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木抗旱造林的优点、容器苗木抗旱造林技术、容器大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对提高樟子松容器苗木造林成活率具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幼树不耐风吹沙打,不能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丘或小豆茬、花生茬等撂荒地直接造林。樟子松苗木根系细弱,容易风干,保持苗木根系湿润,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樟子松按照苗木类型,分为裸根苗造林,容器苗造林和幼树移植造林。  相似文献   

4.
尹必孚 《山西林业》2023,(S2):64-65
同朔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但樟子松是一个优良适生树种。从造林地类型与立地条件、造林地整地、造林模式、苗木栽植、幼林抚育等方面介绍了同朔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沙地、山地樟子松造林技术刘金生,曹岩,庞九华一、苗木选择及保护用樟子松造林宜采用2—3年生换床苗,选择顶芽饱满,根系发达,亩高15—25厘米,地径0.5厘米以上的优质苗木。起苗时,应尽量使苗木根系完整,茎芽不受损伤,要随起苗随蘸泥浆、随包装或装袋,避...  相似文献   

6.
干旱裸露沙丘樟子松深栽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不同高度、4种不同根茎比的苗木,分别栽入苗木根茎总长的90%、80%、70%、60%、50%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认为在干旱裸露沙丘的阳坡上,樟子松造林以深栽少露为好。苗木根茎比不影响樟子松深栽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不同药剂浸根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尿素、食盐、保水剂(聚丙烯酸钠)3种药剂浸根造林试验,证明食盐对樟子松造林的作用是显著的,能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还能显著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将樟子松苗木在离水源较近且与造林地环境相似的地块假植驯化1年,翌年春造林,可将造林成活率提高40%。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是坝上沙地造林首选的乔木造林树种。在工程造林树种选择上,樟子松容器苗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樟子松苗木的生长规律,结合温室内的优越条件,温室育苗基本上是2年3茬,播种的季节分别是3月初的春季和夏季,在不同的播种时间播种的苗木,由于各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也有所区别,具体的育苗技术及管理措施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受若干因素制约,苗木质量、苗木假植以及造林时间和技术措施都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生物制剂对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t菌剂、ABT生根粉、HRC吸水剂、丰产素等生物制剂处理2年生樟子松苗木,在内蒙古加格达齐进行了田问造林试验。并对樟子松造林成活及地下根系生长效应进行了研究,观测苗木成活率、根系生长等因子。结果表明:Pt菌剂3号ABT生根粉制剂显著地提高了樟子松成活率,它分别比对照高29.3%和23.6%,也促进了根系的生长,特别是细根的增加。回归分析表明苗木细根长度与苗木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生物制剂提高成活率是通过增加细根量来实现的。表3参10。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3号、氯化钠、AB-抗旱剂、吸水剂处理樟子松苗木后进行生长季造林。其结果表明,这几种药剂均可提高樟子松生长季造林翌年保存率,但以ABT生根粉3号溶液浸根和以其溶液制成的泥浆效果最好。ABT生根粉3号还可以提高樟子松生长季造林,翌年苗木的高生长量和发根量。  相似文献   

13.
吸水剂在樟子松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樟子松人工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根系的水分保护。所以,对樟子松幼苗的根系用吸水剂进行适当的保水处理,无疑是会提高造林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苗木全封闭造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琢人  刘石丁 《林业科技》1995,20(4):7-8,61
樟子松苗木全封闭造林研究邓琢人,刘石丁,孙显苍,马春成(黑龙江省林科所)(扎赉诺尔矿务局林业处)(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苗木全封闭造林就是在高活力苗木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使苗木从苗圃起苗到造林成活这一段时间内,全株处于较好的微环境中,即苗木茎、...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夏季造林试验戴继先(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068466)樟子枯春季造林因干旱多风成活率不高,而在夏季造林又因苗干针叶和根系的生理萎蔫,使光合产物少,苗木发根少,当年苗木虽然成活,但翌年大量死亡。为此,作者采用三因素正交试验法,对樟子松夏季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樟子松植苗造林技术的研究,确定了吉林省内樟子松植苗造林的栽培区域、适宜立地、苗木规格、栽培密度、混交造林树种、栽植方法和造林季节,总结出-套适用于樟子松植苗造林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容器苗在山西中部地区生态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从樟子松育苗的容器准备、圃地准备、基质准备、容器装填与摆放、播种苗培育、移植苗培育、苗木出圃和运输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林西县南门外治沙林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培育樟子松苗木,近几年又组织培育樟子松容器苗,通过实施容器苗造林,提高了成活率,延长了造林时间,降低了营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9.
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调查分析,初步总结出立地类型、造林时间、整地方式、造林技术、苗木保护等因素是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叶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10多年来造林工作实践,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油松、樟子松造林,这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采用不合格苗造林,将显著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苗木枯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解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量,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苗木的含水率与造林的成活率呈正相关;在造林实践中,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应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缩短苗木在外裸露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