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玉米粗缩病(MRDV)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简述了玉米粗缩病(MRDV)的初侵染源、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和危害损失等情况。明确了玉米粗缩病(MRDV)的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播种时期、品种抗病性差、自然界天敌减少等诸多因素有关。并提出了调整播期和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等,就可以减少玉米粗缩病(MRDV)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该病由灰飞虱带毒传播,麦田灰飞虱是主要虫源,麦子成熟收割后,灰飞虱迁移到玉米上传毒。6月20日以后播种的玉米发病最轻,4月10日前播种的相对较轻,4月底至6月初播种的田块严重发生。防治上主要采取适期播种,选用耐病品种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是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可防不可治的病毒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盐城地区灰飞虱大发生,玉米粗缩病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制约着玉米产量的提高,控制玉米粗缩病危害是玉米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分布、病症特征、病原、寄主范围、传播方式和特点、流行规律、品种抗病性等方面回顾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起玉米粗缩病的病原有Maize rough dwarfvirus(MRDV)、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virus(RBSDV)和Mal de Río Cuarto virus(MRCV),在我国流行的是RBSDV,主要依靠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间作套种尤其是麦/玉米种植模式与玉米粗缩病暴发流行密切相关,主要是为病毒和传毒介体提供了栖息繁衍环境和循环寄主。目前玉米粗缩病抗性种质资源缺乏,应用的防治技术还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协调高效的种植模式(间套种)与防病需求之间的关系,研发简便、实用、高效的防病治病措施,抗玉米粗缩病种质资源的创新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江苏盐城地区玉米粗缩病暴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盐城地区8个县(市)的调查研究发现,玉米粗缩病发生的轻重与当地灰飞虱发生数量、玉米播期、品种和播种方式、种植结构、耕作习惯及当年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灰飞虱的数量和玉米的播期是决定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的主要因子,其它方面都通过影响这两个因子而间接影响病害发生的轻重。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方式的多样化等因素有利于灰飞虱的发生,玉米感病品种的连片种植及播期的不规范等有利于灰飞虱传毒危害是导致玉米粗缩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恶苗病防控技术,减轻恶苗病的发生,笔者开展了不同播种方式、不同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株发病率差异显著,早播比迟播发病严重,早稻比晚稻发病严重,采取不催芽或露白播种的处理比长芽播种的处理秧苗恶苗病病株率减少18.9%~21.5%。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阐述了汤原县稻瘟病发生危害概况,分析总结近两年发生原因及特点,据此,提出了全种控制、超前预防的防治对策,旨在为今后有效预防稻瘟病发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东北是我国重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26.8%,总产量占全国的32.3%。进一步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调整玉米产业布局,迅速提高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玉米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直播稻面积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直播稻产量差异大,成本不低,效益不高,农民自发应用的原因主要是:缓解农忙时节劳动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工作强度小;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压力;机插秧一次性现金成本高、质量难保证;种稻效益差、农民追求高产的积极性不高;气象条件有利于直播稻灌浆结实;直播稻的效益可观;农民的从众心理决定直播稻扩展速度快;直播稻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针对直播稻面积增加的现状,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全面阻止直播稻的盲目扩展,提出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加大政府考核力度,鼓励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机插秧专业服务水平等应对措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