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交水稻从三系向两系的发展被称为水稻生产的第三次革命。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水稻863课题组育成的两系亚种间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是目前杂交稻最“热门”的新品种。临安市在试种示范的基础上,根据山区特点,进行氮肥施用技术和密植配套技术试验,掌握了该品种特点和超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特点两优培九具有较明显的两系杂种优势。1998年和1999年,该品种参加了在临安进行的杭州市单季稻小区品比试验,实收产量比汕优63分别增加11.7%  相似文献   

2.
<正> 两优2186是福建省农科院杨聚宝博士研究选育的两系稻新组合,是国家“863”计划两系稻项目的重要成果。200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1年在三元区示范种植229.2亩,稻作类型有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等,均有良好的表现。是一个很有推广价值的优质杂交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荔波县直播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品种,对隆两优1025、隆两优华占等6个优质杂交稻品种进行大田直播对比试验,分析各品种产量及其在荔波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品种中,深两优5814的产量最高,达10 733.33 kg/hm~2,较对照兆优5431增产25.49%,其次是C两优华占,为10 286.67 kg/hm~2,较对照兆优5431增产20.27%,增产效果显著,这2个品种在荔波县进行水稻直播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连山县农科所承担广东省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Y两优2号、Y两优302种植面积各为1hm2,以粤优8号作对照,示范区经实割测产,Y两优2号平均每667m2产量678kg,Y两优平均302每667m2产量661kg,比对照粤优8号分别增产21.9%和18.9%.介绍了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进行了杂交水稻新组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140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之首,达9 151.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287.5 kg/hm~2,增幅33.33%;深两优862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为8 902.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038.5 kg/hm~2,增幅29.7%;甬优1540组合产量居参试品种第3位,为8 872.5 kg/hm~2,较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 008.5 kg/hm~2,增幅29.26%;拟下一年扩大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3日,杂交水稻之父、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超级稻(即超高产杂交稻)研讨会上宣布: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已实现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目标。  相似文献   

7.
重穗型杂交稻冈优527不仅产量高,而且稳定性好,适应性强.1998年和1999年参加省区试,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9%和9.53%,均列各参试组合之首;生产上较大面积示范,产量可达700公斤/亩(1亩=1/15公顷,下同).该组合200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在我县示范3万亩,由于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1年种植面积又扩大到12.7万亩,占我县水稻面积的24%.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01,(5):17-17
<正> 超级水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是总理基金项目“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和国家863计划项目“两系亚种间杂交稻选育与应用研究”的重大成果,是由江苏省农科院邹江石研究员等人历经10余年采用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技术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优秀组合。 1998年由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组织袁隆平、黄耀祥、谢华安等国内权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江西两系杂交稻进入成熟应用阶段 2000年,江西两系早稻面积达 50万亩,在全国位居前列;两系超级稻示范面积全国第一,“两优培九”种植面积 46万亩;两系晚稻已在全省铺开,面积扩大到 60万亩。继消灭了两系稻空白市、县后,全省大部分县 (市、区 )消灭了空白乡。近 5年间,全省两系稻示范推广面积累计 285.73万亩,增产稻谷 1亿公斤。 江西在去年两系杂交稻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今年,两系杂交稻已进入成熟应用阶段,种植面积将超过 200万亩。两系中稻“两优培九”成为主推品种,面积大幅度增加,有望突破 150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适合栽培的高产优质型水稻新品种,2013年引进两优616品种在福安市分别作单季稻、双季晚稻示范栽培,结果表明:作单季稻栽培比作双季晚稻栽培每667 m2增产96.5 kg,增幅20.4%,建议扩大单季稻示范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出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1985年至1996年用低温敏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以新恢复系559为父本,配组育成了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559。该组合参加2000至2001年湖南省中稻超级杂交稻区试,平均产量9.6t/hm^2,比三系对照组汕优63增产5.3%;全生育期135.4d,比对照短3.2d;抗稻瘟病;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米品质及再生能力均强于对照,并易于制种。2002年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管好两优培九种子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86 3”课题组以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母本 ,中籼品系 9311为父本配制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审定。 1997年种植以来很受各地农户信赖。大面积产量 6 5 0~ 70 0kg/ 6  相似文献   

13.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邹江石于1996年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核不育系培矮64S与江苏籼稻新品系9311配置的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是我国"863"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组合2001年全国种植80万hm2,已成为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稻,是继汕优63之后又一个种植面积突破66.7万hm2的杂交稻组合.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2001年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位居我国获该年度该奖项的5个生命科学项目之首.我市于1999年引进该组合参加本市区试,2001年全市示范150 hm2,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4.
<正> 这两个品种都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与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联合选配的优质杂交稻组合,并于2001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株两优112”。是两系迟熟杂交早稻组合,在1999年和2000年的省区试中平均每667米~2产  相似文献   

15.
Y两优087系籼型感温型两系杂交稻,201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获得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为了探索该组合在博白县的种植表现和可行性,从2011~2014年对Y两优087进行试种、示范、观察考查,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耐肥、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一般每亩产干谷600~650 kg,最高产达725.3 kg。通过总结Y两优087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经验,有利于加快推广种植优良杂交水稻品种,促进水稻生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86配组,育成了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交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66%;一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8.28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0.11%;在贵阳进行两年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达10.99t/hm2.黔两优58对稻瘟病的抗性优于对照,耐寒性强.稻米理化指标测试和食味鉴评结果表明品质较优,是适合中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稻理想组合.黔两优58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安乡县种植的节水抗旱稻品种,于2017年开展了品比试验、高产示范和再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品比试验中产量较高的品种为旱优549、旱优73,其他3个品种较旱优73减产;高产示范中旱优73、旱优113产量较高,分别较周边同熟期水稻大田增产1 267.5、1 654.5 kg/hm~2,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再生栽培试验中旱优73表现较好,2季产量合计达10 332.0 kg/hm~2。  相似文献   

18.
<正> 1 组合来源 “两优培九”由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而成,是湖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两系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品质特点 经农业部品质测试中心测定,9项主要指标有6项达一级优质米标准。3项达二级优质米标准。出糙率81%,垩白面积4.2%,透明度好,直链淀粉含量22%。2000年被湖北省优质稻米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二级优质稻。 3 特征特性 该组合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7天左右,比汕优63长2~3天。株高118cm,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高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山县2010年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多系1号"和"隆两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两优多系1号"高产稳产,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隆两优6号"增产潜力大,推广前景好。  相似文献   

20.
李全衡 《云南农业》2007,(12):36-37
我省两系杂交稻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云南省科技厅“九五”、“十五”期间将“云南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与巾试开发”列为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促进了云南两系杂交稻研究的自主创新。“十五”期间己累计种植247万亩,平均亩产650kg。可喜的是在中试开发上项目组自育的品种在省内66个县和四川、贵州、广西示范推厂的同时,走出国门,在越南、缅甸、老挝、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试验、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