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宁  杨满元  刘慧娟  黄雯  梁忠厚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34-137,141
[目的]了解黑老虎种群结构及动态.[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及方差均值比率法研究湖南省莽山、舜皇山及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黑老虎种群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编制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黑老虎3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5级,呈倒金字塔形,年龄结构无Ⅰ级幼苗,幼藤储备很少,中成年藤和老年藤的比例占60%~80%,属衰退型种群;高度结构受支柱木和林冠层高度影响,不同种群高度结构包括的级数不同,但发育都是连续的;3个种群分布格局不同,莽山种群呈集群分布,舜皇山和黄桑种群呈随机分布;生长可分为幼藤、中成年藤和老藤3个时期,存活曲线呈凸形,处于衰退状态.[结论]极弱更新能力和较少种群数量预示黑老虎种群的生存和繁育都面临极大挑战,具有濒危植物的特征,应加强保护和人工引种驯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掌握珍贵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的居群结构及动态情况,对云南省新平县篦子三尖杉林12个样方进行调查,分析篦子三尖杉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筐子三尖杉相对年龄结构完整,呈现明显的纺锤形,幼苗和成树个体的储备特别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其高度结构完整,居群个体高度发育是连续的,在群落中属连续型居群;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Ⅲ级幼树阶段开始变成随机分布;其成长可分为幼苗、幼树、成树和老树等4个时期,幼苗时期死亡率最低,老树时期死亡率最高;其居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 Ⅰ型,居群处于衰退状态.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邻格子法,研究了四川省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种群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编制了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种群存活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运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珙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珙桐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都近似于倒金字塔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其更新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珙桐种群有前期生长不稳定,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其存活曲线属于DeevevⅢ曲线;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从幼苗到大树,其集群程度减弱:基株种群和分株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下其聚集强度有所变化。珙桐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可能受其繁殖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野外采样调查,对甘肃小陇山水楸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以林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小陇山水楸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径级结构图、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水楸种群结构动态;选用扩散系数、负二项分布参数、聚集度指数、Cassie指数、聚块性指数等聚集强度指标研究水楸种群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小陇山水楸种群幼苗幼树丰富,占水楸总株数的33.78%,大树相对稀少,径级结构总体分布趋于倒"J"形,群落处于稳定发展中;水楸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水楸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水楸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为小陇山水楸群落处于稳定增长期特有的种群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5.
猴头杜鹃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则新  周荣满  叶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60-5862,5953
研究浙江省凤阳山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种群的大小级、存活曲线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猴头杜鹃的年龄结构不同,有稳定型或增长型、稳定型趋向衰退型以及衰退型等,总体上多数样地猴头杜鹃种群幼苗库数量较为丰富,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猴头杜鹃种群在群落中能得到稳定的发展。猴头杜鹃种群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型,这是由物种本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标准地及样方法对秦岭林区天然华山松种群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以单层结构为主;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发育阶段由集群→随机→集群分布过渡,在水平方向不同龄级个体呈镶嵌分布;种群年龄结构及存活曲线复杂,增长型和衰退型并存,并以缺失某些年龄阶段的间断衰退型为主;种群个体的径阶结构多呈右偏正态分布,表现出种群幼苗、幼树储备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南方铁杉的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情况,对揭示南方铁杉的演替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对南方铁杉种群进行样地调查,通过种群年龄结构分析、静态生命表编制、生存分析、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和点格局分析探索了南方铁杉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   (1)南方铁杉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属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以及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减少和后期衰退的特点。(2)时间序列预测未来3、6和9个龄级时间后南方铁杉种群各龄级个体数均逐渐增加,南方铁杉幼年个体数相对丰富,老龄级树有较充足的后备资源得以补充,种群能自然更新。(3)南方铁杉种群整体在小尺度(r < 20 m)呈聚集分布,随尺度的增加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研究尺度紧密相关,幼树明显呈聚集分布,中树随研究尺度增大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老树基本呈随机分布。   结论   南方铁杉种群天然更新能力较强,保护区维持现有的生境条件,南方铁杉种群将继续呈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8.
