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是全国主要麻纺工业原料基地之一。建国以来,黄麻、红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单产不断提高。1949年,全省植麻8.8万亩,亩产只有217斤。五十年代,平均每年种植55.53万亩,亩产364斤;六十年代,每年种植46.27万亩,亩产513.9斤,比五十年代增长40.9%;七十年代每年种植42.73万亩,平均亩产635.6斤,比五十年代增长74.4%,  相似文献   

2.
新喻市渝水区植棉历史悠久,解放前就有种植土棉的习惯,1952年在水西、罗坊、珠珊、沙土等地开始种植改良棉,以后逐渐发展到丘陵地区。1949年全区植棉1.5万亩,亩产皮棉18斤;五十年代平均每年面积23743亩,亩产32.2斤;六十年代平均面积91234亩,亩产56.9斤;七十年代平均120879亩,亩产52.6斤;1982年亩产提高到70斤;1983年收获面积85591亩,亩产121斤,首次突破百斤关;1984年秋雨烂桃严重,全区85500亩棉田,仍然获得了亩产皮棉118斤的好收  相似文献   

3.
我省棉花单位产量五十年代平均亩产51.5斤,六十年代平均亩产98.9斤。从1964年起连续七年平均亩产114斤,其中1968年达历史最高水平,单产138斤。1971—1977年产量下降,七年平均亩产83.7斤。1978年产量开始回升,全省植棉124.4万亩,平均亩产114斤,总产141.4万担。1979年植棉129.59万亩,虽受九号,十号两次台风侵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麦茬杂交中稻亩产过千斤的县,1983年18个,1984年增加到43个,1985年达到50个,面积为1000万亩,平均单产达1039.8斤。连云港市连续两年单产超过1200斤;镇江市连续两年单产超过1100斤;宿迁县1985年种植麦茬杂交稻63.24万亩,每亩平均单产1128.2斤,比1984年每亩平均增产90.2斤;丹阳县种植38.89万亩,平均单产1242.5斤,比1984年每亩增产63.5斤。 江苏省麦茬杂交中稻亩产超千斤的经验:一是加强领导,统一组织。他们认为,杂交水稻能否发展,产量能否提高,关键取决于领导对杂交稻生产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他们首先狠抓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  相似文献   

5.
星子县蓼南公社在大灾的1983年,棉花大丰收。全社植棉4300亩,除因灾120亩无收外,收获面积4280亩,总产皮棉5590担,平均亩产皮棉130.6斤。比去年总产增长13%,单产提高13.6%,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高产典型。亩产皮棉150斤以上的大队2个,面积1104亩,亩产200斤以上的生产队3个,面积250亩;亩产250斤以上的户7户,面积19.49亩。光辉大队九队社员万水平4.47亩棉花,总产皮棉1200斤,平均亩产268.5斤,他的一块试验地,亩产达300斤。蓼南公社位于我县南部滨湖黄壤丘陵地带,全社4300亩棉地,都是黄壤丘陵坡地。植棉30多年来,去年第一次闯过了亩产皮棉百斤关。比历史最高的1972年,总产、单产均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技术,探索新径途,是发展黄红麻生产的重要课题。我省自1972年“南种北植”以来,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72—1978年,每年种植黄,红麻42.84万亩,平均亩产646.3斤,比1965—1971年,平均亩产557.8斤提高88.5斤,增长15.87%。其中1978年创历史最高水平,亩产达832斤。  相似文献   

7.
《中国麻业》1979,(4):12-13
我市1978年种植28.08万亩(习惯亩,下同)黄麻和红麻,战胜了罕见的干旱和虫害,夺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848斤,总产达2,382,590多担,分别比77年增产37.4%和35.7%,单产与总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肖山县亩产849斤,  相似文献   

8.
一、示范情况及产量表现 孝感市位于江汉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省双季稻产区之一。为了把杂交水稻生产推向新台阶,实现亩产吨粮,1986年我市从湖南岳阳建新农场农科所引进了杂交粳稻虎优11.5种子8万余斤,在朋兴、龙店、杨店等三个区作大面积高产示范,共12000亩,其他区也试种共1465亩。全市种植面积为13465亩,平均亩产935.5斤,比常规稻亩产757斤,增产23.58%。现将三个示范区的种植结果分述如下; 朋兴平原区种植6000亩,平均亩产898斤,其中用作中稻种植的1046亩,平均亩产1126斤,比常规中稻亩产850斤,增产32.5%;作双季晚稻种植的4954亩,平…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个老苎麻产区,麻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水用水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苎麻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种麻积极性,老经验又有了新发展,苎麻产量不断上升。1982年新老麻地10152亩,其中收益面积8800亩,总产221万斤,平均亩产251斤,比1981年总产138.4万斤增长59.7%,单产196斤提高28%;比1980年总产99.7万斤增长121%,单产151.6斤提高66%。  相似文献   

