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把握小麦生产波动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采用1949—2018年中国小麦生产数据,利用H-P滤波法测定并分析了小麦产量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度、经济和自然等因素对小麦生产波动的影响,并对2019—2022年中国小麦产量走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小麦产量平均每7年可能发生一次较大的波动;制度、经济和自然等因素对生产波动的影响是双向的,是生产周期内形成波峰、波谷的主要原因;未来短期内中国小麦产量将在波动中增长,但波动幅度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
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薯被我国认为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最具潜力的原料之一,但国内生产是否满足现阶段燃料乙醇生产的需要,还存在疑问。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木薯原料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认为国内木薯生产平稳,未来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具有对外依存度高,市场波动大,消费主要以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为主等特点。随着中国淀粉、酒精及其深加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木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预测到未来中国木薯旺盛,国内生产难以满足要求。依靠国内供应生产木薯燃料乙醇的目标将难以实现,需要调整相关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一东盟多领域广泛合作的背景下,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尼)的经贸和交流合作迅速增长.印尼气候适合种植木薯,是世界第二大木薯生产国.1961~2011年印尼木薯总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木薯种植面积波动下降,木薯单产阶段性地提高,并有所波动.印尼木薯产量主要集中在楠榜,东爪哇,中爪哇,西爪哇等省(州),产量位居前5位的省(州)占全国的比例为79.9%~82.7%.印尼木薯有46.4%~46.6%用于食物消费,而用于“其他”用途(可能是淀粉相关的化工产品,如乙醇)占比为33.7%~43.3%,木薯用途优先保证食用.2005~2009年印尼进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范围分别为2.7%~7.7%,和3.0%~7.4%,进口量有时略大于出口量,并且有贸易逆差.印尼木薯品种多样,单产逐渐提升,并且大部分品种块根口味偏甜,符合食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61-2012年国别和区域的产量数据,运用HP滤波法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全球木薯产量的波动。研究表明,全球木薯产量长期以来呈增长趋势,增长主要来源于非洲;而2005年以来,亚洲产量增速提高。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刚果(金)的产量波动与世界产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尼日利亚、泰国、巴西对全球产量波动的贡献最大,分别为34.93%、22.14%和19.41%,但产量绝对水平的变动对世界产量波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采用HP滤波法,对1978-2006年期间我国东北地区粳稻生产面积、单产和产量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析认为,1978-2006年期间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发展较快,是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而且产量继续提高的可能性较大.但东北地区粳稻生产波动幅度较大,波动频率较高,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转变产量增长方式,降低单产的波动幅度,促进东北粳稻生产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谷子生产波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俊锋  张永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00-15103
通过采用HP滤波法,对1949-2008年我国谷子产量、面积和单产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谷子生产正处于下降过程,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小,谷子生产波动频繁剧烈,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稳定种植面积、降低单产波动以促进我国谷子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种植木薯会使土壤衰竭,同时,许多试验也证明木薯从土壤中吸收了很多大量元素,但是与其它作物相比较,生产等量的干物质,除了钾以外,木薯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并不比其它作物高。这个事实说明不应该认为木薯会降低土壤肥力。人们认为木薯会降低地力,可能是由于木薯能够生长在贫瘠的土壤,而其它的作物却不能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所以在种植过木薯的土地上,其他的农作物不能生长。在土壤贫瘠的土地上,木薯也不可能达到它预期的产量,除非补充新的养料,甚至在低于中等肥力的土地上,木薯的产量也会大大低于其预期产量。在亚洲,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农民在作物种植密度和控制土壤肥力等栽培管理方面都有一些经验。同时,人们也在探索一些预防土壤流失的技术,有些方法已经被农民采用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使人们获得短期利润并能长期受益,"农民参与式"是目前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木薯与大豆和花生以不同模式间作,以单作木薯作对照,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均可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其中以2行木薯或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木薯鲜薯产量最高,分别比单作木薯增产40.3%和38.8%,建议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9.
