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进8个新组合种植对比试验,以Ⅱ优航1号作对照.结果表明:产量、抗性、综合性状等表现比Ⅱ优航1号好的有扬两优6号、天优3229、谷优3301.适宜在尤溪县作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机收低留桩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稻具有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机插、机收再生稻更是突出了省工这一优势。2016年在龙岩市永定区建立了13 hm~2的中浙优8号机收再生稻示范片,头季稻机收后再将稻桩平割,留桩高度5~10 cm,再生季每667m~2产量达369.5 kg。中浙优8号低留桩的再生稻有效穗适中,穗粒数多,全田熟期基本一致,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Ⅱ优6号是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以Ⅱ-32A为母本与自育的恢复系菲恢6号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于2005年2月通过了福建省三明市区域品种审定。Ⅱ优6号可在该区作再生稻种植,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筛选简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推广再生稻的主要瓶颈是培育、筛选出的低留桩机收品种少,再生稻规模发展的重点工作是筛选适合再生稻头季机收的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对生产上推广的8个水稻品种进行简比筛选试验,从品种生育期、两季产量、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泸优明占、安丰优3301等品种较适合低留桩机收再生稻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2016年选择11个水稻品种在龙岩市永定区开展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适合作头季机收的低留桩再生稻品种。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两优616、Y两优5867、甬优2640等4个品种在产量、抗逆性、再生率、再生成穗率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低留桩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优质再生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美玉 《中国稻米》2007,13(1):35-36
以汕优63为对照,对6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再生力试验。结果表明,Ⅱ优航1号、宜香优1577两季合计产量均比对照极显著增产,头季稻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再生季再生力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再生稻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佳辐占作中稻—再生稻低留桩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中稻—再生稻生产的良性发展,浦城县引进常规优质水稻品种佳辐占作中稻—再生稻低留桩小面积试验试种,表现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增产潜力大,适宜作再生稻的替代品种。介绍了佳辐占在浦城县作中稻—再生稻栽培的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1 试验设计与指标设计与处理 :在连城县壁洲村南山下进行试验 ,运用汕优 86为供试品种 ,3月 4日播种 ,塑料软盘旱育壮种 ,4 0~ 4 5叶龄抛栽。密度为 2 0万丛 / 667m2 。设①低留桩 (桩高 3 0~ 3 5cm)。本田每 667m2 施纯氮 10 5kg ,N∶P∶K为 1∶0 5∶0 65。施肥量分配为基肥 70 % ,分蘖肥 10 % ,幼穗分化肥2 0 %。促芽肥 667m2 施尿素 15kg ,氯化钾 5kg ,壮芽肥施尿素 5kg ,氯化钾 5kg ,于头季稻收割后第二天施完。②低留桩 (桩高 3 0~ 3 5cm)。本田施纯氮 12 5kg ,N∶P∶K为 1∶0 5∶0 75。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2014年7月17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邀请福建农林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三明市农业局、尤溪县农业局等单位同行专家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低留桩再生稻高产百亩示范片头季进行产量机割现场验收。院领导张伟光副院长、翁伯琦副院长、郑家团院长助理、水稻所占志雄所长、黄庭旭副所长及科研处有关领导也亲临验收现场,指导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增产技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熊洪 《杂交水稻》1996,(5):22-24
在大面积生产调查基础上,对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对再生稻产量起主导作用,其次是穗实粒数。同时,结合研究分析了进一步提高穗数和结实率的途径。最后提出了再生稻每公顷2.25~3.00t的穗粒结构和技术要点,以供指导大面积再生稻生产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新组合再生稻头季及再生季源库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6个两系杂交组合和2个三系杂交组合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杂交稻头季与再生季的源库特性和再生稻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结果表明:(1)再生季LAI为头季的1/3左右,再生稻单茎叶面积约为头季稻的1/7~1/3,头季总库容约为再生季的1.5倍,再生稻粒叶比约为头季稻的1.5~2倍;(2)头季稻较大的粒叶比对高产有利;头季稻成熟期LAI较大、粒叶比较小、成熟期单茎鞘干质量较大、茎鞘物质输出率高,有利于再生稻的高产;(3)再生季齐穗期LAI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对高节位再生稻而言,齐穗期单茎叶面积与单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叶比与结实率呈负相关、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再生稻,特别是高节位再生稻,其源库关系属增源增产型;(4)陆18S/53159、康两优2054、培矮64S/E32和培两优500再生季产量较高,均在5200 kg/hm2以上。综合考虑再生季产量与两季总产,在2002年气候条件下,长沙地区最适于再生栽培的杂交稻是培矮64S/E32,其次是康两优2054和T98A/259。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新组合再生力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文 《再生稻》1995,(1):42-47,35
  相似文献   

13.
以醴陵市为例,研究了五优61等6个杂交水稻组合在湘东地区作再生稻栽培的生长发育规律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五优61、两优389生育期适宜,平均日产量高,产量表现良好,可在湘东地区推广应用;泰优390、吉优390、德两优1103可进一步开展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4.
泸优明占是用泸香618A与双抗明占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高产、优质稻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在尤溪县山区作低桩再生稻种植,表现穗大粒多、产量高、群体整齐、米质优、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在尤溪县山区作低桩再生稻示范种植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培矮64S/E32为材料,设10,15,20,25,30,35,40 cm等7个留桩高度处理,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头季根系进入再生季后的活力恢复与维持、再生根的发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根主要由低位再生苗产生;再生稻齐穗期,随留桩高度的降低,再生根根量及再生根根量占再生稻总根量的比例增大,而头季根根量减小;高留桩有利于头季根系活力的恢复与维持,而低留桩有利于再生根的发生.综合考虑根量、根系活力与吸收面积等因素,各留桩高度下,头季根仍是再生稻根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14,(5):44-46
概述了云南景谷湿热地区杂交稻蓄留再生稻的优点和现状,总结了头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5个杂交稻新组合在郴州作为双季晚稻栽培的生育期、分蘖动态与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各组合全生育期在125~129d之间;成穗率以Y58S/599最高,C两优4488最低;各组合理论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C两优4488最高,丰源优299其次;相关分析表明,单穴有效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而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供试组合均适合在郴州市郊作双季晚稻栽培,且大穗型品种(组合)更易获得高产。本试验条件下,最理想的组合是C两优4488,基次是丰源优299。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5栽培特性的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Ⅱ优15在闽北适合于做晚稻或中稻栽培,生育期比汕优63长2~4d,株高100cm左右,分蘖力中等,666.7m2有效穗14~16万,千粒重28~30g,产量比汕优63增产10%左右,主要栽培技术是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宜尤溪县栽培的高产、抗病、再生力强和米质优的再生稻新组合,2008年尤溪县农技站与梅仙镇农技站合作,选用米质较优,产量高和抗性强的12个组合,在梅仙镇下保村作再生稻简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与产量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三明市引进和选育了一批杂交晚稻新组合,组织各县(市、区)进行联合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示范,筛选出一些苗头组合,其中汕优多系1号和汕优669巳通过省级审定,特优70和汕优明86巳通过市级审定。本文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研究这些组合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为更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1996年三明市水稻联合区域试验各试点的记载。取参试组合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汕优669、汕优多系1号、特优70、汕优明86和对照汕优63等五个组合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先用巴特氏法对试点进行同质性检验,然后将9个同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