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木瓜抗病育种及其组培苗生产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番木瓜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阐述番木瓜种苗组织快繁技术的优点及具体步骤,为抗病、优质、高产番木瓜优良品种的遗传稳定性的保持及其种质的保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SYBR-Green实时荧光PCR检测转基因番木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RBCL基因和PRsV-cP基因、PRSV-RP基因为内源基因和目标基因,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转基因番木瓜进行了SYBRGreen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RBCL基因引物对所有供试样品成功扩增,0值为15~16,PRSV-CP引物对转PRSV-CP基因番木瓜样品成功扩增,Ct值为20~25,PRSV-RP引物对转PRSV-RP基因番木瓜样品成功扩增,Ct值为21~22.运用熔解曲线进行产物分析,验证了试验结果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环斑病毒番木瓜"华农一号"为研究对象,应用TAIL-PCR技术,用载体中靠近右边界的Nos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插入的旁邻序列;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产物长度分别为753和298 bp但均跨越转化载体和番木瓜基因组序列的2套特异引物,对"华农一号"进行检测,证明其可特异地把"华农一号"从转基因番木瓜品系中检测出来;2对引物的检测灵敏度都可以达到0.05%的标准,高于欧盟0.9%的检测要求;利用2对特异引物对"华农一号"的果肉、果皮、种子进行检测,可得到特异性良好的扩增.  相似文献   

4.
从625个组合种筛选出的28对SRAP引物对农业农村部(广州)番木瓜种质资源圃中的20份番木瓜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多态性比率为24.16%,参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7~0.89;当相似性系数为0.62时,可将所有试材分为4类,UPGMA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基本一致,初步分析聚类结果与果型大小相关性较高。本研究揭示了参试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番木瓜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关键性状基因标记的挖掘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其分类保存和创新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体内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小分子RNA,在植物逆境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PRSV)致病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miRNA在植物抗病毒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提出研究番木瓜miRNA参与抗PRSV机制的途径,为开展番木瓜miRNA研究和创制抗PRSV番木瓜新种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旦抗环斑病的转基因番木瓜选育成功,将有助于孟加拉国的番木瓜业。目前,该选育转基因番木瓜的计划由孟加拉国农业研究委员会(BARC)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7.
农民选择转基因番木瓜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广东广州番禺、高要、鹤山、廉江、徐闻、珠海等6个番木瓜主栽地区23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选择转基因番木瓜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种植番木瓜的面积和年数、对农业信息的获取以及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选择转基因番木瓜技术具有显著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提出了广泛推广转基因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陕西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香味基因的存在状况,为香型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针对香味基因fgr开发的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对陕西省164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香味基因fgr进行检测。【结果】在164份供试水稻材料中,127份为非香材料,2份为香型纯合体,35份为杂合体。【结论】本试验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所用四引物扩增变阻突变体系PCR可以作为香型水稻检测认定的有效方法;陕西省水稻种质资源中香味基因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及抗PRSV转基因番木瓜在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基因转化对番木瓜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整合主要技术方法等内容的阐述,展望了转基因番木瓜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秘鲁计划在2012年进行转基因番木瓜的田间试验。秘鲁国家农业创新研究所的果树专家称,鉴于番木瓜产量的持续减少,转基因番木瓜的田间试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陕西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香味基因的存在状况,为香型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针对香味基因fgr开发的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对陕西省164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香味基因fgr进行检测.[结果]在164份供试水稻材料中,127份为非香材料,2份为香型纯合体,35份为杂合体.[结论]本试验检测结果真实可...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番木瓜在我国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在生产中应用种植已经有15年,这是对可直接食用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进程的积极实验,参与这一过程的众多主体作用机理和利益诉求,形成了转基因番木瓜技术扩散机制,这成为今后制定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政策的参考依据。本文阐述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番木瓜科研和生产中发展应用的轨迹,分析了现阶段生产应用推进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禾生素、病毒必克和病毒A对番木瓜植株体内PRSV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组织培养的日升番木瓜为研究对象,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应用RT-PCR技术对番木瓜体内的PRSV-CP基因进行半定量分析,建立一个特异、稳定的RT-PCR半定量检测体系,研究了禾生素、病毒必克和病毒A处理对番木瓜体内PRSV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初步说明,0.2%的禾生素及4.0g/L和1.0g/L的病毒必克显著抑制了番木瓜体内PRSV-CP基因的表达,而病毒A及其它浓度的禾生素和病毒必克对番木瓜体内的PRSV-CP基因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4个T4代转TaEBP、GhDREB、GmDREB1、GmDREB3等抗旱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小麦株系为供体,以‘矮败周麦18’为受体,通过温室加代条件下的有限回交、滚动回交途径,应用分子跟踪检测手段,创制转基因矮败小麦抗旱新种质。BC2F2植株目的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获得了分别聚合不同外源基因于一体的抗旱相关转基因‘矮败周麦18’小麦新种质,其中有TaEBP和GhDREB、GmDREB3和GmDREB1、TaEBP和GmDREB3、GhDREB和GmDREB3分别聚合于同一植株的矮败种质;及TaEBP、GhDREB、GmDREB3三个基因聚合在同一植株的矮败种质。这些转基因新种质为进一步开展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但转基因食品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高效、便捷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两个方面,介绍了多种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并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转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番木瓜的多重定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和管理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的商品化生产、销售,建立了相应的转基因定性检测方法.选用木瓜蛋白酶作为番木瓜的内源对照基因,建立对转基因番木瓜PRSV-Rep基因、外源CaMV35S启动子序列、NOS终止子序列和NPTⅡ基因的常规PCR检测体系.退火温度为40~60℃时,都分别扩增出了清晰的目的基因.单基因常规PCR检测转基因模板量的下限为5×10-7g.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技术,检测了包括NPTⅡ、Rep和CaMV35S;NPTⅡ、Rep和Nos;NPTⅡ、Rep和Papain等3个组合.建立了NPTⅡ、ReP、CaMV35S和Nos4个基因的四重PCR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番木瓜pds基因时空表达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木瓜黄果肉品种Dwarf solo和红果肉品种Sunrise solo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个番木瓜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以及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5个时期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花、叶片中,pds转录水平上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部位pds表达量存在差异,在成熟果实中最高,其次为花、叶;在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成熟过程中,pds的表达逐渐增加,以在红果中的增加变化更为明显,且pds在红果肉中的表达量高于黄果肉.因此,pds基因可能在调控番木瓜果肉颜色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今后将对番木瓜果实中psy、zds、lcy-e等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以全面研究番木瓜类胡萝卜素合成及果肉颜色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番木瓜主要病毒病的种类、危害及检测技术,提出了番木瓜病毒病分子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番木瓜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番木瓜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番木瓜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芽、根的诱导等组织培养技术以及在快繁育苗、人工种子制作、抗病毒转基因、木瓜蛋白酶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RT-PCR技术对我国海南、云南、广西和广东等不同番木瓜生产区的7个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RSV-CP)进行克隆和鉴定分析。PRSV-CP编码区在864~873核苷酸之间,编码288~291氨基酸。对分离的7个PRSV-CP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序列差异都处于N端,而各产区番木瓜PRSV-CP基因的3′端586~864bp区段,即278bpDNA片断的同源率最高,达到98.5%。这一同源序列的获得为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培育广谱抗病性的番木瓜新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