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方剂既要有它的组方原则,也要在应用成方时,随症加减。必须根据病情、体质、日龄的不同,以及饲养管理、气候、区域的差异,灵活加减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常用的加减变化,有以下几种:1药味增减的变化是指主证不变、兼证不同的情况下,方中主药仍然不变,而随病情变化,对其他药味可随证加减。这是在用成方时经常遇到的一种增减变化。如苇茎汤(苇茎、冬瓜仁、薏苡仁、桃仁)是治疗肺痈的基础方,但在肺痈将成时,应选加蒲公英、鱼腥草、银花、连翘等增加清热解毒之力,以促其消散;若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指导方药,才能推陈出新 380年以前出版的《元亨疗马集》,集前代兽医学之大成,是我国兽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全书以马牛的临床诊疗为核心,理法方药齐备。就方剂而言,据统计全书共有方剂536个,其中包括方名相同(69个方名)而药物有异的方剂188个,如桂心散、消黄散、秦艽散、郁金散等均是。仅就方剂而言已是十分充实、宝贵,其中大多数方剂药味较少,剂型简单,体现了少而精的特  相似文献   

3.
家畜的伤力病,在农区尤为多发。根据证形,实属虚证的范畴。正如“元亨疗马集”中指出:“失虚者,劳伤之过也”。该病以往在治疗方剂中多采用“元亨疗马集”中的七伤散加减治疗,但由于药味繁多,加上某些药物缺乏,配伍不当,奏效欠佳。我们在历年的中兽医医疗实践中,用新定“补伤增膘散”,先后  相似文献   

4.
根据药物配伍原则组成一定数量的药物搭配,形成方剂。临症上任何有效的方剂成,都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按着组方原则,精选药味斟酌剂量,有机配伍而成,并不是见证用药无的放矢,更不是药效相加,药物选加,而是有其规律的,所以方剂是治法的具体运用。为了充分发挥中草药治疗家畜疾病的效果,必须要合理配伍,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制止不良反应,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白头翁加减治疗家畜传染性胃肠炎105例,治愈98例,介绍如下。1方剂组成及用法以清热凉血,解毒止痢,消炎镇痛为原则。方用白头翁加减:白头翁30 g、黄连20 g、黄柏24 g、青皮18 g、甘草25 g、阿胶30 g,水煎服,加磺胺脒30 g,  相似文献   

6.
疾病的变化复杂,成方的应用宜随病情和患畜的体况而灵活加减。加减平胃散是一个疗效较高的方剂,含有“治病先治脾”的意味,临床上若能辨证加减恰当,可适应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将个人的用法介绍于后,供同道参考。 (一)加减平胃散组成苍术24克、陈皮20克、厚朴20克、炙草10克、青皮20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球虫九味散加减方剂对鸡球虫病的最佳治疗剂量,选取15日龄白羽肉鸡1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第Ⅰ组为空白对照组,第Ⅱ组为阳性对照组(感染不用药),第Ⅲ、Ⅳ、Ⅴ组为感染用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4组鸡全部接种1×104个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当天,第Ⅲ、Ⅳ、Ⅴ组鸡分别口服20mg/L、30mg/L、40mg/L浓度的球虫九味散加减方剂,2次/d。根据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计分等指标判定球虫九味散加减方剂药效。结果显示:随着球虫九味散加减方剂剂量的增加,感染球虫的鸡死亡率和病变值都有所减少,其中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以上结果说明,球虫九味散加减方剂对治疗鸡球虫病有效,且高剂量的球虫九味散加减方剂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正>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应用加减生化汤治疗母畜产后恶露不尽25例,治愈2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基本方剂及加减1.1基本处方:当归60g、川芎40g、桃仁30g、三棱30g、莪术30g、黄连25g、白术45g、党参60g、山药50g、枳壳30g、甘草20g,水煎候温,一次灌服。1.2加减:对气虚、血虚严重者,重用党参,加黄  相似文献   

