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紫一号桑树的桑椹鲜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冷冻、热风、远红外3种不同干燥方式,通过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桑椹花色苷、总黄酮、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变化,旨在为桑椹的深度研究与精深加工提供理论研究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桑椹干物质量和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差异较大,以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桑椹干果中的花色苷、总黄酮、总糖、还原糖等活性成分的保持率最高,损失最低,果形保持最好;而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的损失率则较高,对桑椹干果的综合品质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新鲜桑椹干燥加工后不仅可以延长桑椹产品的货架期,且便于运输和贮藏。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对新鲜桑椹进行干制加工,研究桑椹利用真空微波干燥的特性,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微波功率、物料装载厚度)对干燥样品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理化性状及功能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据此确定真空微波干燥技术用于桑椹加工的最优功率为3.0 k W,最优物料装载厚度为30 mm。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样品的色泽保持能力优(色差ΔE为2.265),复水性好(复水比为2.387),咀嚼性、弹性佳(咀嚼性为372.5 m J、弹性为0.696 cm),功能活性成分保留效果好(总花色苷质量比3.22 mg/g、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比4.78 mg/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质量比4.21 mg/g、1-脱氧野尻霉素质量比0.53 mg/g,抗氧化能力0.37μmol/g)。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进行桑椹采后干制加工,与热风干燥加工比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干制产品品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延长桑叶菜的货架期并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和活性成分,以叶绿素、总酚含量及感官品质复水比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半干型桑叶菜加工工艺的最优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于桑叶渗透脱水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的最优组合。优化的桑叶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是:烫漂温度98℃,烫漂时间1.5 min,热风干燥温度65℃。桑叶在此条件下烫漂和干燥,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有色泽和复水性能以及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且加工过程的能耗也较低。最优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为氯化钠30 g/L、丙三醇30 g/L、葡萄糖90 g/L、海藻糖40 g/L。用优化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溶液对桑叶进行渗透脱水处理,可有效减少叶绿素的损失和改善桑叶在热风干燥时水分蒸发导致组织收缩变硬的缺陷,使桑叶菜的水分活度达到安全贮藏要求。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普通冷冻(-20℃)、快速冷冻(-80℃)、急速冷冻(液氮浸渍,-196℃)3种冷冻方式及冷冻前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对新鲜桑椹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和硬度的影响程度,明确适合桑椹保鲜的冷冻方式。与普通冷冻方式相比,采用快速或急速冷冻方式能有效降低桑椹在解冻过程中的汁液流失率。经不同方式冷冻后桑椹在解冻过程中,含有的花青素、总酚和维生素C均会不同程度损失,其中花青素和维生素C的损失程度在不同冷冻方式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采用5 g/L氯化钙溶液进行预处理能显著减少冷冻桑椹中原果胶的损失,并且快速冷冻或急速冷冻处理组桑椹中的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冷冻处理组的桑椹。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快速冷冻和急速冷冻处理组桑椹的组织细胞结构与新鲜桑椹相近,说明冷冻前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桑椹细胞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冷冻方式相比,采用快速冷冻和急速冷冻对维持桑椹的硬度与减少汁液流失具有一定作用;冷冻前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能显著降低桑椹中的原果胶损失。生产中对新鲜桑椹的贮藏,适宜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结合快速冷冻或急速冷冻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试验材料,采用原花青素(PA)、p-香豆酸(p-CA)、茶多酚(TPP)、苹果多酚(APP)和绿原酸(CHA)这五种多酚类物质浸泡荔枝果实,探究不同多酚处理对荔枝果肉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多酚处理均可有效维持荔枝果肉较高的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且PA处理的效果显著好于其它酚类处理,说明多酚处理有助于保持荔枝较高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从而维持果肉较高的营养品质。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分,结果表明不同多酚处理均可有效维持荔枝果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其保持效果依次为PA,CHA,APP,TPP和p-CA处理,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张建芬  柯薇  陈虹 《蚕业科学》2023,(2):174-181
