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提取桑叶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和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和原料质量浓度为主要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了多糖得率测算模型的回归方程,确认提取温度和原料质量浓度对多糖得率都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在温度90℃、提取时间80 min、原料质量浓度0.042 g/mL的条件下提取1次,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最高得率达到1.92%。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灰兜巴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灰兜巴粗多糖,主要通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以灰兜巴多糖提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粗多糖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0时灰兜巴多糖提取率最高。表明温度对灰兜巴多糖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时间。验证试验证实该工艺稳定可行,多糖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高得率的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试验以山豆根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山豆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山豆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酶解pH值5,山豆根粗多糖含量为88.48%,多糖的提取率为5.11%,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的粗多糖得率(3.54%)。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适用于山豆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蚕体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不同家蚕品种间的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提取家蚕幼虫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及筛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分析16个黄血蚕品种和3个普通白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家蚕幼虫粉经超声波预处理20 min后以80%乙醇溶解,当原料质量浓度为25 g/L,在60℃水浴中提取6 h的效果较佳,提取蚕体总黄酮的质量比达到0.473 mg/g。黄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白血蚕品种,两类品种样品中的总黄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560、0.513 mg/g。在16个黄血蚕品种中,以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的二化性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多糖是白僵蚕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僵蚕的多糖组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原料质量浓度3个因素设计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白僵蚕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白僵蚕多糖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优化的白僵蚕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60 min、原料质量浓度40 g/L,在此条件下白僵蚕多糖的得率为4.43%,提取液经醇沉干燥后所得粗多糖纯度为49.22%。获得的白僵蚕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总还原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建立的白僵蚕多糖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提取效果较好,白僵蚕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利于白僵蚕在中成药或功能食品方面的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神秘果资源,优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提取条件,并测定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提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 (v/m)、提取温度85 °C、提取时间6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为4.93 ± 0.022%;三个因素对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分析其总抗氧化能力(FRAP)发现,神秘果叶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41.38 μmol/g)。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桑叶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进行桑叶粗多糖含量测定,比较得出桑叶水提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当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为2 h,煎煮2次时桑叶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4.94%。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桑叶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水,煎煮2 h,煎煮3次。乙醇浓度对桑叶粗多糖的含量及得率影响很大,70%乙醇醇沉所得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质量最大,40%乙醇醇沉所得桑叶粗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41.5%,显著高于其他乙醇浓度(P < 0.05),提示乙醇浓度越高,桑叶粗多糖含量越低,但得率越高。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采用70%乙醇醇沉。  相似文献   

8.
周宏  潘宝华  王琳  刘利 《蚕业科学》2012,(4):727-733
为高效提取桑叶中富有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在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工艺中的主要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二阶设计方法,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选择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原料质量浓度进行3因素3水平优化试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建立各因素对桑叶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80%,原料质量浓度0.025 g/mL,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60%,验证值为1.59%,表明建立的优化数学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复方中草药多糖成分中复方板蓝根的粗多糖得率,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醇液比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其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分析试验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优化结果为液料比15∶1、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 h、醇液比4∶1;通过正交分析获得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0.5 h、醇液比4∶1。提取工艺优化后,复方板蓝根的粗多糖得率为10.25%,较优化前复方板蓝根粗多糖得率(6.54%)提高了3.71%。说明本试验可为复方板蓝根多糖后期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选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07%。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芩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提高黄芩多糖提取率,并探究黄芩多糖的结构,为工业化提取黄芩多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为优化的4个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方案,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芩多糖的最佳条件;采用柱层析法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凝胶色谱对黄芩多糖的基团、纯度、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经响应面分析确定当提取温度为98℃,料液比为1∶12.40(g/mL),提取时间为138 min,提取次数为4次时,黄芩粗多糖提取率为12.23%。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和葡聚糖G-1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得到Hq-3-1组分。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其Hq-3-1为均一多糖,分子质量为58 794 u。HPLC法柱前衍生化分析Hq-3-1组分的单糖组成结果显示,其包含果糖、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紫...  相似文献   

12.
周林  徐立  伍春  余茂德  黄先智 《蚕业科学》2010,36(3):491-495
桑枝皮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黄酮类化合物。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桑枝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原料质量浓度、溶剂乙醇的浓度以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桑枝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工艺条件中各因素对桑枝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确定桑枝皮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原料质量浓度33g/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桑枝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紫花地丁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紫花地丁为试验材料,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对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花地丁多糖效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90%。此优化条件下,百合多糖的提取率可达6.27%。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简单可行,为紫花地丁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红甜菜多糖的提取效果。试验以红甜菜为原料,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超声辅助水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探究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红甜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evag试剂、活性炭和石油醚依次对粗多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采用水提醇沉法时,在液料比90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的条件下,红甜菜多糖得率最高,提取率达2.33%;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0 mL/g、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85%。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红甜菜多糖中蛋白质去除率、色素去除率、脂肪去除率分别为29.73%、3.88%、2.76%。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所用提取溶剂少、耗时短、所需温度低、提取率高,更适用于红甜菜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纤维素酶辅助热水浸提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酶浓度、酶提温度、酶提时间为自变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酶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浓度110U/uL,酶提温度60℃,酶提时间100min,且酶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在最佳优化条件下淫羊藿多糖提取率为10.06%,接近模型的最大预测值(10.199%)。试验为淫羊藿多糖的临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海南辣木叶粗多糖的提取最佳工艺,以及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试验以海南产辣木叶干粉为原料,采用水为提取剂,通过对不同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与次数及料液比研究最佳的提取条件。采用水杨酸法测定辣木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以确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辣木茎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辣木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5.42%,多糖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清除作用逐渐增强,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选用甘肃省道地药材红芪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并以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设置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醇沉比5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在此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衡量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得到红芪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再利用该工艺参数条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红芪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次数为4次,液料比为17 mL/g,醇沉比75%。最佳条件下红芪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7.70%,与理论提取率8.01%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认为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的工艺稳定可行,为红芪多糖的有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分离纯化红芪多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血满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单糖组成,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和提取次数对血满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使用响应面法对血满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血满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9.72℃,提取时间114.15 min,溶剂用量26.40 mL/g,提取4.28次。考虑到实际操作,最终将最优提取参数确定为提取温度89℃,提取时间114 min,溶剂用量26 mL/g,提取4次,此时的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2.688 5%。经验证试验,血满草多糖的实际提取率可达(2.611 3±0.027 7)%,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两者相对误差为2.96%。血满草多糖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构成,摩尔比为1.00∶2.43∶0.51∶4.96∶1.82。说明优化工艺合理,得到的回归模型可真实反映提取条件对血满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明确了血满草多糖的单糖组分。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玉树产黑青稞为原料,研究了提取剂类型、酸化剂类型、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单因素对黑青稞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花青素提取工艺,并分析了黑青稞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黑青稞花青素提取率影响最大的是乙醇浓度,其次是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h,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率为1.86ug/g;黑青稞花青素质量浓度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呈一定量效关系。试验结果可为综合开发利用黑青稞资源,延长黑青稞加工产业链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油莎豆粕中的淀粉,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高提取率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 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酶量、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与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淀粉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油莎豆粕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25%、酶解温度47℃、pH 5.5、酶解时间为5 h,淀粉提取率为77.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