年、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成片樟子松林已达到3,000多亩。十几年来,我们对樟子松的生长进行了观察。樟子松具有生长迅速、不苛求土壤、耐寒抗旱、少病虫害等特点。因此,樟子松已成为我县荒山荒地造林、低质林改造的比较理想的树种之一。但是,目前樟子松种子远远满足不了造林的需要。为了及早解决种源问题,1973年县林业局决定将中育林场26亩9年生樟子松人工林改建为母树林。经过近5年的试验,于1978年县局又决定扩大樟子松母树林基地,分别将我县南屯基、仁合等林场1,000亩樟子松人工林改建为樟子松母树林。几年来的经营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后备母树林的选择近几年来,我们抓了一下后备母树林的建设,有红松450亩,樟子松360亩,落叶松120亩,后备母树林都是由人工林改建而成的。因为用现有人工林改建,由改建到结实,所需要的时间短,容易尽快满足当前对种子的急需,同时由于后备母树林较一般林分具有结实早、结实多、种子品质好,生产成本低以及采种安全等特点,所以后备母树林的建设,应该成为我们目前林分良种生产的当务之急。在基地的选择上,主要考虑:  相似文献   

3.
周宏 《辽宁林业科技》2020,(3):36-37,43
樟子松是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优选树种,生产上存在良种缺乏的问题。为了提高樟子松母树林结实量,以付家林场30~35年生樟子松母树林为研究对象,探讨疏伐强度对母树林结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樟子松母树林处于中龄林时,对初植密度4 m×5 m的母树林采取重度疏伐,保留密度为8 m×8 m,即每公顷保留150株,樟子松母树林球果数量和质量达到最佳。该研究结果为辽西北地区樟子松母树林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具有生长迅速、不苛求土壤、耐寒抗旱、少病虫害等特点。因此,樟子松巳成为我县荒山荒地造林、人工林更新、低质林改造的比较理想的树种之一。但是目前樟子松种子远远满足不了造林、育苗的需要,已成为发展樟子松的一大困难。为了及早解决种源问题,于1978年分别将南屯基、仁合等林场近1000亩樟子松人工林改建为母树林。经过几年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评选出的云南松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是充分挖掘现有云南松优良种质资源,获取良种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对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的技术措施和母树林的概况作了介绍,并对改建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改建后的母树林树干通直度为Ⅰ级的比率由69%提高到9699%,木质纹理扭率由1538%下降为60%,种子千粒重提高2g~3g,3年生子代林树高生长量比对照提高392%。由此看出母树林改建效果良好;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对云南松群体选择改良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对其他一些松科树种群体选择和母树林改建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具有耐干旱瘠薄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绿化风沙、干旱地区的重要树种,但其种源目前只限于大兴安岭山地及海拉尔一带沙地。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所产种子远远满足不了造林需要。为此我们本着自力更生精神,于1972年,先后从各樟子松林分中改建和采用移栽大树营造母树林700亩,用优质壮苗营造母树林8000亩。对上述不同类型母树林,加以集约经营,给以一定农业技术措施。经1979年调查,17~18年生移植的母树,一般单株产球果106~322个,亩产种子0.5斤,鲜果出种率1/100,种子千粒重7.5~8.0克,每斤种子合人民币16.00元。实践证明,对樟子松母树林采取一定综合技术措施,可提早获得优质高产种子,并可降低种子工本费。现将主要经营管理技术措施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冯峻 《云南林业》2006,27(6):14-14
营建母树林的目的主要是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母树林的营建形式分为改建型和专建型2种类型。在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优良林分,通过疏伐留优去劣改建而成的为改建型母树林;利用优良种子培育实生苗,选择优势苗所营建的母树林为专建型母树林。在林木良种生产中,营建型母树林技术简单、投资少、建设快、结实早,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数量较多的良种,供应大面积植树造林。目前,改建型母树林已成为我省林木良种的主要生产途径之一。疏伐,是营建改建型母树林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一、疏伐的依据一是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的樟子松母树林结实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樟子松母树林结实多少的原因,找出影响母树结实的主导因子,为合理经营利用母树林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连续两年(1986—1987年)对不同密度的母树林结实量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及再造“三个塞罕坝”的大型生态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 ,结合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地区用种情况以及该场拥有大面积樟子松优良林分的优势 ,进行樟子松母树林改造 ,以便培育出优良的樟子松种子以解决樟子松种源的缺乏之急 ,为此 ,塞罕坝林场进行樟子松母树林改造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对油松人工林采用了不同强度,不同疏伐次数的方法改建成的母树林,进行了生长量,冠幅及产实量的调查,选择出改建的适宜疏伐强度,次数及疏伐间隔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