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类胰岛素肽(bombyxin)具有调节糖代谢、促进翅芽和造血器官细胞增殖、调控前胸腺分泌活性等功能。为探讨家蚕类胰岛素肽其它的生理功能,将Bombyxin B家族的BBX-B8基因克隆进pGEM-T载体,通过体外转录合成BBX-B8 dsRNA,研究RNAi介导的BBX-B8基因沉默对蚕体耐高温、低温和饥饿的能力及部分保护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给家蚕5龄2d幼虫注射1μg/μLBBX-B8 dsRNA(10μL/头)3d后,脑组织中BBX-B8的表达水平下降30.80%。给家蚕5龄3d幼虫注射1μg/μLBBX-B8 dsRNA(10μL/头)2d后,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提高17.81%、41.86%,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给家蚕5龄3d幼虫注射BBX-B8 dsRNA 2d后进行高温(40℃,3h)和低温(4℃,3h)冲击,化蛹率比对照提高12.76个百分点;注射BBX-B8 dsRNA后禁食处理,在饥饿状态下的化蛹率比对照低9.29个百分点。研究结果提示:在家蚕5龄幼虫期抑制BBX的表达,可刺激血液中SOD活性上升,增强蚕体抗氧化能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应激反应,导致其对高温和低温的应激能力提高;家蚕的代谢活动加剧,能量消耗增加,耐饥饿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对昆虫的免疫反应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家蚕基因组数据库序列设计引物,从家蚕幼虫血细胞中克隆了Bmserpin6的编码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重组Bmserpin6蛋白。将纯化的重组Bmserpin6注射家蚕5龄幼虫后6 h提取家蚕血液制备血清,检测血清样品中的酚氧化酶原活性显著下降(P0.05)。体腔注射重组Bmserpin6后的家蚕5龄幼虫再通过微球菌诱导蚕体内抗菌肽gloverin2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幼虫脂肪体和血细胞中的gloverin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依据上述结果推测:体外表达的重组Bmserpin6可以调节蚕体内2个重要的免疫途径,即抑制蚕体酚氧化酶原的激活和外源细菌诱导的蚕体抗菌肽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家蚕幼虫血液中海藻糖含量及其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蚕的生长、蜕皮和变态,是体内组织器官的形成和解离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分解、输送、积累和能量转换的过程。尤其碳水化合物代谢,对其能量代谢有着直接的关系。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海藻糖,它是一种非还原性双糖,在糖类贮存物中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一分子的海藻糖,水解后可生成两分子的葡萄糖。所以血液海藻糖既是蚕儿物质代谢的能量,又是蚕蜕皮时合成几丁质的原料。故研究蚕幼虫期血液海藻糖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规律,可为制定养蚕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将蚕幼虫期各发育阶段的血液海藻糖含量及其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家蚕造血器官受损后的血球机能与抗菌活性 ,对家蚕幼虫的造血器官进行碳离子射线局部照射 ,调查了照射后血球的生死比率及血液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 :对照蚕整个 5龄期血液中的死血球数基本不变 ;而照射蚕血液中的死血球数及机能低下的血球数随着发育明显增加 ,熟蚕时与对照蚕达到极显著差异 ;照射蚕血清中的酚氧化酶活性及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明显比对照蚕低。由此认为 ,血球的数量减少及其机能低下是引起家蚕免疫机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乙醇代谢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家蚕基因组中存在7个ADH编码基因(BmADH1~BmADH7),半定量RT-PCR检测BmADH2、BmADH3、BmADH4和BmADH5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的丝腺中表达水平较高,BmADH1、BmADH6、BmADH7在脂肪体中高水平表达。利用直接注射和口器灌喂2种方式,对家蚕5龄第3天幼虫分别以体积分数28%、56%的乙醇进行刺激处理后,调查家蚕体内乙醇的代谢与脂肪体中ADH基因的表达及酶活性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56%乙醇注射处理组家蚕的脂肪体中BmADH1、BmADH6、BmADH7的表达上调,而28%乙醇处理后3个基因的表达基本无变化;酶活性检测表明28%、56%乙醇处理后1 h家蚕脂肪体中的A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气相色谱分析显示家蚕血液中的乙醇会快速转化为乙醛。以上结果表明,家蚕幼虫在受到高浓度乙醇刺激后,通过上调脂肪体内的ADH基因的表达,增强ADH活性,使其参与体内乙醇的代谢过程,以保护蚕体免受高浓度乙醇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在SO2胁迫下家蚕5龄幼虫血淋巴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SO2对家蚕的毒理作用机制。当对家蚕5龄幼虫每天以40 mg/m3SO2熏气刺激6 h,蚕体血淋巴中的GSH含量显著降低,雄蚕GSH的平均含量为49.8μmol/L,雌蚕为41.0μmol/L,分别为对照的73.80%和55.76%,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显著升高,雄蚕GST的平均活性为31.86 U/L,雌蚕为31.80 U/L,分别高于对照46.15%和27.30%。与此同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在蚕体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在雄蚕体内的变化极为显著;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活性在蚕体内均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表明:SO2刺激可对家蚕血淋巴中的GSH含量及其相关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且雌、雄蚕对SO2的敏感性不同;GSH含量的减少及其相关酶活性的上升,说明SO2对蚕体的毒害作用与其降低蚕体抗氧化物质水平、削弱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8.
