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虾人工养殖过程中,养殖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的优劣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长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调节和优化养殖水体生态结构的研究,如利用化学物质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和生长,以高等水生植物抑制藻类生长(Saayda,T.T.,l974;Moss,B.,1980),起到了生态修饰的效果。但用生物法调节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比化学法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海洋生物技术为我国渔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本文综述了近期来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重点对转基因技术,染色体操作,水产动物性别控制,藻类育种工程,鱼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以及海洋自然产物与药物的开发进行了评述,并对海洋生物技术在不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3):3-3
雷霁霖,男,1935年5月生于福建宁化,畲族。1954-1958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历任养殖生态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海水养殖研究中心副主任、所长助理、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现任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和博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顾问、山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青岛市水产养殖专家组成员、青岛三高大菱鲆研究所所长等职,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  相似文献   

4.
高效藻类塘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效藻类塘(HRAP)的技术原理,分析了国内外在高效藻类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认为高效率藻塘技术是净化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一种有效途径。应用高效藻类塘净化养殖水体,应充分利用养殖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转化关系,并与生态工程化技术、藻菌固定化技术、微生物技术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工程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禧 《水产养殖》2004,25(4):40-43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水产养殖历史,从最初的鲤鱼养殖到主要经济鱼、虾、蟹、贝、藻类的人工繁育和工厂化养殖,创造了精湛的人工增养殖技艺。水产养殖工程学(Aquacultural Engineering)作为水产学(Fishery Science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产科技进步中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苗种生产是养殖生产发展的先行官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主要归功于以下三方面的科技成就:  1.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和普及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引发了大多数水产养殖动物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并迅速普及,奠定了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养殖产量同苗种生产量同步增长。  2.养殖对象的多样化  养殖种类由 60年代的 10多种鱼类,数种贝类,数种藻类,增加到目前的 60余种鱼类, 10余种贝类, 10余种虾蟹类, 10余种藻类。养殖产量同养殖种类同步增长。  3.养殖模…  相似文献   

7.
实施可控生态养殖管理是保证水产养殖规模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是水产养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水产养殖所特有的种类结构与生产方式所必须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产》2007,374(1):20-21
2006年11月18—19日,由全国渔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技术协作组与有关单位联合在上海,召开“全国水产用微生态制剂技术研讨会”暨“行业自律启动会”。会议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大框架下,充分分析了当前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及外源污染的日益严重,水产养殖环境有日益恶化的可能。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几年来养殖水域使用水产养殖用微生态制剂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能力,加强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要从改善水产养殖水域水质和底质条件入手,保障水产养殖动物生产优良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必须充分认识使用微生态制剂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单位放养密度不断提高,天然饵料已不足以供应养殖鱼虾的营养物质,因此必需另外补充人工配合饲料,甚至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由于添加过多的鱼粉,导致成本增加。目前水产养殖专家提倡生态养殖法,国外成功的经验利用大型藻类,与虾、贝实行综合性混养,  相似文献   

10.
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技术在对虾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藻技术是一项有机结合藻类生物学、藻类生态学及水生生态系统学的新兴生物技术,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微藻为对象,充分运用微藻的生理、生态特点,进而用以调控和优化水体生态环境。文章就当前在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微藻生态调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孙兴涛 《齐鲁渔业》2013,(11):14-16
在对虾人工养殖过程中,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的优劣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长期以来,水产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优化养殖水体生态结构的研究,如利用化学物质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和生长,以高等水生植物抑制藻类生长等,但用生物法调节水化学环境和水体生态结构比化学法有更大的优越性。为此,笔者在虾池中进行了接种小球藻的试验,研究其对浮游生物和水化学环境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09,(11):49-52
为使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或消除,近年来,多种类的有益微生物复合制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水产科技人员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果。研制和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目的,是针对水产养殖系统中复杂多变的环境控制为出发点,想通过利用微生物高新技术手段,产生并应用微生态制剂来快速和彻底地降解养殖池塘中的有害物质,抑制藻类及真菌等的繁殖和生长,消除致病微生物或抑制其滋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水质日趋富营养化,藻类水华频繁暴发,危害水产养殖,其中微囊藻是我国池塘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藻类之一。现就我国微囊藻的控制研究作一介绍。 一、微囊藻水华暴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水乡创新人     
江苏省东台市青年水产工程师夏森,在水产科研领域多年耕耘探索,终于取得了生态繁殖黄颡鱼苗、提高海生梭鲻鱼运输及淡水培育成活率、研究开发以新鲜鸡粪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活性饵料等三大科技成果,从而为制定全新、高效的淡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国水产业创新发展,助农民水产养殖增产增收开创了一条捷径。特种水产品养殖技术含量高,富有挑战性、创造性。夏森眼盯水产市场“制高点”,一门心思从事特种水产品养殖和水产技术攻关。1995年冬天,他以每亩年600元租金,向20户农户返租倒包土地50亩,建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藻类的生理特性,不同养殖季节,阶段优势藻种,环境因子对藻相平衡的影响,藻相平衡的调控等几个方面阐述藻类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探讨藻类变化对水产养殖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良好的藻相平衡,以期为健康水产养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优化养鱼水体生态结构和调节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不同藻类及浮游动物被鱼、虾等消化吸收率并不相同 ,有的易于利用 ,有的甚至造成危害。水产养殖和生态学对养殖水体的生态结构和化学因子进行了大量研究 ,关于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对水体化学环境影响的研究有许多报道 ,但其调节水体藻类和浮游动物种群结构 ,特别是关于直接接种藻类 ,调节水体生态结构的研究报道较少。根据研究 ,滩涂鱼塘水体藻类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门 ,而蓝藻门中许多藻类不易被鱼消化 ,本文研究了接种易被鱼消化吸收的小球藻和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调控水质和优化水体藻类及浮游动物种群、生物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再加之传统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并且养殖病害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水产生态养殖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的发展战略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网箱养殖引起水产养殖学家们的兴趣和重视。近年来又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藻类含有丰富的虾青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无论是在动物的饲料还是在水产生物的养殖中,都可以看到藻类的应用.针对水产生物养殖饲料中藻类生物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技术讲座水产养殖防治技术系列讲座──第五讲传染性鱼病的防治范至刚(长沙市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410003)鱼类传染性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小型藻类感染所引起的。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传染性病有许多种,但就其危害严重的有病毒性的出血病;细菌性的暴发病、赤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