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城市中的滨水 景观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为城市景观带来多样性,也给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 力。本文通过对南昌九龙湖滨水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阐释一座现代新城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所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景观优化建议,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规划中一块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实用性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生动、使用频繁的景观空间,它是向人们展示地方的风土人情、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体现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窗口,因此,本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现代城市中滨水景观设计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整理,并且参考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议,旨在通过对城市中滨水景观设计的思考,寻找合理科学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与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3个方面简述了国外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从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导向、滨水植物的种类划分、滨水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特点、滨水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与评价5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总结了我国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在近10年间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框架下,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迫切呼唤城市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景观是与城市形象、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场所。那么如何在城市滨水空间中营造场所精神则是亟需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厦门马銮湾滨水景观设计的分析,寻找营造场所精神的关键着手点,即解读场地的自然环境属性、挖掘场地的历史人文特色、拓展场地的多元化功能性以及促进场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俞佳 《现代农业研究》2020,(10):135-136
城市滨水景观是构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元素,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如何保障滨水 生态的完整性和其水系廊道的自然风貌,并且将比较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当作城市发展的绿色基础, 是目前景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改善景观设计的传统思维模式,纠 正一些传统和表象的设计观念。使城市的生态滨水景观设计能够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 此,本文主要讨论了生态思维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周口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滨水景观是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城市景观组成部分。选取周口淮阳龙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要素、社会要素和景观要素三方面对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进行分析。在龙湖湿地滨水区域内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一套针对龙湖湿地的滨水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整隶属度为2,处于中等水平,其景观建设中较好的是人文景点的数量、空气质量等,较差的是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运动健身设施的设置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注意季相搭配和色彩变化等优化建议,以期为龙湖湿地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其他相似地区的滨水景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的特殊地带,这一地带对于城市生态和景观的营造有着极高的价值。芜湖市滨江公园是旧城滨水地带景观营造的典型案例。该文选取芜湖滨江公园一期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通过SD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比样本分析结果,进而对芜湖滨江公园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和研究,提出旧城滨水景观营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楠  郁琢  卢笛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32-135
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地区开发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徐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生态旅游城市,正在积极进行城市滨水地区生态建设。通过对徐州市主城区滨水地区功能定位、开发模式、经济预测及景观构架的分析,引入"复合"理念,探讨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策略,营造既符合自然生态功能又推进现代城市发展的城市滨水协调区。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滨水景观之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滨水景观评价的目的、目标和概念出发,对当前国内滨水景观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在城市滨水景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主观评价的介入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对滨水景观主观评价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城市滨水景观、滨水植物的概念,并以成都市浣花溪公园为例,对滨水区域的植物选择、植物配置及造景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指出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用地较为紧张的滨水绿地,不仅承担着景观的作用,还有防洪的功能,因此它对滨水城市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实践案例龙山县果利河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介绍了其生态廊道、梯度横断面、立体景观交通体系和滨水植物景观设计,为城市滨水公园构建景观安全格局、完善区域绿地系统生态设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滨水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是园林中富有活力的生态景观区,具有丰富的园林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在充分认识现代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在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可应用的生态学原理,包括主导因子原理、群落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竞争原理和生态演替原理。并提出了生态驳岸、构建人工植物群落两种滨水区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滨水景观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景观是城乡重要的绿带和生态走廊。为了有效利用滨水区的空间资源,提升其生态和游憩价值,对适合滨水区生境的景观植物种类进行了选择,并提出了滨水植物种植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水岸是古运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运河水岸景观的合理设计对于古运河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新的作用及对人的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镇江市运河水岸景观设计为例,分析探讨了城市运河水岸环境的建造中,根据现场来创造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运河水岸景观,并且根据人的活动需求,来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运河水岸空间。对于其他城市型水岸景观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定量的评价土地整治前后产生的生态景观效应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角度,构建了4层级14个评价指标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比分析法划分指标等级及分值。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安徽省含山县某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景观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治项目对区域的生态景观效应贡献率为13.86%,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对柳州市滨水绿地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模式、层次结构及景观效果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有绿化植物122种,隶属56科106属;植物配置以本地特色植物为主,注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垂直结构的合理搭配,注重人性化植物造景的原则.但部分绿地出现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观赏特性单一、养护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以上这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以提高柳州市滨水绿地空间的利用率和公众参与性、互动性,从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恢复角度对淀山湖景观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结果表明,该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须根据湿地生态恢复理论,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展现上海淀山湖滨水绿地空间景观特色,营造滨水园林景观和湿地保护景观,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水环境,并针对该景观各功能分区做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宝天高速公路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综合分析区域气候条件、自然植被、地形地貌的基础上,研究宝天高速公路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生态修复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景观设计注重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模式,因地制宜,在体现地域人文特点,打造生态环境良好公路空间的同时,实现景观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为试验区,应用地理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试验区景观格局特征,结合景观中心度指标节点度和紧密度,确定了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并划分为中心节点、关键节点及基本节点3种类型。运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和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了城镇区绿地系统潜在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城镇区有53个绿地斑块,构成了城镇区绿地生态网络节点的核心;规划的14条潜在生态廊道能很好地结合绿地资源分布特点,连通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构建城镇区生态绿地网络系统。通过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景观中心度评价等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价城镇绿地系统现状,优化城镇生态绿地网络,为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图5表3参17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喀斯特不同地貌乡村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差异,以贵州省石门乡(喀斯特中山)、宗地镇(峰丛洼地)、周覃镇(低山丘陵)、掌布镇(峰丛峡谷)4种典型喀斯特地貌的贫困乡村为例,利用ArcGIS 10.1、Fragstats 4.2软件对乡村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定量评价景观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地貌乡镇的各斑块面积占比(PLAND)、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斑块形状指数(LSI)存在较大差异。掌布镇景观水平上指标特征与石门乡相反,而宗地镇和周覃镇景观水平上指标特征介于掌布镇和石门乡之间。周覃镇与掌布镇景观生态风险低于石门乡以及宗地镇。石门乡中北部景观生态风险高于东部和西南部,与中北部以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景观为主、东部和西南部以灌草丛和林地景观为主有关。宗地镇中部比重较大的未利用地使其景观生态风险较高,而东部和西部比重较大的灌草丛使其景观生态风险较低。除西部地区外,周覃镇大部分地区耕地、林地和灌草丛的连片分布使得景观生态风险较低。中北部占主导地位的林地以及南部各地类的镶嵌分布,使掌布镇中北部景观生态风险明显低于南部。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乡村土地利用调控及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