蚕体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不同家蚕品种间的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提取家蚕幼虫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及筛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分析16个黄血蚕品种和3个普通白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家蚕幼虫粉经超声波预处理20 min后以80%乙醇溶解,当原料质量浓度为25 g/L,在60℃水浴中提取6 h的效果较佳,提取蚕体总黄酮的质量比达到0.473 mg/g。黄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白血蚕品种,两类品种样品中的总黄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560、0.513 mg/g。在16个黄血蚕品种中,以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的二化性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桑宁茶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寻桑宁茶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利用分级纯化的方法 ,得到 3种不同纯度的桑宁茶多糖 (Ⅰ、Ⅱ、Ⅲ ) ;以常规降糖药格列本脲 (优降糖 )为阳性治疗对照 ,通过对糖尿病小鼠进行降血糖治疗试验 ,研究了 3种桑宁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 :3种桑宁茶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降糖效果以初步纯化的多糖效果最好 ,且效果均优于格列苯脲。  相似文献   

10.
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金洁  刘淑梅  时连根 《蚕业科学》2005,31(2):141-144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品种、生长发育阶段、性别间的变化规律。家蚕幼虫体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在蚕品种及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高低相差3.13倍;在性别间,雄蚕体高于雌蚕体;在龄期间,随龄期增大而逐渐增加;在5龄期,随生长而逐渐增加,至第3天达最高值,此后除第5天有一小波动外,随生长而逐渐下降,至成熟时又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采用160~200 g SD雄性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通过测定试验鼠的血糖、体重、摄食量、饮水量、排尿量变化,观察大鼠的糖尿病发展病程,确定链脲佐菌素最佳用药剂量。结果表明:当给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65 mg/kg的链脲佐菌素后,SD大鼠表现出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成模率高,且成模饲养8周后血糖、体重变化不大,说明65 mg/kg为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体重与剂量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采用不同体重范围的雄性小鼠,对其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剂量范围为:100~300mg/(kg·bw),分5次注射造模。在不同时间测量试验鼠的血糖值、死亡率及成模率,观察小鼠的糖尿病发展病程,确定链脲佐菌素最佳用药剂量。结果表明,当给雄性小鼠腹腔注射200mg/(kg·bw)的链脲佐菌素后,造模成功率最高为85%,小鼠表现出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且成模饲养1周后血糖、体重变化不大,为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最佳剂量;同等剂量的情况下,低体重小鼠比高体重小鼠的成模率高、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寄生线虫对柞蚕幼虫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可以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柞蚕寄生线虫的致病机制,明确线虫在柞蚕体内完成寄生生活史的生理生化调控机制。检测柞蚕5龄幼虫被线虫寄生后其生长发育速度、血淋巴营养物质含量和中肠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柞蚕幼虫被线虫寄生6~11 d,其摄食量和体质量变化不明显,血淋巴总糖、海藻糖含量短暂性升高,随后便急剧下降,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酯酶活性升高,甘油酯含量降低,中肠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被寄生12~15 d,柞蚕摄食量升高、体质量增加,中肠蛋白酶活性升高,而血淋巴中总糖含量、海藻糖含量、海藻糖酶活性、甘油酯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此时是线虫迅速生长的时期,蚕体营养物质被线虫大量消耗;被寄生15 d后摄食量急剧下降,血淋巴中能源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中肠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线虫寄生柞蚕幼虫后与寄主形成营养竞争关系,造成蚕体营养物质严重缺乏、消化能力减弱、生长发育迟缓。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线虫对柞蚕的致病机制以及利用索科线虫进行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AD kinase,NADK)是生物体内氧化还原调节和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酶类。以对高温耐受性不同的家蚕品种的5龄幼虫为材料,进行34℃连续高温处理和42℃高温冲击3 h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家蚕NADK基因(Bm NADK)在雌蚕和雄蚕的脂肪体、中肠、丝腺3个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究该基因是否与家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有关。结果显示,5龄期2种高温环境胁迫均可引起Bm NADK基因在蚕体3个器官组织中上调表达,其中在脂肪体表达的上调最为显著,且雄蚕脂肪体中的上调表达明显高于雌蚕,当恢复常温环境条件时,Bm NADK基因在蚕体组织的表达量也随之下降;高温胁迫下Bm NADK基因在耐高温家蚕品种7532幼虫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对高温耐受性差的品种皓月。