赵月梅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14-21015,21036
[目的]研究9个云南老虎须居群的亲缘关系,为该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采自云南省的9个老虎须居群共118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9个老虎须居群的样品的ITS序列被分成了2个大组,滇南4个居群聚为一组,滇东南的5个居群聚为另一组。9个居群共6个单倍型,两组之间无重合单倍型。[结论]老虎须的遗传多样性很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之间。这可能是因为云南分布的老虎须是以自交为主的植物,因此对老虎须进行迁地保护时应该是尽量引种多个居群。  相似文献   

9.
闽北天然檫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福建省建阳市书坊乡贵溪村的天然檫树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檫树种群中Ⅳ级立木株数较多,Ⅱ级苗木和Ⅲ级幼树的株数较少,而且缺乏Ⅰ级幼苗,因此该群落中的檫树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的种群,檫树种群的高度结构呈双峰型的分布格局,且14 ̄22m高度级的株数较多,目前檫树整个种群的分布格局呈现均匀分布,但均匀程度不高,Ⅱ级苗木和Ⅲ级幼树呈现集群分布,到Ⅳ级立木阶段,檫树种群分布要各局转变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天台山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浙江省天台山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多数落叶阔叶树种的龄级不完整,种群存活曲线不表现为线性关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常绿阔叶树种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或增长型,七子花种群和短柄种群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其他多数落叶树种的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木荷和短尾柯的分布局呈集群分布,各优势种群从小树到大树群强度逐渐降低,种群呈扩散趋势。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11.
白桦群落是乌拉山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之一,在高海拔阴坡、半阴坡以纯林形式分布.根据乌拉山自然保护区白桦林不同林龄结构设置3个典型样地,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点格局分析(Ripley''s K-Function)方法探讨了乌拉山白桦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规律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1)乌拉山自然保护区白桦种群径级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型,种群自然更新良好,属增长型种群;(2)由于种内不同个体间为争夺空间和资源,种群在第Ⅲ、Ⅳ径级死亡率较高,自疏作用明显;(3)白桦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 Ⅰ型曲线;(4)在研究尺度内白桦种群以幼树、中龄树为主时呈聚集分布,而成龄树或老龄树占多数时呈随机分布,即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其分布格局逐渐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乌拉山白桦种群在小于1.5m的尺度呈聚集分布,即具有2株以上个体“丛生”现象.在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白桦种群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影响其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选取江西省三清山保护区的珍稀物种香果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法获取该植物群落结构和在三清山分布的原始资料,对香果树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的径级和年龄结构都呈现出橄榄型的结构特点,而高度级结构则呈现为金字塔型的结构特点,幼苗具有逐步衰退的趋势特征;香果树主要靠种子进行繁殖和更新;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聚群式分布的特点;而香果树种群分布的动态格局表现为从幼树的聚群分布方式向中树、大树的随机分布方式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3.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单种属植物之一。对广西乐业县神木天坑和穿天洞坑的掌叶木种群展开调查,结果表明:两样地掌叶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显示Ⅰ和Ⅴ年龄级的幼苗和老木数量稀少,而大量个体集中在Ⅱ、Ⅲ、Ⅳ年龄级,呈现纺锤形结构,即为衰退型种群;种群动态指数Vpi为0.592、Vpi′为0.118,即种群属于增长型,但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增长趋势极小,从长远来看,由于Ⅰ级幼苗的缺失,最终会导致种群的衰退。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显示掌叶木种群随着年龄增长,生存质量越来越低,存活曲线更趋于DeeveyⅡ型,属于衰退型种群;针对该种群的特征和濒危原因,探讨其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影响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森林分布的空间分异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坡位中、土壤厚、坡位上、斜陡坡、半阳坡和半阴坡是影响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森林分布的主要空间因子。此结果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森林沿空间因子的分布情况相一致,说明主要空间因子的确定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灰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稀渐危植物,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是塔里木荒漠生态系统的关键种之一。