发展木薯酒精生产必须重视废液治理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木薯生物学产量大、淀粉含量高,且耐早、耐贫瘠,种植省工、投入较少。目前,我国酒精产量的1/3以木薯为原料,企业用木薯制酒精比用其它任何原料的成本都低不少。因此,木薯是生产生物酒精的首选原料。但是,要想大力发展木薯酒精生产,必须首先解决生物酒精生产废液治理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月平均温度、月总降水量这两个气候因子对22个木薯品种(系)的产量及含粉率的影响,以当地品种SC205号为对照种.期望通过气候因子与木薯产量、含粉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找出影响木薯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从而合理调控木薯生长,为木薯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木薯和甘薯)之一,作为生产淀粉和酒精等的重要工业原料,在我国热区广泛种植。2019年,全国木薯种植面积达438.75万亩,干片产量251.2万t。广西是我国木薯主产区,种植面积和干片产量约占全国的2/3,分别为273.45万亩、168.3万t。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增加,木薯产量得以大幅度提升,但成本负担和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推动木薯绿色高效生产,笔者在广西试验基地多年开展木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FAO数据,从木薯的收获面积、产量、单产,以及木薯干和木薯淀粉的贸易等方面,论述了近10年世界木薯的生产和贸易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WTO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据《每日新闻》近日报道,坦桑尼亚和中国在北京签订了坦木薯输华质检协议,种植木薯的农户将因此受益。该协议由坦驻华大使凯鲁基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元平共同签署。凯鲁基大使表示,中国将成为坦木薯稳定的出口市场,坦应抓住这个机会,推动木薯生产,引进先进技术来增加产量,确保产品达到相关的标准。李元平副局长表示,该协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市场对坦其他农产品也开放,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木薯生产普遍存在单一栽培导致效益较差、管理粗放和缺少施肥、产量较低等问题。通过木薯套种花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固氮肥、压藤培肥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营养成分较全面,可为木薯生长提供养分,肥效较长,使木薯栽培达到可持续增效;选种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华南5号、GR911,可有效地提高木薯单产,增加木薯产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木薯酒精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包括出酒率低,甲醇、氧化值偏高,木薯原料浪费严重等现象,引入HACCP法,对木薯酒精生产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立关键控制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木薯发酵生产酒精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据2006年9月7日广西木薯产业发展论坛消息,到目前为止,全国木薯种植面积为657万亩,产量达730万吨,总产值近30亿元。目前,生物燃料乙醇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能源,在中国年人均粮食不足  相似文献   

18.
高振  江凌  朱丽英  林明  李燕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02-16306
[目的]研究纤维床固定化酪丁酸梭菌发酵木薯渣水解液生产丁酸的可行性。[方法]以酪丁酸梭菌为生产菌株,初步优化了木薯渣的水解条件,并开展了纤维床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半连续发酵木薯渣水解液生产丁酸的研究。[结果]加压条件下,稀酸水解木薯渣的总还原糖得率达到0.56 g/g。酪丁酸梭菌能有效利用葡萄糖、木糖进行单糖或混合糖发酵生产丁酸;固定化补料流加发酵有利于提高丁酸的产量和得率,降低副产物乙酸的产量和得率;以木薯渣水解液用于固定化批次发酵生产丁酸时,丁酸的产量和得率均较高,分别为(23.20±1.32)g/L和(0.44±0.01)g/g。[结论]木薯渣水解液对丁酸生产菌的生长和代谢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酵各参数指标均能达到利用葡萄糖时的同等水平,可作为未来微生物发酵工业化生产丁酸的廉价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9.
木薯是中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分布于淮河、秦岭一带和长江流域以南,以广西的栽培面积最大,具有适应性强和生物产量高等优点,种植木薯主要获得高淀粉含量的块根。近年来,木薯块根被广泛用来生产环保型的“绿色汽油”——燃料乙醇,成为热门的生物质能源作物。而同时产生的木薯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除了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很多其他营养成分。最近,在木薯叶中发现了很多具有保健功效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于木薯叶的氢氰酸是有毒的,食用前需要去除。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有很多美味传统的木薯叶美味。所以,木薯叶在营养保健方面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木薯及木薯制成品贸易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木薯的生产及木薯制成品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木薯及木薯制成品的贸易格局,并就中国未来如何发展木薯产业及如何选择贸易国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