研究结果显示Bm NADK基因与家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相关,在耐高温家蚕品种及雄蚕体内的应激表达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新型杀虫剂甲硫丁醚脲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硫丁醚脲是以丁醚脲为前导结构合成的新型硫脲类杀虫剂,对小菜蛾、粉虱等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为了明确蚕区桑园及农田使用甲硫丁醚脲对蚕业生产安全性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甲硫丁醚脲与对照药剂丁醚脲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丁醚脲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50值为86.531 mg/L,属于中等毒性,中毒家蚕表现吐液、仰头、体表褐色等症状;甲硫丁醚脲对家蚕2龄幼虫96 h的LC_(50)值为9.768 mg/L,属于高毒性,家蚕的中毒症状表现为吐液、体僵直等。按照96 h LC_(50)的1/400、1/200、1/100、1/50和1/20浓度给家蚕2龄幼虫添食丁醚脲和甲硫丁醚脲,发现丁醚脲可导致家蚕3眠和4眠蚕体质量下降以及结茧率和化蛹率降低(P0.05),甲硫丁醚脲可导致4眠蚕体质量以及结茧率和化蛹率降低(P0.05)。试验结果显示,经过结构修饰的甲硫丁醚脲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有所增强,并且具有慢性毒性,故在蚕区使用须避免药液污染桑叶给蚕业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舞毒蛾幼虫对阿维·杀铃脲复合剂胁迫的响应机制,以阿维菌素单剂、杀铃脲单剂及丙酮溶剂为对照,应用阿维·杀铃脲复合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进行处理,将含0.50,1.10μg/g的阿维菌素混毒饲料分别作为阿维菌素低浓度组及阿维菌素高浓度组,将含8.30,16.60μg/g的杀铃脲混毒饲料,分别作为杀铃脲低浓度组及杀铃脲高浓度组,将含0.50μg/g阿维菌素与含8.30μg/g杀铃脲的阿维·杀铃脲复合剂混毒饲料,以及含1.10μg/g阿维菌素与含16.60μg/g杀铃脲的阿维·杀铃脲复合剂混毒饲料,分别作为阿维·杀铃脲复合剂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并设置丙酮溶剂作为对照组,对大小一致的健康舞毒蛾3龄幼虫进行饲料混药处理,统计处理24 h后舞毒蛾幼虫的死亡率,测定舞毒蛾幼虫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单剂和杀铃脲单剂处理组舞毒蛾幼虫全部存活,复合剂低浓度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1.15%,与单剂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剂高浓度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4.11%,与复合剂低浓度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药剂处理降低了舞毒蛾幼虫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海藻糖含量和脂质含量的影响不一致;药剂处理提高了舞毒蛾幼虫的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降低了舞毒蛾幼虫淀粉酶活力、海藻糖酶活力;舞毒蛾3龄幼虫脂质含量与死亡率显著相关(P0.05),蛋白酶、脂肪酶活力与死亡率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藏药绿萝花对高血糖小鼠模型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藏药绿萝花对高血糖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和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ICR小鼠高血糖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250mg/kg)组及绿萝花提取物组(剂量分别为50、25、12.5g/kg),分别在造模试验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以及治疗试验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以空腹血清血糖含量、血清胰岛素含量为检测指标,研究造模因素和不同剂量绿萝花对血糖的影响。连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结合STZ注射,造模小鼠表现为体重下降、血糖升高、胰岛素含量下降;表明3个剂量绿萝花组均具有降血糖的作用,12.5g/kg剂量组连续服用绿萝花14d后降血糖作用明显,50g/kg剂量组连续口服绿萝花7d~14d,显著提高成模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连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配方:蔗糖∶猪油∶奶粉∶鸡蛋∶猪胆酸盐∶普通饲料=30∶20∶4∶2∶0.05∶63)14d~28d,结合STZ注射的造模方法成功获得了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绿萝花通过降低成模小鼠血糖含量、升高成模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而对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家蚕自古为滋补食疗珍品,丰富的有效活性成分使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为推进家蚕幼虫体的药用开发,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将家蚕幼虫干燥粉碎,选用80%乙醇为溶剂,原料体积质量按0.0333g/mL在60℃下抽提4h,重复抽提3次,可高效地提取家蚕幼虫体黄酮类化合物。以NaNO2、Al(NO3)3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10nm波长下比色,可精确、稳定地测定出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家蚕幼虫体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不同蚕品种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外界添加维生素C(vitamin C,VC)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家蚕5龄1 d幼虫(每头家蚕体质量约2 g)体腔注射5μL不同浓度的VC溶液,调查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了家蚕血淋巴和家蚕体内VC含量的变化情况,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VC代谢关键酶基因BmGULO-like1和BmGULO-like2表达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5龄1 d家蚕每克体质量注射VC的适宜剂量为0.02 mg,注射低剂量的VC能使家蚕VC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升高,家蚕体内VC含量升高从而促进家蚕生长发育;而注射剂量过高会使家蚕代谢紊乱,不利于家蚕生长。  相似文献   

20.
桑树不同药用部位的降血糖效果比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以春天采集的桑叶、桑白皮、桑枝(嫩枝)和桑皮4种中药材为材料,究了4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显示,这4中药材都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中桑枝的功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