9.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 ,选择合适的药物 ,酌定药量 ,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 ,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剂的组成应根据方剂的配伍原则 ,进行科学用药 ,而不能任意罗列 ,堆砌药味。方剂的组成与中兽医理论及治疗法则是分不开的。1 依中兽医基本理论立方1.1 阴阳互根《医贯·阴阳论》说 :“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1〕。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了组方原则。《景岳全书》中“右归丸”一方由熟地、山药、枸杞、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组成。本方立法“宜益水之源 ,以培右肾之元阳”〔2〕。培补肾中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应用蒲黄散加减医治马类家畜阴肾黄、阳肾黄和去势引起的阴囊包皮肿胀,收效满意。介绍如下: 方剂组成生蒲黄40克五灵脂40克小茴香30克酒知母20克酒黄柏20克川楝子30克赤茯苓30克广木香20克生二丑20克猪苓20克泽泻20克。随证加减阴肾黄加官桂25克、干姜25克,严重者再加秦艽30克、巴戟30克;阳肾黄将知母、黄柏增为30克,再加茵陈30克;老弱体瘦者加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食欲不振加苍术30克、柴胡20克;去势引起阴囊包皮肿胀加乳香30克、没药30克、连翘50克、二花50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凡因宫颈闭锁或分娩无力所引起的难产畜,用自拟中药开宫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方剂与方解丹参200g,黄苠150g,党参75g,当归75g,川芎40g,牛膝40g,水煎,候温加甜酒(或白酒)250ml 冲调灌服,一日一剂。根据病情,适当加减,调节剂量。体弱气虚者可重用黄芪、党参;血虚者兼用当归;血瘀者加重丹参、川芎;气滞者适当加用香附、枳壳,以理气行血。方中主药丹参用大剂量。据《本草纲目》载,丹参有“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应用加减生化汤治疗母畜产后恶露不尽24例,痊愈22例。 (一)基本方剂及方解 1.处方:当归60克、川芎40克、桃仁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黄连25克、白术45克、党参60克、山药60克、枳壳30克、甘草20克,水煎候温,一次灌服。对气虚、血虚严重者,重用党参,加黄芪、熟地、白芍;肺部有热或体温升高者,加知母、贝母、黄芪;粪稀薄者,加云苓、车  相似文献   

13.
参苓白术散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该方药性温而不燥,具有补气健脾、和胃益肺、渗湿止泻的功效,是家畜补虚的常用方剂。在兽医临床上用参苓白术散作为基本方剂,再依据辨证结果、临床症侯添加相关药味,可施治多种因脾虚引起的病症。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在长期的家畜疾病治疗工作中,对中医和中兽医古典中记载的一些方剂,产生了很大兴趣,并进行了部分方剂的疗效验证,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就以中兽医古籍《痊骥通玄论》中载的无失丹、马价丸两个方剂为基础方,随症加减后,在疾病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报道于后,仅供同行参考。1无失丹方药:木香50g、槟榔60g、青皮45g、大黄(炙)50g、芒硝120g、牵牛子60g、荆三棱40g、木通30g、郁李仁45g,共为末,加葱白100g,开水冲,温后加白酒120ml,同调灌服。主治:马属  相似文献   

15.
方剂是中兽医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临床辩证施治中,如何选方、组方、选药,如何根据病证的转变对方剂进行随证加减是中兽医方剂临床应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以来,笔者运用蒲公英瓜蒌方剂加减结合西药、按摩,治疗绵羊乳房炎63例,治愈率100%。1病因绵羊的乳房炎多因母羊泌乳过多,羔羊太少或太小,吸吮奶量少,致使母羊乳汁郁积;或因圈舍不洁、羔羊口腔炎症、乳头外伤等致使乳房感染细菌;母羊外感风邪,致使血液流通不畅,乳汁凝结,乳房肿胀,进而发展为乳房炎;也可因生殖道炎症(如子宫内膜炎等)及其他传染性病(如结核病)引起。  相似文献   

17.
耕牛红白痢是耕牛较易发生的一种肠道疾病,主要特征是以拉红白痢为主。粪稀呈粘性,味腥臭。临床上以清热凉血、解毒止痢、渗湿利水为治则,用中药方剂地白汤加减来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方剂与使用1.1基础方地榆、槐花、白头翁、车前子各60g,银花、连翘、白芍、茯苓、苍术、泽泻各45g,甘草20g视牛的大小、病情状况,酌情加减,水煎灌服3次后再灌渣。方中地榆、槐花、白头翁为主药,具有凉血止痢、止血清肠热的功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白芍平肝养阴止腹痛;茯苓、苍术燥湿健脾;泽泻、车前子渗湿利水;甘草为和药。1.2视症加减拉稀严重…  相似文献   

18.
正《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编撰的一本医书,该书纠正了前人关于脏腑记载上的一些错误,临床上对人的血瘀证、半身不遂等病证的证治有独到之处,所记载活血化瘀方剂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这些方剂还移用至兽医临床上。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挖掘和验证。现将用《医林改错》这两个方剂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家畜疾病的体会报道于后,仅供同行参考。1血府逐瘀汤1.1组成:当归45g、生地50g、牛膝40g、红花  相似文献   

19.
四逆汤的主要功效是回阳救逆。为治疗少阴病阴盛阳衰的代表方剂。现代兽医学研究证明,本方能兴奋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而治疗新陈代谢机能低下或衰竭的虚脱。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用四逆汤作基本方剂,随症加减,救治险重病畜,收到了满意疗效。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0.
<正> 畜禽中毒是农村兽医临诊多见病之一。引起中毒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农药、含毒的黄瓜藤、楝树果、变质的鱼蟹等饲料,过量饲喂棉籽饼或菜籽饼等。笔者应用甘草绿豆汤治疗多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方剂的组成生甘草、绿豆衣、茯苓、竹茹、半夏、陈皮、防风、天花粉、芦根、红枣共十味,并随症加减,如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