10.
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洲:亚洲1975年种植16,812万亩;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1975年种植11,064万亩;世界花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全国四千亩花生,1967—1969年平均亩产514.4斤,美国1975年全国900万亩花生,平均单产383.34斤;世界花生最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1.
小麦冠层形态结构与籽粒产量的关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世界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1982年全世界种小麦35.9亿亩,总产9621亿斤,平均亩产267.87斤:三者分别比1948年~1952年的平均增加38.5%、152.2%和103.1%.西欧为世界小麦高产地区,荷兰、丹麦、英国、西德和法国等五个国家,1983年共种小麦1.26亿亩,总产928亿斤,平均亩产高达737斤,三十多年来,这五个国家小麦种植面积增加32.6%,总产增加2.45倍,单产提高1.63倍.我国从1949年到1983年间,小麦面积只增加28.57%,总产增加3.56倍,单产提高2.53倍.纵观国内外小麦增产情况,小麦总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靠单产的提高.从发展前景看,理应也该如此.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13.
1985年,我县杂交水稻制种3107.69亩,总产146.76万斤,平均亩产472.2斤,比1984年制种总产增加49.3%,单产增加20.7%。这是制种十年来,单产首次突破了400斤大关。同时组合也根据生产需要,作了较大调整,增加配制“汕优63”新组合437.68亩,喜获亩产501.6斤的好收成。各组合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南宁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面积和总产占油料作物的首位。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是自治区重点花生产区之一。 建国以来,花生生产发展缓慢,单产低而不稳,长期徘徊在100斤上下。1949年,面积33.7万亩,总产36391担,平均亩产108斤。1979年面积扩大到52.3万亩,单产119斤,30年间,面积增加55.19%,单产仅  相似文献   

15.
我区一九八二年的棉花生产,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又喜创闯过百斤大关的新纪录。全区63.4万亩棉花,总产皮棉81万担,比历史最高的八一年净增27.4万担,增长51.1%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净增46.83万担,增长137.2%,单产127.7斤,比历史最高的81年的89斤,增长48.4%,比78年的61斤翻了一番还多,在植棉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百斤皮棉地区。单产最高的九江县,今年更上一层楼,全县10.3万亩棉花,亩产达176斤,彭泽县在连续三年过百斤的基础上,16.2万亩棉花,亩产也达164斤,单产总产都增长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五百多万亩,但产量低而不平衡,常年亩产只有一百二、三十斤,而高产单位达四、五百斤,可见,花生增产潜力很大。五十、六十年代在澄海、电白、海康等县曾出现七百斤的花生田块。近年来,又新涌现出一批花生高产典型。一九七七年吴川县振文公社春花生(以下同)五千四百四十七亩,亩产四百零八斤;该公社山东大队二百七十八亩,亩产五百八十六斤,并有四个生产队亩产七百斤,其中肖有明生产队十一亩二分,亩产七百八十斤七两,试验田二亩九分五,亩产八百七十二斤八两半;湛江地区农科所一亩零三厘  相似文献   

17.
1982年,我市杂交稻推广面积253.5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6.6%,水稻亩产933斤,比历史最高的1976年中稻亩产598斤增加335斤,增产56%。1977—1982年杂交稻累计推广面积达723万亩,平均亩产911斤,同时期累计种植常规中稻992万亩,平均亩产654斤,杂交稻比常规稻每亩多收257斤,增产39.3%。六年来杂交稻比常规稻共增产18.5亿斤,相当于1976年全市稻谷产量的总和。1986年,杂交稻进一步扩大到292.6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4.4%,水稻亩产已达1010斤,又比1982年提高8.25%。由于杂交稻的大力推广,全市出现了乐至、简阳、内江、安岳、资中、威远六个千斤县和1516斤…  相似文献   

18.
衡阳县英陂公社属丘陵地区。1964年种植陆地棉以来,生产不断发展,特别是近五年,单产每年以4.5%的速度稳步上升。1976年2000亩棉田,亩产110斤;1981年2337亩,单产135斤。他们获得丰产的经验主要是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繁育良种,实现原种零代更新。丰  相似文献   

19.
(一) 我县地处湘东北,属丘陵山区。过去晚稻产量一直低而不稳,1977年以前单产在300斤左右。自1977年以来,随着杂交晚稻的不断推广,晚稻单产逐渐上升到500、600、700斤,到1983年达到853斤,1985年更有新的进展,尽管遇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由于杂交稻优势强,仍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全县实插晚稻49.3万亩,其中杂交晚稻45.2万亩,占91.7%。晚稻种植面积虽比1984年调减了7500亩,但总产达到4.43亿斤,比1984年增产3120万斤,增长8.7%,比历史最高的1983年仍增产1042万斤,平均单产897.5斤,比1984年提高83.6斤,增长10.3%。比1983年也高44.5斤。总产…  相似文献   

20.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