在塔里木河上游选择具有代表性群落设立5 hm2研究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从年龄结构、生命表特征、存活曲线、生存分析以及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灰胡杨种群生活史动态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结构整体上呈钟型,幼树个体较少,成年个体较多,属暂时稳定型种群;不同生境种群结构不同,随河流走向种群结构由稳定型转为衰退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生存率呈单调下降趋势,中期(Ⅵ-Ⅸ)降幅较高;危险率呈上升趋势,于Ⅸ龄级出现危险率与死亡率、消失率高峰,生命期望单调下降,反映种群生存力下降的趋势。灰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因生境不同空间格局发生变化,这是种群适应环境压力及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种群空间格局随发育进程而变化,从幼龄到中、大龄,种群分布格局的聚集强度减弱并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这是种内竞争强度变化的结果。环境因子与种群分布多度的相关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地下水位是影响种群分布的主要因素。可见,塔里木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随生境和时间发生变化,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是影响灰胡杨种群生态特征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狭果秤锤树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永修狭果秤锤树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狭果秤锤树种群年龄结构总体呈现"反J"型趋势,即是增长型;群落个体的存活曲线大致为DeeveyⅠ型,即凸型曲线,表明该种群中的年幼个体比成年个体更容易存活;但静态生命表显示,从年幼个体到老年个体的死亡率变化规律不明显,可能存在未知的的生物学因素导致该现象出现。对于种群密度大的样地,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明显,而对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种群密度小的样地,则明显呈现集群分布特征。从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来看,研究地的狭果秤锤树种群生存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大,除该物种本身的生物学因素外,人类活动是制约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是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刨花润楠在自然分布状态下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参考,在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设置3.2 hm2固定大样地,通过野外监测调查,运用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法,对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刨花润楠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刨花润楠种群的各级分布结构整体上呈“L”型,种群中Ⅰ级幼树和Ⅱ级小树的个体数分别占47.75%和39.45%,92.4%的个体高度在10m以下;种群的Deevey存活曲线接近于Ⅱ型,表明种群在不同生长阶段中表现出相近一致的死亡消失率;种群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型,并具有从早期生长阶段的聚集分布逐渐转变成后期生长阶段均匀分布的动态特征.大明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刨花润楠种群结构相对完整,属于增长种群,在自然潜在干扰影响中目前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小陇山红桦种群的维持机制,结合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小陇山红桦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多个聚集强度指标(方差/均值比率法、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和聚块性指数,对甘肃小陇山红桦林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红桦林种群为衰退群落;其分布格局呈现一般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变化不大;随着群落中红桦林种群的发育进程,分布格局的时间模式为从均匀分布到集群分布,最终趋于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9.
从静态生命表、年龄结构图、存活曲线3个方面分析了河南洛宁淡竹种群的生活史特征,选用丛生指标、Moristia指数、负二项指数3个参数分析了淡竹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静态生命表中生命期望值随龄级增大而逐渐降低反映出该种群的生存力逐渐下降的态势;物种生物学因素是影响淡竹种群生存力最主要的因素;淡竹种群的存活曲线更趋于DeeveyⅡ型;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表明淡竹种群1年生、2年生的淡竹个体表现为集群分布,3年生以上的个体表现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研究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并选取6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判断梭梭种群在交错带不同区域、不同龄级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以中幼林为主体,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数量在Ⅰ~Ⅴ龄级内波动较大,个体死亡现象较多,在Ⅵ~Ⅹ龄级内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在Ⅹ龄级以后,个体死亡现象又开始升高,呈现衰退趋势,种群期望寿命在Ⅳ~Ⅵ龄级较高。种群分布格局总体呈现聚集分布,从绿洲边缘向沙漠边缘延伸方向,其种群分布格局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趋向均匀分布,期间有少量随机分布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