为缓解桑椹难以储藏的问题,丰富红茶菌功能饮料种类,以新鲜桑椹、茶糖水为主要原料,通过红茶菌发酵研制桑椹红茶菌功能饮料。发酵饮料兼具浓郁果香和清新茶香,口感酸甜适宜,色泽鲜亮,感官评分为90.2分。25℃发酵12 d,制备的桑椹红茶菌发酵饮料菌体浓度低,还原糖质量浓度为3.04 mg/mL,pH为2.65,总酸质量浓度为22.8 mg/L。发酵12 d时总多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趋于稳定。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桑椹红茶菌饮料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还原力。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发酵12 d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34±0.05) cm和(1.35±0.14) cm。体外酶抑制试验表明,发酵12 d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达到60.6%,对脂肪酶抑制活性达到82.2%。该结果可为桑椹红茶菌发酵功能饮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桑椹营养丰富,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但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采用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模拟装置考察结肠发酵后桑椹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同时分析桑椹对肠道菌群组成和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 SCFA)的影响。经体外结肠发酵后,桑椹总酚含量提高46.43%、抗氧化活性也显著提高,但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显著下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桑椹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肠道菌群多样性,促进了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有益菌的生长,并有效抑制克雷伯菌、Lachnoclostridium菌和巨球型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桑椹可促进肠道菌群产生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等SCFA,其中丁酸浓度提高了2.52倍,占发酵液SCFA总量的56.51%。综上,结肠发酵可通过桑椹活性成分转化进而促进其抗氧化活性的提高,对肠道菌群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促进了肠道SCFA等活性代谢物的产生。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桑椹健康效应发挥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可溶于水,具有抑菌、杀菌等生物活性。利用自行合成的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处理桑椹鲜果后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寻找新的桑椹保鲜剂提供理论依据。采摘的桑椹鲜果分别经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的混合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和蒸馏水处理后低温(4℃)储存,于不同时间段测定各处理组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青素、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含水率。结果表明,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溶液处理可以减缓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及含水率的降低速度,并在一定程度提高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至储存第18天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5倍、1.40倍、1.93倍,至储存第15天时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1倍、1.26倍。试验结果提示: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用于桑椹鲜果的保鲜可以较好地保护桑椹的营养保健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家蚕幼虫为寄主接种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人工栽培获得蚕蛹虫草。用不同干燥方法及冷藏保鲜条件对蚕蛹虫草进行处理后,测定蚕蛹虫草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新鲜蚕蛹虫草采用微波干燥处理,当微波功率为900 W和720W时虫草素的含量较高(P0.01),并且功率为900 W时腺苷的含量也最高(P0.01);新鲜蚕蛹虫草采用高温烘干处理,烘干温度在60℃时虫草素的含量最高(P0.01),烘干温度在100℃时虫草素的含量最低(P0.01),而烘干温度为70℃时腺苷的含量最高(P0.01)。比较微波干燥、高温干燥、冷冻干燥和室内阴干4种方法,经微波干燥处理的蚕蛹虫草无论是虫草素还是腺苷含量都是最高的(P0.01)。新鲜蚕蛹虫草0~5℃条件下冷藏10~20 d,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冷藏20 d以上则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再显著(P0.05);冷藏10 d 8℃处理组蚕蛹虫草中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极显著高于5℃和0℃处理组(P0.01)。在实际应用中需针对不同的目标产物设置微波干燥条件对蚕蛹虫草进行加工处理,如果选择冷藏保鲜处理,则适宜的温度为5~8℃,并且时间不宜超过10 d,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所需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进用新鲜桑叶制作桑叶乌龙茶的工艺技术,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制作桑叶乌龙茶的营养活性成分与理化性状指标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确定晒青程度、摇青次数、杀青温度、包揉次数以及干燥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桑叶乌龙茶的品质和风味有重要影响。对上述重要工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晒青18 min、摇青3次、220℃杀青、包揉6次、90℃炒干的工艺条件下,制作桑叶乌龙茶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等营养保健成分保留率相对较高,香气成分形成的风味较好,具有良好的桑叶乌龙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于桑椹的保鲜剂,用不同质量浓度(20、40、60、80 mg/mL)二氧化氯(ClO2)溶液浸泡处理新鲜桑椹15 min,调查(4±1)℃贮藏温度下各处理组桑椹的感官、生理生化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初步评估二氧化氯对桑椹的保质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lO2溶液对新鲜桑椹均有防腐、降低坏果率、延缓失重等保鲜效果,其中以60 mg/mL ClO2溶液处理后贮藏的桑椹感官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的损失较少,总酚和糖酸比最稳定,因而保质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桑椹保鲜期2~4d.  相似文献   

12.
孙丽萍 《中国蜂业》2005,56(11):45-46
(续2005年第10期) 控制好蜂花粉水分含量很重要,水分决定蜂花粉的微生物特性、感官品质和产品的货架期.除样品4外,游离氨基酸的最低量为2g/100g,显示该样品适宜的新鲜程度和正确干燥方法.蜂花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下降是因干燥或包装时温度过高,意味着营养下降.脯氨酸与氨基酸总量之比可当作花粉成熟度的指标.除5、7、11号样品之外,新鲜花粉和正确加工的蜂花粉均符合此指标(<75%).  相似文献   

13.
