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减量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对保障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安全、均衡产业发展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日益重要,定量测算农业机械化对中国种植业的贡献率,有利于更加准确衡量其重要地位并展望未来。本文利用28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种植业生产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各省种植业产出的贡献率,探讨农业机械化对中国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结果表明,1979—1984年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原有的大型机械不能适应小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稍有下降。随着农业机械适应小规模生产,1985年机械化水平停止下降。2004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农业机械补贴力度的增大,综合机械化水平加速上涨,同时种植业总产值也不断增加。农业机械化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在中国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1979—2018年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在30%以上的省份有5个。分省加总数据和全国合计数据计算结果均表明,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贡献率为正,且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总贡献率远高于化肥、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其中全国合计数据表明2018年与1979年相比种植业总产值增量中有高达54.196%是由农业机械所贡献。因此,提出应丰富支持政策、加强农田和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薄弱地区、薄弱领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指导绍兴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和估算方法,从宏观角度测算了农业机械化对绍兴市农业产出增长贡献率的大小。结果表明,目前绍兴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14.17%,分别大于农业劳动力8.57%和农业用地9.69%的贡献率,但小于农业物质消耗67.57%的贡献率。分析影响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因素可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装备水平,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增长贡献。  相似文献   

3.
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经济量增量的角度,测算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不同方面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机械化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大于劳动力,但小于农业物牦和农业用地,在5个发达地区中,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会经历一个由小变大,再从大变小的过程,农村经济高度发展时,贡献率虽然变小,但是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依赖性将更大。  相似文献   

4.
定量测算了面积、单产、结构调整对宁夏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农业结构调整对宁夏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以及结构调整对农业产值增长的总贡献率。结果表明,宁夏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农林牧渔结构调整的速度和幅度还不够大。提出了加大农林牧渔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渔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种植业发展要充分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九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对“九五”期间浙江省农业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结果表明,浙江省“九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7.12%,较“八五”期间有所提高;与周边省份相比,处于第2位。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出中的贡献份额,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杭州市1994~2010年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据此分析测算了该市在此期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年均贡献率为7.13%,并呈逐渐增长趋势。对影响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因素分析表明,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和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对提高农业机械化贡献率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5-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通过构建VAR分别探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在长期内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有显著性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农业机械化与农民经营性收入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农业机械化的提高会导致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当期的农民经营性收入基本由自身贡献,但是从第10期开始,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贡献率便开始了反超,但两者的贡献率相差不大。建议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宣传和培训相结合,提升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对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宏观指导,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金华市1990~2010年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测算了同期该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90~2010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9.69%,同时加大农业机械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对该市农业产出贡献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通过探究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贡献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探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基于此,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可以有效促进两者关系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对山东省种植产业增长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山东省1994-2002年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特别显示出了农机分工专业化产生的种植业规模经济效益对种植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度及其对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1.
机械收获是制约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机采棉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技术的背景,阐述了机采棉生产的试验,对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疆兵团典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探讨兵团农业龙头企业在竞争力的培养路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兵团农业龙头企业在确定竞争力培养方向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耕地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兵团1982年以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和农业技术是影响兵团耕地数量变化的三类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2010和2015年的耕地数量.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对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就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新疆兵团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尤为重要,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要实现兵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循环经济理念,用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性探究区域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核算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采用Tapio脱钩分析法评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产值、产量的关联程度,运用LMDI分解法解析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和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均呈现“增长—平稳波动”趋势,至2020年农业和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分别为1.02×1010 kg和1.34×109 kg(以CO2计)。2)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产值处于脱钩状态,而与产量逐渐脱钩。3)生产机械化水平、水利现代化水平对农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效应值为-14.87×106、58.25×108 hm2,分别起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畜禽良种化水平对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效应值为-4.55×106,起抑制作用;生产机械化水平对畜牧业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从促进作用转向抑制作用。本研究成果可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佳  苟银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206-208,222
从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建设的现状及意义出发,指出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介绍了重庆市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措施,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宝琴  刘亚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81-5582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大为改观,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因此,对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中国,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江苏省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均在地理上呈现出空间相关性;2)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周边地区粮食产量增加;3)对比混合线性回归、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若不考虑空间因素则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系统性估计偏误;4)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具有异质性,江苏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空间溢出效应较高。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用稻棉轮作、种植抗病品种等农业措施在综合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方面的效果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