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雏、幼鸭。本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雏、幼鸭的传染病。近年来,临海市的养殖场屡屡爆发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蛋鸭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养鸭生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5周龄的鸭最易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维坊市某养殖公司,近年来一直受到本病困扰,总发病率50%以上,死亡率在5%-20%之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自从实行了综合防治措施后,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5.
1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一般情况下,本病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雏鹅,尤以2~3周龄雏鸭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少见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6.
1 流行病学及危害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叫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症和鸭疫综合症,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1932年首先在美国的纽约、长岛,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发生,80年代中后期又在亚洲的日本、印度、我国的苏、浙、皖、冀、鲁、豫等地引起发病。目前,在世界所有规模型、集约化、现代化的养鸭场(户)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鸭传染性浆膜炎进行有效防治,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临床诊断几个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小鸭传染病 ,俗称“三包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 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 1~ 8周龄小鸭 ,据萧山市动物医院 10 0 0余例鸭病门诊记录显示 ,群体发病率 5 0 %以上 ,四季均可发生 ,尤以冬春季节多发。发病和流行与应激因素有关 ,如天气低温阴雨 ,环境潮湿 ,饲养密度过高等 ,且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2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眼和鼻孔浆液性分泌物增多 ,拉黄绿色稀粪 ,共济失调。病程 1~ 3天 ,死亡率 5 %~ 40 %。3 病理变化 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 ,肝…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鸭疫里氏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能运动,无芽胞。国内至少已鉴定出8个血清型,其中以1型和2型引起的发病最多。多种抗菌素对鸭疫里氏杆菌都有效,但因鸭场大量使用抗菌素和该菌本身极易产生耐药性,故临床常用的药物无法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当较大规模的鸭场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时,应采集病料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2流行病学鸭传染性浆膜炎无严格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幼龄鸭,各种品种的鸭均可感染。20~3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7周龄以上鸭较少发病,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份,滨州市某专业户养的一群23日龄樱桃谷肉鸭出现嗜睡、缩颈、脚软不愿走动或以头触地、共济失调、精神不振,死时呈角弓反张,眼有浆液性分泌物,排出绿色或黄绿色稀粪等症状,大多数病鸭在发病后1~3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侵害锥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几年,兖州绿源、嘉祥宏大牧业及六和肉食在我县发展订单养鸭业,我县养鸭规模迅猛发展壮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其病原是鸭疫里默氏菌,主要引起家鸭或多种家禽发生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文主要介绍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育种业的发展以及民众对禽类产品的需求,鸭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高密度养殖也带来了疫病发生,传染性浆膜炎就是危害鸭群的主要疫病之一。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疫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胞,不能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到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呈丝状,菌体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为鸭里默氏杆菌,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对养鸭业危害大。1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根据报道目前发现21个血清型。2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圈养鸭群,1~7周龄对本病敏感,多发生于10~30日龄小鸭。本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伤口及注射时消毒不严也会引起传播。发病率20%~70%,病鸭死亡率高达80%。发病季节一般以冬春多发,番鸭发病率较高。3临床症状病初表现精神不振,昏睡,食欲减退,羽毛松乱。以后出现眼鼻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排出黄绿色稀便,共济失调;部分出现鼻窦部和附关节肿胀。慢性病例则出现扭…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1传播途径经与病鸭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病鸭是主要的传染源,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情况 2004年3月,建湖县某肉鸭饲养场连续几批肉鸭发生大批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万余元.3月8日其中一批肉鸭,计5 000羽,从10日龄起,第一天死亡210羽,连续3天死亡425羽,死亡率达28.5%;另一批8 000羽,从28日龄起,连续3天死亡1 400羽,死亡率达17.5%.鸭群在1日龄时曾皮下肌注鸡胚化肝炎弱毒疫苗1 ml,发病期间给鸭群使用庆大霉素饮水.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在很多养鸭地区广泛流行,大多数商品肉鸭场均有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鸭出现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为研究对象,对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一、病原鸭疫里默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胞,不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菌体呈单个、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