以桑椹原浆为原料熬制桑椹膏,设置电磁炉加热功率为400 W、800 W,桑椹原浆与水的体积比为1∶1和1∶2,并组合为4组加工条件,检测分析不同加工条件下桑椹膏在熬制过程中的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4组条件下桑椹膏熬制过程中的总糖含量变化较小,葡萄糖含量不断升高,果糖含量则逐渐下降,除桑椹原浆与水的体积比为1∶1、加热功率800 W条件下熬制桑椹膏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高外,其余3组条件下熬制桑椹膏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差异较小;桑椹膏的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随着熬制时间的延长逐步下降。试验结果提示,在桑椹膏熬制过程中果糖要先于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过长的熬制时间会影响桑椹膏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加工条件以桑椹原浆与水体积比为1∶1、加热功率为400 W较佳,能较好地保持桑椹膏的营养与保健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中温热泵干燥桂圆肉干制品品质及工业化应用,本文以龙眼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封闭式中温热泵干燥工艺参数,主要考察中温热泵干燥过程中干燥时间、温度、风速对桂圆肉总酸、总糖含量及色差等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其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60 ℃、干燥风速1.75 m3/s条件下,干燥时间为6~12 h时桂圆肉色泽较好,干燥时间过长引起桂圆肉褐变,且样品中总糖和总酸含量下降;干燥温度为55~65 ℃时,桂圆肉色泽较好;干燥风速增大时样品的总糖、总酸含量增加,干燥温度为60 ℃条件下,干燥风速超过1.75 m3/s时,圆肉中心温度约为58 ℃,桂圆肉褐变严重。封闭式热泵干燥桂圆肉的最优工艺参数:干燥时间为11.50 h,干燥温度为65 ℃,干燥风速为1.73 m3/s,经最优的中温热泵干燥工艺制备的桂圆肉总色差为7.98,总酸和总糖含量分别为17.14%、16.75%,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业化制备高品质桂圆肉干制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7个地区的"农桑14号"桑叶和4个地区的"强桑1号"桑叶为原料,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了桑叶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桑叶提取液清除DPPH、清除ABTS能力和FRAP等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产地不同桑叶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其中江西永新地区"农桑14号"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福林——乔卡梯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国标法分别测定总多酚类、总黄酮类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析马齿苋不同部位(种子、根、茎、叶)抗氧化成分含量差异。采用4种方式(冻干、阴干、烘干、晒干)对马齿苋干燥后,测定常规养分,分析干燥方式对常规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体内3种抗氧化成分含量都表现出"种子叶片茎部根部"的规律。将晾晒后的马齿苋进行青贮并对4种干燥方式下马齿苋常规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齿苋的DM/CP在烘干、阴干、冻干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晒干处理的马齿苋的Ash和ADF显著高于阴干处理的;烘干状态下马齿苋的NDF显著高于阴干和冻干处理的,且烘干处理的马齿苋NDF与晒干处理的马齿苋NDF差异不显著;烘干处理的ADF显著低于晒干处理的。马齿苋青贮后营养水平较高,青贮品质良好,可以将马齿苋青贮作为一种优良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同产地青钱柳叶中绿原酸、异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及山柰素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选择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及粉碎粒径为正交试验设计的因素,得到30个青钱柳样品;通过高效液相法(HPLC)对青钱柳叶中的绿原酸、异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及山柰素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绿原酸:芜湖>九华山>黄山;(2)异槲皮苷:芜湖>黄山>九华山;(3)槲皮素:黄山>芜湖>九华山;(4)山柰酚:芜湖>黄山>九华山;(5)山柰素:九华山>黄山>芜湖;(6)干燥温度50℃、干燥时间12 h、粉碎粒径60目处理的芜湖青钱柳中绿原酸含量最高;(7)自然晾干的黄山青钱柳中异槲皮苷含量最高;(8)干燥温度90℃、干燥时间12 h、粉碎粒径40目处理的黄山青钱柳中槲皮素含量最高;(9)干燥温度90℃、干燥时间16 h、粉碎粒径40目处理的芜湖青钱柳中山柰酚含量最高;(10)自然晾干的九华山青钱柳中山柰素含量最高。不同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及粉碎粒径对不同产地青钱柳叶中绿原酸、异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及山柰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不同叶位、不同老嫩程度的桑叶对加工的桑叶茶的功效成分和品质的影响,我们以粤椹大10桑树品种为对象测定了4种采用不同叶位桑叶加工的桑叶茶样品的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了审评。结果表明:不同叶位桑叶加工的桑叶茶的活性物质含量有很大差异,以第1~3位桑叶制成的桑叶茶(以下简称1~3位叶茶)的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总多糖含量排在第2位,仅次于以第4~6位桑叶制成的桑叶茶(以下简称4~6位叶茶),并且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桑芽茶(以桑芽制成的桑叶茶)的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都仅次于1~3位叶茶,感官审评得分排在第2位。4~6位叶茶总多糖含量最高,但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不及1~3位叶茶和桑芽茶,感官审评得分排在第3位。综合分析认为,第1~3位叶为加工桑叶茶的最佳原料,桑芽和第4~6位叶亦为比较理想的桑叶茶制茶原料,第7~9位叶不适合作为桑叶茶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正>据《核农学报》2016年第12期《不同干燥方法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作者张乐等)报道,为探究不同板栗产品适合的干燥方式,以板栗品种"河北大板红"为试材,采用自然通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以及微波真空干燥等5种方式对新鲜板栗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干燥后板栗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